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传统生意于冯静,已成了嗤之以鼻的小儿科,她自认为所从事的是绝对智商高者,才有资格涉足的现代生意!公司的事情她不愿管了,有如法轮功痴迷者一样,对“内得瑟丝”所谓的一夜暴富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她自信能在很短时间内,成为成都女富翁中的一员,自信能很快移民到西方发达国家,过上无比幸福的天堂生活。
赵洋苦口婆心劝她不要做那些害人害己的事情,无比诚挚地对她说:只要努力踏实做事,没有过不了的坎,而且她的公司现状已经不错了。他还正色告诫,说她实际上是在走钢丝,随时有可能会陷入一场浩劫或灾难。
可是冯静根本听不进他的忠告,冷嘲热讽说他虽长有一副男人的身板和男人的脸,但却还不如一个女人有见地。
然而,让人吹得天花乱坠的传销,真能让人们一夜暴富吗?最终她们的非法活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加之个别企求暴发的人,实际上不但没能挣到想象中的财富。反而因使用了那些没有出处,没有经过国家检验检疫部门查验的产品起了副作用,招来家人的责骂后,也产生出了对她的极度不满。
于是有人开始向冯静索要当初交的那笔钱,有人开始找到公司里,和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纪委也开始对那些参与传销的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展开调查。
曾几何时把她视为救世主的女商户、原本就心态不正常的人;那些身为国家公务员,却从事国家明令禁止非法活动的女性,在大祸来到之际,把所有罪过都推到了冯静头上,于是她成了最终的替罪羔羊。
或许说她是替罪羔羊,有些言重,毕竟她是最活跃的首要分子之一。
冯静的悲剧在于:从一开始她就在受骗,但她不认为是被骗。而且固执地认为是在从事一项全新的事业,所以她对所有朋友都提到过传销。但是当她所谓的事业暴露出太多弊端时,却没能及时收手。也许,这就是她最终成为悲剧主角的必然。
事发那天,她照例组织了培训讲座。到会者近百人,全部女性,年龄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其中不乏国家公务人员和企业高管。会议地点在三圣花乡一家大型农村乐的中型会议厅。
讲座开始二十分钟左右,有一男一女两个人进来。由于参加者多为女性,所以两个后来者当即受到怀疑。他们受到了很苛刻的盘问,并被要求出示身份证。
女的解释说她是朋友介绍来的,由于第一次参加有点害怕,就叫了男朋友一起来。冯静看两个年轻人都长得好看,便叫人不要为难他们。
主办这次活动的黎琳有点不放心,要他们把电话关了,听课过程中不许记笔记。
当天,他们请到了所谓成都地区销售精英来现场讲解成功经验。首先介绍了公司情况后,放映了一些关于总公司生产基地的情况。接下来将产品种类一一做了介绍,展示了一些不大好懂的英文资料。
再后来的培训内容,是如何向朋友介绍品牌,如何把下线发展得更多,把事业做得更大。
接着,冯静登场了,她声情并茂地讲道:“下面,我给在座各位举一些例子,但愿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以利于我们今后事业的发展。首先,我说一个有关良种玉米的故事,有一位小伙子出差时带回一些玉米良种,但他摸不透这种子是否真的能高产,便在自家的责任田里试种了一块地。结果到收获时,这块地里玉米的产量比往年翻了一番,小伙子高兴极了。
村民们都知道了这事,纷纷来到小伙子的家,要求购买他的玉米良种,可无论怎么跟他说,小伙子就是不答应出售这玉米种子。村民们见小伙子执意不肯,只好作罢。
第二年春天,小伙子将自家的责任田全都种上了这些玉米良种,等待着一个丰收季节的到来。
谁曾想事与愿违,这一年他家的玉米不但没有丰收,而且比过去普通玉米种子的产量还要低。小伙子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怀疑是村民们没有得到玉米良种,暗中对他家的玉米动了手脚。
此事引起了县政府的重视,派了一名农技师来到这个村专程调查,农技师到小伙子的地里认真看了看,摇着头对小伙子说:“可惜呀小伙子,出现这种情况,是良种玉米接受了附近大面积普通玉米的花粉所致,假如大家都种上了良种玉米,就不会出现这种结果。”
小伙子这才醒悟,感叹道:“原来是这样。帮人就是帮自己啊!早知道这样当初让乡亲们都种上良种玉米多好呀!”
场内一片肃静,众人张大了嘴听得十分认真,冯静暗自为自己的鼓动天份自豪,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讲道:现在我开始说什么叫点燃思考?什么叫成道?人不能没有爱心,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层次的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可以看出:人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外,还有安全、社交、受人尊重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历史上有一著名诗人,为了要求得到更高深的学问,到处向人请教,但仍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学问非常高深。于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见,好不容易见到了禅师,便虚心地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得道?”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说:“这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说是道呢?”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难奉行啊!
