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族”入侵时期的罗马帝国
首先,我必须谈到近代以前西欧的情形。近代欧洲的前身,是欧洲的中古时期。欧洲的古典时代,极盛之时是罗马帝国 [1] 时期,和中国的秦汉时期遥遥相对,它们在地球的两边各自发展出了极为光辉的人类文明。476年,已经分裂为东西两个罗马 [2] 之一的西罗马帝国解体,“蛮族” [3] 雇佣兵的将军们拥兵割据。这种局面也和汉代衰亡以后的长期混乱有相似之处,不过其过程更为缓慢,很难有明确的断代。
大略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欧洲也有大批的“蛮族”入侵,一拨一拨地进入,分别据有罗马帝国的各处。同时,基督教作为一个地下宗教,在“蛮族”之中广为传播,将这些本来散漫的族群,都容纳到基督教的信仰之内。进入西欧的中古时期,基督教会的权威取代了罗马帝国的世俗政权。所谓“公教 [4] 秩序”,不是属于任何一个族群的普世体系,它是一种信仰,也是一个政权。许多散布在各处的“蛮族”族群,被驯化为公教秩序内的各种单元。无论那些“蛮族”的首领自称什么封号,都必须得到教会的认可才具有合法性。这种情况和中国皇帝与儒家思想结合的皇权并不一样,因为儒家的士大夫并没有凌驾皇权的权威,虽然皇权本身也必须靠儒家授予“奉天承运”的合法“天命”。
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将泛希腊文化 [5] 推广到大部分欧洲地区和部分亚洲地区。在推广过程中,泛希腊文化也演变成“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这一文明系统的“中原”,是地中海外围。中国古典文明发展的时候,是从黄淮地区面向南方开展的,北方和西方是草原上各种“北族” [6] 的基地。从南北朝到唐末五代,西北族群一拨一拨地进入中原。安史之乱是一个分水岭,从那以后,外族的军队实质上散布在中原各处,也彼此争战不休。五代的君主,除了后梁的君主以外,都是外族军事集团的首领,甚至宋代的皇室赵家也是胡汉军事集团中的一部分。反而是汉化较晚的南方保存了比较纯粹的汉人文化。
相对于中国的情形,西欧走的是另外一种模式。罗马的“中原”——地中海外围,并不是泛希腊文明的中央,而罗马军团征服的地区(大部分偏于东方),也就是旧日亚历山大大帝 [7] 君临之处。地中海以东的广大地区,在罗马帝国衰亡以后,是已经东方化的东罗马在波斯帝国基础上建立的许多地方政权。630年,伊斯兰教兴起,将这一地中海以东的广大地区,彻底地转变成伊斯兰文明,而且从此以后,直到今天,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个信仰独一真神的宗教,还彼此仇视、斗争不断。
[1] 罗马帝国 指前27年至476年这一历史阶段的古罗马。古罗马原是古意大利一城邦,后发展扩张为地中海地区的大帝国。古罗马时代在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获得了许多成就,对后世,特别是西方文化有很大影响。
[2] 东西两罗马 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裂成东罗马帝国(都君士坦丁堡,又名拜占庭)和西罗马帝国(都罗马,后迁都拉文纳)。
[3] 蛮族 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对其邻族(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以及其他亚非民族的污蔑性称呼。
[4] 公教 亦译“天主教”“罗马公教”。基督教的一派,与东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教派”。该教除崇拜天主(上帝)和耶稣基督外,还尊玛利亚为天主圣子之母。
[5] 泛希腊文化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促成了不同民族间文化的融合,于是原有的古典希腊文化产生了变化。以古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融合为基础,发展出一种新形态的文化,即“泛希腊文化”。
[6] 北族 北方民族,主要是阿尔泰语系诸民族。
[7] 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前356—前323) 马其顿国王(前336—前323)。在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的领域内,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死后帝国迅即瓦解,随之形成一批“希腊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