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站起来”是 1840 年以来一代代革命先烈的百年梦想,是中国人民为之前赴后继的崇高理想。唯有经历过“倒下去”的悲痛,才能真正理解“站起来”的艰辛。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遭受西方列强的奴役,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危险境地,战乱频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满目疮痍。100 多年的屈辱历史使中国人民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的真理。为摆脱深重苦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在漫长的黑夜中不断求索,“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书写了可歌可泣、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篇章,各种主义“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都未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未能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充满忧患意识的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发出拷问,“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
(一)“站起来”的艰辛探索
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地发起一次又一次抗争,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奋起,农民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提过并试验过各种救国方案,曾试图唤醒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却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对此,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
要救亡图存,改变民族命运,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唤醒“东方睡狮”的历史重任和使命担当落到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肩上。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出现了历史性转机,担当起使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使命,开启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寻出路。在以毛泽东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始终不忘建党时的初心,自觉担负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重任,矢志不渝地谋求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克服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革命道路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和艰辛探索,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彻底洗刷了 100 多年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创造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为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求得人民解放的斗争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走向重新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坚实的基础,“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
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不仅是因为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凝聚起团结御侮的合力,更重要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
,引领中国人民驶向民族复兴的正确航向。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国历史进程的转折点,建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的现代民族国家成为各界共识。全国人民迫切需要和平安定、休养生息、重建家园。1945 年重庆谈判签订的《双十协议》达成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以及 1946 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和平建国纲领等,带给中国人民对民主建国的短暂遐想,然而国民党并未准备履行协议,而是为了维护其政权准备发动全面内战。是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还是继续维持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继续使中国处于内战、独裁、分裂、贫弱之中,这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光明与黑暗的两条道路、两种命运、两种前途。针对中国国民党拒绝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的主张,而是选择坚持独裁、准备内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提出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的政策,先后打破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挫败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制定了以人民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彻底打败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奠定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经过三大战役,中国革命处在即将胜利的前夜。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不甘心失败,在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支持下,发动“和平攻势”,试图通过国共和平谈判,达到“划江而治”的图谋。基于此,毛泽东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随着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 22 年反动统治的覆灭。
(二)筹备建立新中国
在解放战争胜利的发展形势的鼓舞下,团结和争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人民革命道路,最大限度地孤立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打倒国民党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为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1948 年 4 月 30 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参加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筹备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建立什么样的新政权,实行什么样方针政策,如何擘画建设新中国的蓝图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1949 年 3 月 5 日至 13 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会重点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战略问题,城市工作要以生产建设为中心,提出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采取的基本政策。在分析各种经济成分的状况和提出应采取的正确政策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向先进的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为此,要警惕党内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贪图享乐情绪的滋长,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不仅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中国革命转折关头召开的这次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建设蓝图,对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在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势如破竹的发展形势下,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1949 年 6 月 15 日至 19 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选出以毛泽东为主任的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全面开展新政协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准备工作。毛泽东在开幕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火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6 月 30 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还提出人民建立自己的国家后,要强化国家机器,巩固国防和保护人民权益,稳步地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为新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毛泽东对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阐述,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经过认真筹备,9 月 21 日至 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等文献。《共同纲领》是 28 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经验总结,对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民族政策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后改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共同纲领》集中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利益和愿望,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施政准则,是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蓝图的描绘,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等 56 人为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同时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陈叔通为副主席,由180 人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开国庆典,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也开启历史新纪元,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开始探索如何实现“富起来”“强起来”。
(三)“站起来”的历史省思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曾满怀感慨地指出:“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作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
这件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中华民族由这件事结束了屈辱的旧时代,成功划定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起点,中华民族顶天立地地站起来了。穿越历史的回响,翻开当时的报刊,“站起来了”“站立起来了”成为高频词。1949 年初,周恩来在阐述新中国外交政策时指出:“总的观念是百年来受压迫,现在站起来了。”
“站起来了”的新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给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在做了这些以后,中国人民就在帝国主义面前站立起来了。”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中,毛泽东两次深情又豪迈地明确提出中国人“站起来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以“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内涵,以“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为主要特征。
中国人如何才算“站起来”了?1949 年 9 月 30 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站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应当进一步组织起来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中国人现在站起来”是以“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为标志,以“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为目的。“站起来”成为当时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感受和心声,这是中国人“一个共同的感觉”。
“站起来”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从此实现了从 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结束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为建设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注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站起来”实现了 100 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梦想,洗刷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一次又一次的奇耻大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为中国人民开启了光明的未来。“站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这艘巨轮的航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在中华大地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扫清障碍、奠定基础;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开始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和美好幸福生活的新征程。“站起来”是中国由衰落走向富强的历史转折点,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前提。“站起来”不仅改变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而且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增强了世界被压迫民族通过反帝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胜利信心,更为维护世界和平、民主、正义、进步增强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
真正让世界意识到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产生的巨大影响还是一年后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面对以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燃起的战火,还处于一穷二白的中国勇敢地扛起反抗美帝国主义的大旗,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将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赶过三八线以南,戳穿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让全世界深感震惊。美国舆论界为之惊呼:“这是美国陆军史上的最大败绩。”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美国将军克拉克在回忆录谈及感受时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100 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有了扬眉吐气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事实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东方睡狮”醒来“震撼世界”。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些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也是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站起来”是 1840 年以来几代中国人为之前赴后继的光荣梦想,“站起来”是千万先烈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的目标。经过中国人民 100 多年的浴血奋战,多少人翘首期盼的“站起来”终于成为现实,让多少人感慨万千。回望历史,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入侵,狼烟四起,锦绣山河变成满目疮痍,统治者动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哀鸿遍野,中华民族毫无尊严可言,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三重压迫下,中华民族岌岌可危,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中国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任人宰割。多少人仰天长叹发出怒吼:“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为了让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一代代仁人志士在漫漫长夜中不断探索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道路。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最终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站起来”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中全党智慧,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在此过程中,毛泽东多次将党从危机中挽救出来,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先河,成为中国人民的领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引领中华民族如江河奔腾之势一路向前,“东方睡狮”从沉睡百年的状态中“站起来”。邓小平在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时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中国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无数仁人志士苦苦寻觅、不断探索,用鲜血和生命得出的经过历史证明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唯有“站起来”,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够树立国威,才能拥有民族自尊自信,展示民族骨气,凸显民族自豪,实现民族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