有谁不要成功?又有谁不知道要成功就必须学习?要参加训练?要不懈努力?但是真正成功的人又有几成?不要问成功有没有我的份?只要通晓本行成功的原则,你必定是成功者中间的一个。
此外,人们说过,成功要趁早。传说古时有一个国家打胜仗后,大摆筵席庆功行赏。国王对王子说:“孩子,我们胜利了,可惜你没有立功。
王子遗憾地说:“父王,你没有让我到前线去,叫我如何立功呢?”有一位大臣连忙安慰地说:“王子,你才18岁,以后立功的机会还多着呢。”王子对国王说:“可是,请问父王,我还能再有一次18岁吗?”国王很高兴地说:“很好,孩子,就以这句话,你已经立了大功了。
光阴一去不复返,努力应该趁早。既然参加了推销事业,就要赶紧努力,不要老是说“最近太忙了”,“妈妈刚好来我家”,“妹妹要结婚”或“收工回来实在太累了”。想想这些似是而非的借口,能使你成功吗?如不趁年青时努力,等到年纪大了,还要为一日三餐拼命,不是更累吗?现在不能成功,以后还有机会吗?
再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从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深谋远虑的国王,却担心当他死后,人民是不是也能过着幸福的日子,于是他招集了国内的有识之士,命令他们找到一个能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永世法则。
三个月后,一位学者把三本六寸厚的帛书呈上给国王说:“国王陛下,天下的知识都汇集在这三本书内,只要人民读完它,就能确保他们的生活无忧了。”国王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每天劳作的人民,不可能会花那么多时间来看书。所以他命令这位学者继续钻研。二个月后,学者把三本简化成一本。国王还是不满意。再一个月后,学者把一张纸呈上给国王。国王看后非常满意地说:“很好,只要我的人民都真正日后有奉行这宝贵的智慧,我相信他们一定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说完后便重重地奖赏了这位学者。
原来这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大多数的人都想快速发达,但是,很多人却不明白做一切事,都必须老老实实地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只要能够放弃投机取巧的心态,实实在在地建立顾客网络及组织,成功必定离你不远了。只要还存有一点取巧、碰运气的心态,你就很难全力以赴。不要梦想中头彩,或把时间花在赌桌上。这些一夜之间发达的梦想,都是人们努力的绊脚石。记住: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再讲一个故事:黑色的气球能否飞上天空?有一个卖气球的老人,拿着一把五颜六色的气球,每当生意不好的时候,他就放出一只艳丽的气球,便会招来一大批踊跃的购买者。
老人在一阵忙碌之后,又放出一只黑色的气球。忽然一个小男孩好奇地问:“老爷爷,怎么黑色气球也能飞上天呀?”
老人慈爱地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孩子,气球飞上天,跟颜色是红是黑没有关系,要紧的是,它肚子里都有一口气!”
做直复营销的朋友,不管你出身贵贱,学问高低,相貌美丑,只要你心中藏着一股气,一股不会泄的志气,你就能飞上天。成为一颗耀眼的营销之星。
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年轻时从本宁顿学院毕业后,想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她的父亲介绍她去拜访当时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董事长萨尔洛夫将军。
萨尔洛夫将军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她,随后问道:“你想在这里干哪份工作呢?”
“随便,”她答道。
“我们这里没有叫‘随便’的工作”,将军非常严肃地说道:“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没有奋斗的方向,就活得混混沌沌;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喜好和追求,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听着冯静侃侃而谈,认真听讲的每个人都兴奋不已,在这一刻,主讲的冯静,似乎成了她们心目中的神灵,就差顶礼膜拜了。她们眼前徐徐展开的画面上,有太多的诱惑,太多太多她们日思夜想的东西了。
鲁迅曾说,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就在她们这场花费不菲的培训接近尾声的时候,就在她们的梦似乎越来越近,似乎越来越真实的时候。门开了,进来的是一大群工商、公安人员。
正滔滔不绝演讲着的冯静,努力声色不动地辩解道:“我们只是做美容讲座,难道也成了法轮功一样的违法活动不成?”
当最后入场的一男一女站起来出示了工作证,并掏出一个精巧的录音机,其中那个男的对冯静冷冷笑道:“这里面可是贮存着你精僻的演讲哟,实话说,你真的具有一流的鼓动天份,我都差点被你说动心了。”
这时所有的梦都成了泡影,瞬间化为清风细雨。无声中,留给了那些一度痴迷于美好梦中的人无尽伤害。
关键时刻,自认为有着很多实权下线撑腰的冯静,把所有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说黎琳只不过她聘请的讲师。所有的活动都是她组织策划的。
然而,她没有想到,那些平时幻想暴富而对她客气的人,那些总是用美丽的语言夸奖她的领导老婆,接受调查时都说是受了她的骗。纷纷严正词严要求执法人员帮追回投入传销的损失,要求严惩非法活动组织者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