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导论中讲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那么,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人类求知、求真、求智历程的结晶和记录,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文明的“活的灵魂”。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人活在世界上,需要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看法和把握,这就是人的世界观问题。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因此,要学会哲学思考,帮助自己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哲学和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批判地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科学体系大厦的根基,还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最根本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就是人们运用抽象思维能力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周围的物质世界时,所做出的对于物质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现实关系的总体性、批判性、反思性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换句话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的方式把握人与世界现实关系的理论形态。这里说的“系统化”,就是说对物质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现实关系的看法要前后一致,不要自相矛盾;这里所说的“理论化”,就是说对物质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现实关系的看法要经过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规律,按照一定的原则逻辑地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人皆有之。哲学不同于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因为这些世界观往往是不自觉、不系统的,具有朴素自发的性质,缺乏严密的理论和逻辑方面的论证。“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性的认识。”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具有合理性。哲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特征。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当人们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世界观也就成为指导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但具体到某些人,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会有不一致的情况,应做具体分析。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最本质、最根本的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矛盾在观念形态上的集中反映和主要体现,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并由于对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不同的哲学流派与哲学形态。对这一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地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并奠定基础。
从人类哲学思维发展史上看,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表现形态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经历着一个合乎规律的深化过程。哲学基本问题在哲学发展史的每个大的阶段呈现着不同的表现形态,表现为问题永恒性和形式更替性的对立统一。
远古时代,哲学基本问题的特殊表现形态(最初的萌芽形式)是灵魂与肉体、灵魂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在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表现为古代的朴素形式:世界万物的统一性本原、基质是“原始物质”还是“理念”的问题。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那里,它在神学的外衣下表现为对神或上帝与世界关系的争论。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明确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并对其做了革命性的经典论述的是恩格斯。
恩格斯在他的经典名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通常表述为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引者注),这一问题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范畴。本体论以追问世界的本质与基础为基本课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作为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哲学基本派别,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基本形态,与此相适应,辩证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科学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的论断非常明确:“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论断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说:哲学不是以“思维”和“存在”为研究对象,去形成关于“思维”和“存在”的某种知识,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研究,考察和追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种区别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直接决定着人们能否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哲学。第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能把它简单地、直接地归结为或等同于“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从哲学的发展史上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在对“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的再抽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两者既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联系,又有着重要的原则性区别。“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何者为“本原”、何者为“派生”、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时间先在性”问题。在“时间先在性”的意义上,精神和物质的对立是僵硬的,其先后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即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是精神的“本原”,精神则是物质的“派生物”。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在总体上呈现为一种具有崭新特征的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因为只有它才提供了以人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的图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和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观点,关于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和人在世界中地位的观点,关于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观点,都是对客观世界自身的真实面貌,对自然、人、社会辩证关系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这一点同样是极其重要的,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无产阶级实践是紧密联系的,也是各门科学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它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唯一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十分强调自己哲学的方法论意义。恩格斯早就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贯穿于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任何一个规律、任何一个范畴,都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
(二)物质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从古至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
1.物质概念的演进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世界的“本源”“始基”“统一性”问题,引出了物质概念。从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从中国古代著名的“五行说”“元气说”到印度古代的“四根说”,无一不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始物质”)等同于哲学上的物质范畴。
近代唯物主义虽然对物质概念从哲学上做了一定的探讨,但近代自然哲学家在科学上提出原子论以后,又将原子作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物质”,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具体层次当作物质概念。可以说,从牛顿“微粒说”在经典物理学中的支配地位,到道尔顿化学原子论在实验基础上的创立,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成就和方法给近代唯物主义以重大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在批判地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而且必将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经典作家的论述中。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
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要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恩格斯总结了19世纪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对物质概念作了初步概括,“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做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所谓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所谓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马克思主义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和规定物质的,物质最本质的规定是客观实在性,这就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以及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所以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建立了统一说明自然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
(三)物质的存在方式
要正确地认识物质世界,还必须进一步把握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方式。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四)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物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人类的产生使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发生了新的飞跃,并通过人的实践形成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还以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为突破口,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从而实现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上的新突破。
社会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新的物质存在形态,正确把握人类社会的本质是构建科学世界观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去揭示社会的本质,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阐明了社会与自然的区别与联系。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包括了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在自然以及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人类社会是人在自然界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并不断改变着自然界。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通过劳动实践,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通过劳动实践,人类社会既构成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活动不但形成了社会存在,还创造了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意识,使世界二重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一)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因此,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关于意识和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人类早就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在这方面更有独特的贡献。中医有内因七情学说:喜伤心、怒伤肝、忧(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惊伤胆。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案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文化文艺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几年来,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为人民创作的导向更加鲜明,文化文艺创作生产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
【案例分析】
国家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何又要强调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这是因为承认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汇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进团结。我们要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虽然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但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党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创业精气神足,人民群众精神振奋、发愤图强,就可以创造出很多人间奇迹。如果党员、干部理想动摇、宗旨淡化,人民群众精神萎靡、贪图安逸,那往往可以干成的事情也干不成。所以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坚持唯物辩证的观点,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和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
人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会把事情办糟。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2.正确而全面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三点:
(1)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3)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原理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什么是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
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
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对待它们的态度,并做出选择。
选择的客观前提是社会生活未来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性。选择的主观前提是主体的能动性。选择的内在根据是主体的利益和需要。选择的检验标准是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从而推动社会历史顺利前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发展道路要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能脱离基本国情,这是社会历史趋向;发展道路不能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能脱离各国的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这是主体选择。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社会历史趋向的正确的主体选择。
4.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做出正确的选择
大学生要尊重客观规律,选择正确的人生目标;要选择符合自己实现人生目标的合理途径和方式。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人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是把历史过程看成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马克思主义通过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史。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唯物主义的解释。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意识统一于物质,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或非物质的活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把历史过程看成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成了不彻底的“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由此可见,社会存在是与自然存在一样具有物质性的。
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首先,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其次,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最后,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有着十分重大的哲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与唯心论、宗教神学根本对立的,是与二元论对立的,是与科学的实践观相统一的,它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恩格斯指出: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遵循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
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是什么?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否则就会犯错误,甚至犯颠覆性的错误。对这个问题,很多同志在认识上是知道的,但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有些同志会出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情况,经常会冒出各种主观主义的东西,有时甚至头脑发热、异想天开。有的人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或者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甚至反复出现这样的问题?从思想根源来看,就是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深入推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体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引导学生关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否则就会犯错误,甚至犯颠覆性的错误。从国家社会的宏大视角来进一步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通过正反两面的实践例子说明为何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解释为何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体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强化学生要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的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方针政策制定的依据,体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3.大学生如何规划未来?
4.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正确的历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