如何打破预期
神经学家对打破预期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脑电图(EEG)仪,可以观测到惊喜时脑电波的变化。这项测量分析叫作N400,这是因为听到了出其不意的趣话后,脑电图仪在400毫秒左右就检测到大脑做出了反应。
N400效应主要由言语惊喜引发 [10] 。一般来说,每个词都会引起N400效应,但词语越不常见,其电波波动越明显。比如,“superfluous(多余的)”就没那么常用,它比“chapter(章)”引发的N400效应的波动更明显。
一个有趣的点是,语境锚对N400效应影响重大。虽然每个单词本来就会引发N400效应的波动,但这个波动会根据单词的语境发生巨大变化。以这个句子为例,“I long to marry my one and only true ___.”(我渴望嫁给我唯一的真命___。),如果最后这个单词是love(天子),你觉得顺理成章。然而,如果最后是elephant(大象),你会大感意外。所以,N400的波动会更大。elephant并不算什么生僻词,但在这个语境里就出人意料。
多个脑电图分析研究 [11] 都反映了这一现象。单词和语境越不匹配,N400效应的波动越大,越会感到惊喜。语境本身就是锚,既可以符合预期也可以打破预期。一旦打破预期,你就会情不自禁地关注它。
喜剧演员安东尼·杰塞尔尼克(Anthony Jeselnik)深谙此道。他是N400专家,他的脱口秀就是不断打破预期。笑料简单却让人爱听。他讲述的内容画面本来向东,但最后走向却是朝西,结果妙趣横生。高潮讯号是什么?尽管观众对他的表演节奏十分熟悉,但他们还是摸不透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所以杰塞尔尼克总能在一个多小时里给观众反复带来惊喜。
以下是杰塞尔尼克式的脱口秀,看看你能不能猜透谜底。
我的爸爸真伟大。养了五个男孩。我们谁也不知道谁。
虽然我知道小弟对花生严重过敏,但我还是觉得我父母太过小题大做——他们看到我吃了一小袋飞机上送的花生,就把我赶出了弟弟的葬礼。
我有个孩子在非洲,这个孩子我悉心照料,提供教育,现在每天能赚75美分。不过比起把他送去那里的费用,这几乎算不了什么。
品牌故意打破预期屡见不鲜。IHOP(松饼屋餐厅)是一家美国早餐连锁店,它在2018年信誓旦旦公布要把名字IHOP改成IHOB。这个宣传噱头博得了很多关注,通过数字指标量化就是,短短一天之内社交媒体上的男性顾客增长了6477%,大大提高了品牌知名度。#IHOP和#IHOB话题在一周内获得了超过2.97亿的阅读量,然后官方出来回应:这只是个玩笑 [12] 。他们成功抓住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借机推出新品——汉堡。
汉堡本身并不会让人感觉意外。在一般语境中,单词Burger(汉堡)根本不会产生什么N400波动。但在IHO这个情境下,Pancake(煎饼)本来是锚,所以汉堡成功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