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傲娇”与“抓狂”
——才干的两面性
最令你觉得骄傲的才干是什么?你有什么才干可能会“令人抓狂”?这是两个非常有趣的优势辅导问题,前一个非常容易回答,人们很容易侃侃而谈自己对某一个或多个才干的喜爱,以及这个或这些才干给自己带来的成功。然而,后一个问题,则常常引发人们的思索。
我要谈的是第二个问题。才干如同硬币,具有两面性。“完美”才干可以驱动一个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打造出鲜明的个人品牌;同时,他也可能给人留下“吹毛求疵”“永不知足”的印象。“前瞻”才干可以帮助一个人描绘未来的前景,并受这前景的诱惑而努力拼搏,但也可能让人觉得“不切实际”,是“白日梦想”;“和谐”才干会在不同意见中求同存异,带领团队快速向前,但也会让人觉得“没有原则”“容易妥协”。总之,如果细数每个才干,都会看到这个才干自身的威力及其附带的不足,就如同白天与黑夜。我们爱白天的光明和温热,也不得不承受夜晚的黑暗与阴冷。

图3-2 才干的两面性
举个例子,有位经理人,他的主导才干中包括“成就、完美、追求、行动”四大才干。这是4个看起来绝对“炫酷”的才干!你甚至都可以想见这位经理人是一位多么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团队领袖,带领他的兵甲驰骋四方,所向无敌。然而,这位经理人却遭遇了团队的合力阻抗,困足难前。其原因是,团队认为自从新经理上任之后,不仅团队加班时间突然加倍,而且团队目标不够明确,常常朝令夕改,让团队成员应接不暇,他们一致认为这位经理欠缺领导智慧和技巧。通过优势辅导,经理逐渐认识到团队成员的种种感受和抱怨是有原因的,是与自己的主导才干相关联的。“成就”才干使他要求团队加班加点,取得成就;“完美和追求”才干又让他希望团队不仅能够完成,还要“卓越地”完成,并借此“卓越绩效”去打造团队品牌,获得领导和同仁的认可;而“行动”才干让他在未经充分思考之下就制订了行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又不得不临时调整。这些原本看起来高大上的“炫酷”才干,给团队的感受却是负面的,简直是“令人发狂”的。
还有一个例子,也是有关才干的两面性导致团队分歧的例子。曾有一位新入职的创业公司副总跟我诉苦,说她和重要的工作伙伴——人事部长存在沟通障碍。她发现和人事部长交流工作想法时,都会在她欣欣然描绘目标蓝图后,遭到人事部长否定或不置可否的反应。她觉得简直不能忍受,怎么可以这么没有激情、没有想法呢?经过了解,发现其他部门领导也对该部长有同样的反馈,一致觉得他习惯性地对创新想法进行打压和否定,以显示其深思熟虑,这导致各部门的人事工作无法高效行动。分析人事部长的才干,会发现“审慎”主题赫然位列第一!再分析副总和其他业务部门负责人的才干,他们则共同拥有“前瞻”“行动”“成就”“理念”等主题。如此一看,就不难明了人事部长和大家产生意见分歧的根本原因。同事们的“前瞻”“行动”“成就”“理念”令他们在头脑中绘制未来蓝图,并希望快速执行而体验蓝图实现的成就感。但人事部长的“审慎”才干却让她不得不深思熟虑每一项人事工作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同事们的才干令他们认为“机会稍纵即逝”,而人事部长的才干则让他深信“周密的计划是成功的保障”。这些才干原本各具影响力,但同时,也都会令不具备这种才干的人无法理解,感觉“发狂”。人事部长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会如此“冒失”地作出重要的目标决策,大家也不能认同他如同“蜗牛”一般的决策速度。在未接受优势辅导之前,双方都缺乏对才干两面性的理解,也无法知道才干的两面性带给彼此的感受。
尽管很多团队间的分歧源于才干的两面性,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觉意识到这一点。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会错误地以为,某些才干是纯粹的好才干,而某些才干是不好的才干。当看到自己的才干主题报告时,如果是自己喜欢的才干排在前面,就欣欣然自喜;如果发现有自己不喜欢的或者貌似“不好”的才干位列前面,则心有戚戚焉。
殊不知每个才干都是双刃剑,既可以“制敌”,又可能“伤身”。对才干两面性的理解过程,也是了解自己以及“别人眼中的自己”的过程,如此才能更有效地运用自己的才干,并学习管理才干的消极面。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更多地从才干的特性出发去理解他人的言行,知道某些思考或行为方式是因为某个才干使然,从而更能包容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工作方式,并尽量从优势的视角,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本节才干内省启示
➢ 了解才干的两面性,对才干能够一视同仁地看待。不以某才干喜,不以某才干忧。
➢ 用才干的视角去重新观察身边的人,他/她和我有哪些不同,这些不同是否折射出你和他/她具有不同的才干?
➢ 用优势的视角去管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当看到他/她在发挥某才干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赞赏;当察觉到他/她的才干与自己的期望有冲突时,尝试思考这种冲突带来的意义,它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对你有提醒或补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