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城市和自由市场的形成
前文说到,大洋航道开通以后,欧洲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了解到世界上还有其他文明存在,也还有许多资源可以开发、吸收和利用。这些经济条件,也是欧洲现代文明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关于发现新大陆以及开通新航道以后的经济初步全球化,我们会在另一章有所讨论。不过,此处我们还必须提一些欧洲内部的有关事物。其中最主要的是欧洲城市的发展。自从“蛮族”入侵以后,各地纷纷出现封君,这些以战斗部落为基础的政权,善于掠夺而不善于经营,他们占有林地和农耕地区,直接剥削当地居民,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政权。在农业之外,欧洲也已经有了许多大城市,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和陆路交通的汇集点。前者如威尼斯,后者如科隆 [1] 。这些大城市拥有长期做远途交易的客商和运输队伍。它们的力量跨越领主的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它们的经验也不是领主能够忽略的,而它们的财富更是许多领主必须利用和依靠的。这些城市星罗棋布,分散在欧洲各地,有十几二十个大小城市。它们拥有一定的财富,城市的居民掌握着工艺技术和经营的经验。它们彼此之间有相当密切的来往,也有彼此依赖、长期合作的历史,构成在政权以外的经济和社会力量。这些城市甚至可以用金钱从领主那里换取自主性,如利伯维尔 [2] 。在这些地方,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有高等学府和知识分子社群作为他们发展的依凭。这些特殊化的城市和中国传统城市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除了宋朝以后有一些商业性特别强的城市以外,大多数是地方行政的据点,也就是政权的延伸,并不具有上述欧洲城市的自由性和自主性。
总而言之,欧洲启蒙运动有它独特的来龙去脉,它经过宗教革命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真神信仰,“神”其实只是理性的代名词,而“人”,既是神的产物,也代表理性和神赋予的自由。东方的刺激,自由城市作为运动的基地,则是“因”外之“缘”。其他与这个运动有关的经济发展,则又是“缘”外之“别缘”,我们留在第四章讨论。
[1] 科隆 亦译“科伦”,是德国中西部莱茵河畔城市,中世纪德国最大城市。它不仅是铁路枢纽、重要河港,还是全国金融中心之一,保险业集中地,工业发达,也是欧洲最大的商品交易场所之一。有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及科隆大学(1388年建)。
[2] 利伯维尔 (Libreville) 意译“自由城”,加蓬首都和海港,在大西洋加蓬湾北岸。1849年建市,是加蓬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