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战前中国美术发展概况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受到西方科学文化的倾泻输入,清末的国家迅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土地的占领和交易的频繁,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了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文化环境、社会结构等各个层面,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人阶层。
由于洋务运动的失败,一部分知识分子推崇国家的整体性改变,他们认为中国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因为落后的政治体制禁锢了人们的劳动创造能力;必须进行思想的改革,因为几千年来的儒家思想没有关于科学技术的指导;必须进行文化的改革,因为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没有关于思想解放和个性发展创造力的宣解。那些具有中国传统知识背景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中,也开始愿意接受西方的文化,不论是政体、科学,还是文化、思想。因为失败的实践让人们相信,简单地照搬西方的科学与技术,对衰败的国家而言已经无法力挽狂澜,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在文化和思想上改变中国人,建立新学、新道德、新思想,发挥人的能动性,建立新政体和社会结构以构成救亡的整体构架。始于“戊戌变法”,由“五四运动”推进的一场将社会革命、政治革命与文化革命交织在一起的整体性革命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