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学习者越年轻越好
孩子是最好的内隐学习者。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内容丰富详尽,但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掌握一门语言,甚至不用花费多大力气。六个月大的婴儿不可能注册多邻国或罗塞塔石碑软件的会员,而且大多数人学习基础单词也没有用过识字卡。但大部分孩子在四岁时就已经掌握了5000多个单词。几十年的研究表明,父母并没有刻意地教孩子识字认词,反而是孩子从幼时周遭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到了语言知识。“孩子就像海绵”这个说法都太过保守。
早期的内隐学习能力不仅表现在语言习得方面,在学习乐器、舞蹈、运动锻炼等方面也是如此,孩子通常都会比成年人做得更好。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学得越早就学得越好。我们这些成年后试图学习第二语言的人肯定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在单词卡前犯难时,很难不羡慕那些自小母语就是双语的人。
我们仔细想想这个事实:越年轻,大脑就越容易接收信息。现在出台了许多法规禁止某些公司直接向儿童推销产品,这些措施值得称道,但同时也营造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何出此言呢?因为正如语言习得一样,年幼的孩子或普通消费者根本不需要通过明确的针对性广告了解某产品。想想网站、电视、手机、社交媒体和视频游戏上的广告,孩子们可以反复接触到上百个品牌投放的几千个广告,而易受影响的他们则会自然而然地不断接收其中的信息。尼克国际儿童频道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们接触到的广告实在太多了,他们不到十岁就能记住三四百个品牌。更意想不到的是,随着孩子们长大,他们会成为其中某些品牌的铁粉,就像那些父母所不知道的孩子的朋友一样。
再来回想一下,如果童年去足球训练场乘坐的是丰田车,一家驾车去迪士尼乐园游玩还有辆丰田车,那么现在你自然就会联想到这个汽车品牌。父母对品牌的选择会埋藏在孩子的记忆中,反过来会影响到孩子长大后的选择。联想在记忆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一个成年人对某个品牌的印象充满怀念等积极情绪,那么他的偏好选择就会受到影响。记忆就是以这种方式悄然蛰伏。难以置信吗?先试试对果倍爽饮料说“不”吧……
那么再来想想麦当劳。在孩子们甚至还没钱买食物的时候,这个快餐品牌——麦当劳就根植在许多人的记忆里了。麦当劳叔叔之家慈善基金在法律上本来是一家独立的非营利性基金会,其目标是改善儿童的福祉。麦当劳公开声明大力支持这个组织 [16] ,其合作活动 [17] 之一就是,员工们打扮成一篮薯条或汉堡,还有小丑麦当劳叔叔,参观小学和中学,宣传(讽刺的)健康饮食理念。在此过程中,麦当劳利用了非营利性组织麦当劳叔叔之家这个“木马计”,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灌输了与品牌相关的积极记忆。有了这些记忆,孩子们长大后自然会选择金拱门。
公司只有在创造记忆方面更聪明,加上复杂的技术支持就能带来积极的品牌联想。听说过Apple Jacks(苹果杰克)吗?如果你以为是麦片,也不能说错。家乐氏公司(Kellogg’s)把苹果杰克做成了一款视频游戏,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赛车获得“积分”。不出所料,这些积分可以兑换麦片。在某种程度上,这是麦当劳战略的数字版本:在早期形成积极的联想记忆,这样孩子们就会偏好这个品牌。想想之前探讨过的编码加速器。互动,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是加速记忆编码的一种有效方式。玩苹果杰克游戏并不是简单联想到麦片,因为游戏的互动性,孩子们是在把这个品牌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你觉得孩子在超市里会拿起什么牌子的麦片?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不尽相同,但两者相互作用,帮助产生对过去经历的整体印象。孩子们玩游戏的体验形成了外显记忆,与此同时,通过品牌联想的内隐学习也在发生,因为孩子们的大脑把苹果杰克和乐趣联系在了一起。内隐学习完全是自然发生的,但却可以塑造孩子们未来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