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前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会面临很多选择。例如,你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衣服、手机、耳机、手表?当你到了一定年龄,还会面临买车、买房等。在消费能力恒定的情况下,我们选择商品最重要的依据是什么呢?衣服要好看,食物要好吃、健康,手机要安全、耐用,汽车要安全、性能好、品牌知名……除了产品本身,我们对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餐厅的环境、汽车的售后服务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好”?这当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地域与人群中才成立。不同时代对“好”的标准肯定是不同的,人类最早住在树上或洞穴里,后来有了茅草屋、砖石结构房屋、钢筋混凝土建筑、超高层钢结构建筑……从使用功能上,房子最早用于遮风蔽雨,之后增加了起居等功能,进而出现了音乐厅、博物馆。
把上面这些要素归纳起来,“质量”这个词就好理解了。“质”在古汉语中有“验证”“判断”之意,“量”在古汉语中有“比较”之意。“物勒工名,以考其诚”,春秋时期就建立了对产品追溯并考核质量、落实责任的管理制度。西方近代的质量管理发展较快,最具代表性的全面质量管理(TQM)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在日本得到推广与发展,后来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影响。TQM帮助日本企业迅速提高了竞争力,进而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后来TQM进一步发展为卓越绩效模式(PEM)等新的质量管理方法,质量的概念也从单一的产品质量逐步扩展到服务质量以及经营质量、发展质量等,PEM帮助美国以及欧洲等地的企业获得了持续的成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质量提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技术标准、材料、工艺等方面。我们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和再创新。掌握先进技术,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就是生产高质量产品、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底层逻辑。
自欧洲工业革命开始,技术创新带动了产品质量的迅速提升,其中国际贸易、地缘政治变化、战争等都对产品质量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如今德国产品质量独步全球,德国制造世界知名,象征着高品质。无论是大型机械、装备,还是日用消费品,德国制造都是高质量的代名词。然而在100多年前,德国制造却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是一个因为过度抄袭英国产品而代表廉价与劣质的符号。
从备受诟病到备受推崇,德国制造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就迅速崛起。从本质上来说,德国制造扭转劣势局面的直接原因是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产品质量的提高既与德国政府在法律法规、政策等多方面的合力扶持有关,也与标准、质量认证管理制度等基于企业管理能力提升所采取的措施分不开。
2022年初,新冠疫情在上海、吉林等地快速蔓延,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人类的很多进步都是在巨大的危机后产生的,地缘政治危机和战争的爆发,也会对国际形势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作为企业家,应该思考做企业的意义,以及企业未来5年、10年的规划与发展。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也应该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人生规划。不平凡的、不确定的年代,也有可能是最伟大的年代。
回首过去近30年的职业生涯,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和研究,我都和质量管理有着不解之缘。我一开始在大型央企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后来在认证检测机构从事质量标准和研究工作,而作为多项质量奖的评审员贯穿了我整个职业生涯。与质量机构的交流合作,以及过去几十年对上百家世界500强企业评审的经历,都使我受益匪浅。
2015年初,我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美国福坦莫大学合作的管理博士项目中开始了博士课程学习,在此期间系统学习了研究方法,我的三位导师张晓波教授、Sarah Wu教授、宋志平教授也给予了我大量的辅导和启发。其中最重要的启发是让我明白:“你研究的到底是什么问题?”正如周其仁教授所言,提出一个好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也要特别感谢杨壮教授多年来对我的教导和帮助。另外,张宇伟老师、王进杰老师、张弛老师都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使我能够完成论文,并在论文基础上最终写成这本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处在一个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阶段,企业普遍处于产品升级、技术创新与组织变革同步进行的阶段。我们必须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质量溢价率,在付出同样资源和成本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我们同样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可供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履行低碳发展的责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达到三个目的:第一,对“质量”这个概念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梳理;第二,分享“如何做好产品质量,如何做好质量管理”的经验;第三,从知行合一的角度,通过U形曲线,弘扬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推动中国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也借此机会向多年支持、帮助我的家人、朋友表示感谢。还有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程雅坤、刘怀文、王庆贺、王爱华、石越给予我的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王海山
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