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WORD
推荐序一
张晓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发展》作者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原来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不能适应现在的情况。数字化、低碳化、产业链重构、地区冲突等因素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主要任务,以全球化视野,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做好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企业高质量发展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个大背景下,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并在中国本土化,变得尤为重要。
基于多年在质量认知和管理领域的工作和创业经历,广泛阅读前沿的文献,总结国内外企业质量管理实践的经验,王海山写出了高质量的博士论文《全面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并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这本书。
这本书对比了美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质量管理实践和财务绩效数据,发现质量管理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如同U形曲线,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而言,为了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质量管理方面进行必要的投入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企业施行的前3~5年会面临财务绩效的下降,随着质量竞争力的提升,财务绩效逐渐提升,到了10年后,财务绩效增长明显优于对照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可以说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一般来讲,全面质量管理先从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做起,但作者进一步从“衣食住行”的角度,论证并非仅仅大企业需要做质量管理,中小型企业在当下的大环境中,聚焦产品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实现转型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针对企业层面的分析之外,这本书还讨论了德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提高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比如,德国的产品质量仅用了不到30年,就实现了飞越式的进步,同时发展成为经济强国,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作者的研究发现,除了产业政策外,德国花大力气建立了非常全面的质量监管法律体系,通过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专业人士组成了非常完整的工业标准化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双轨制职业教育为德国制造提供了非常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质量认证制度也是德国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这些案例研究对于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也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