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本书立足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论述,在忠实于相关讲话原文、原稿的基础上,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呈现一定的创新。
第一,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研究空间和潜力比较大,本书能够对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补充、拓展和深化。
第二,本书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理论内容、理论特点和价值意蕴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这是一种全新的考察,目前学界还较为缺乏这样的研究成果。根据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相关重要讲话内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逻辑体系,研究和总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丰富理论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目标指向、动力因素、发展主体、成果及其形态、价值意义和主体建设,以及原则要求和方法路径等。在与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比较中,总结了其理论创新。在“理论特点和价值意蕴”方面。在追溯研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的基础上,不仅探索了其理论内容,还总结了其理论特点和价值意蕴,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政治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双重凸显、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和深刻隽永的理论内容等理论特点,在实践价值上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发展,具有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提供有益借鉴、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中国经验等世界意义。
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本书试图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如历史分析法、文本解读法、分析归纳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产生的基础条件、理论内容、特点和价值意蕴等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研究。
(二)不足之处
本书通过尽可能全面搜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同时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逻辑体系,坚持在忠于讲话原文、原稿、原意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以使分析论证和理论阐述更具有说服力。
然而一方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容丰富、涉及方面广泛,需要阅读和参考大量的相关文献,需要对现有研究进行跟踪性的归纳和整理,这使得在梳理、研究和总结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全面。并且,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其本身是一个具有动态发展特点的理论课题,需要随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实践、新内容、新论述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行丰富,这使得在全面把握其深邃内涵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另一方面,限于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学术水平、人生阅历等个人因素,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产生的基础条件、理论内容、理论特点和价值意蕴等方面的把握还是有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