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版前言
这本书的意图是“教你如何避免某种行为”。本书谈论的是我们自欺的艺术——我们如何掩盖事实,不让自己发现。不需要医生,我们就知道自己生了病;不需要鞋匠,就知道自己的鞋夹脚。我不知道“现实”究竟是什么,但不知怎的,我也能认出眼前的幻象。
对一本小书来说,这个主题十分博大。但对一本大书而言,这个主题又过于大了。如果我假装可以在这样的篇幅内穷尽20世纪美国生活中种种令人心醉神迷的非现实景象,并且完整调查或理解它们,那就歪曲了这个主题的宏大程度。归根到底,祛魅是读者而非作者的任务。全面调查必须由每一位美国人私下里替自己完成。
本书基于一些十分个人化的信念。首先便是对美国的感情以及美国带给我的惊异:这是我在五十多年的人生中所获得的,由于旅居国外的经历而越发增长,又因我成年后投身美国历史研究而越发强化。有不少人声称生活中这些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有各种幕后黑手——隐形说客、组织人
[1]
、麦迪逊大道
、华盛顿官僚系统、学究、反智主义者、权力精英,等等等等等等——读了好些说法之后,我对它们的邪恶很是不以为然。但20世纪美国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依然使我印象深刻。我早就怀疑,我们的问题并不源自我们的弱点,而是源自我们的强项。它们源自我们的学识、财富、乐观主义以及进步。
然而若以为大规模问题能够批量解决,就未免想错了。自建国伊始,美国的伟大承诺就是开放门户,让人们有机会自己解决面前的问题——不一定要单打独斗,而是在自己所选择的社群中,朝着吸引他们的那些常常前景不明的方向行动。
我对一切针对国家问题与国家目标之缺失的万灵药持怀疑态度。一个委员会,规模越大,成员越“有代表性”,工作协同性越高,它就越可能仅仅缓解或掩盖我们的症状。“国家目标”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幻觉——但可能是我们时代最流行的幻觉之一。而我们真正的问题都是个体的问题。
我在本书中尝试为读者提供其幻觉的代表性样本。这些素材来自我自己的经历,这些经历为大部分美国人所共有。书中只涉及了几种非现实,有更多种新的非现实充斥着我们的经验,模糊着我们的视野。我不能描述什么是“现实”,我知道这有可能让我成为更渊博的哲学家同行眼中的活靶子。但我可以自信地说,今天宰制美国经验的,并非现实。如果我能驱散迷雾,即使是一小部分,读者也可能得以更好地发现自己面临的真实困惑。无论选择哪条道路,最好都能先看清我们所处的形势。
[1] 出自威廉·怀特著作《组织人》( The Organization Man ),该书批判了企业对个性的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