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须菩提
须菩提是佛陀(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就是如来对须菩提所提问题的解答。须菩提对“空”“般若”的理解最为精深,佛陀称他是“解空第一”。“般若”是什么意思?是认清一切事物的终极智慧。而《黄庭经》则是道家经典。《西游记》中,须菩提祖师开坛讲课,讲的是“三教合一”,他“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西游记》研究者认为吴承恩“混同三教”,把儒、释、道一锅煮了。其实不管什么教,关键在于经世致用,在于灵感汇于心,灵感聚于方寸之间。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须菩提祖师住的地方必须叫“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都是中国古代对“心”的另一称呼。斜月、三星则是形容“心”的字形结构:斜月像一勾,三星像三点,共同组成“心”字。所以,斜月三星洞实际上就是“养心洞”,暗喻“学仙不必在远,只在此心”。道家讲究“修身养性”,佛家讲究“明心见性”,晚明重要思想家王阳明讲究“良知”,这些都对吴承恩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孙悟空的师父住在斜月三星洞,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常和唐僧讨论《心经》。
有研究者认为,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不是实际存在,而是须菩提祖师点化出来的。这个说法有点儿隔靴搔痒。西方极乐世界本就是空中楼阁,还需要再具体点化一个传道所在吗?
美猴王寻到灵台山,看到的是老柏修篁、奇花瑶草、仙鹤凤凰、玄猿白鹿、金狮玉象,全部是祥瑞之物,既说明这里是世外桃源,又象征着须菩提法力无边。须菩提祖师给美猴王就身上取姓氏为“孙”(生气时仍叫他“猢狲”),因是第十辈小徒,正当“悟”字,便起法名为“悟空”。从此美猴王有了一个流传全世界的无比响亮的名字:孙悟空。
须菩提祖师的门徒分派起名,这十二个字排列大有禅机: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个辈分连到一起是三句话:“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正是孙悟空求仙学道的基本方针,也是孙悟空为人处世的基本法则。
其实历史上有一位真实的“悟空大师”,不过他不姓孙,而姓车。据释赞宁《宋高僧传·唐上都章敬寺悟空传》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车奉朝出家,后来唐德宗给他赐名“悟空”,他曾往天竺 求学,在那烂陀寺 进修三年。这样来看,历史上的“悟空大师”才是玄奘法师的徒弟。
“悟空”二字大有玄机,“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主角中最有哲理性、最带反讽意味的命名。曹雪芹也把“悟空”二字引进了《红楼梦》,被看作《红楼梦》的创作宗旨:
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大意是:佛教把现实事物看成虚幻假象,谓“因空见色”;对假象产生感情,谓“由色生情”;用喜怒哀乐对待世间万物的“色”(假象),谓“传情入色”;对各种假象透彻了悟,知道世界归根到底万物皆空,谓“自色悟空”。回过头来再看《西游记》,自从有了“孙悟空”这个名字,美猴王先闹龙宫、冥府、天宫,后去西天取经,哪一次遵守了“万物皆空”?一次也没有!孙悟空面对的是先神后魔的血淋淋的磨难,信奉的是斗则生存的哲学。我怀疑曹雪芹用贾宝玉的“贾”,来暗示真假的“假”,即“假宝玉”,这种反讽式的命名,也是从《西游记》中学来的。
美猴王志心朝礼
起初,孙悟空跟须菩提祖师进修的课程与普通寺院的小和尚相似,前六七年学的都是洒扫应对、进退周旋、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等,一言以蔽之:从凡人到修行者的学习。之后开始学习“盘中暗谜”,即所谓长生不老法和七十二变化等,总共学了十年有余。这个刻苦认真的学习过程,非常符合美猴王拜见须菩提祖师时的话:“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孙悟空好学深思,且触类旁通。须菩提祖师“开讲大道”,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孙悟空听得“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不过,当祖师问他要学什么道时,孙悟空却挑剔起来。
祖师问:请仙扶鸾、趋吉避凶等“术道”,学不学?孙悟空回答:不学!不学!
祖师问:看经念佛的儒、释、道等“流道”,学不学?孙悟空回答:不学!不学!
祖师问:休粮守谷、参禅打坐等“静道”,学不学?孙悟空回答:不学!不学!
祖师问:采阴补阳、进铅炼石等“动道”,学不学?孙悟空回答:不学!不学!
结果孙悟空的回答一下子“惹恼”了须菩提祖师。不过从后文来看,他只是假装恼怒罢了。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须菩提祖师是在跟孙悟空打哑谜。这个哑谜并不是吴承恩的发明创造,禅宗五祖弘忍(602—675)就是在舂米杵上敲了三下,于三更时分向禅宗六祖慧能传授衣钵的。禅宗五祖向六祖传法的历史比较著名,《红楼梦》中宝钗还给宝玉讲过这个典故,吴承恩则对其进行了艺术性发挥。
接着就是那段著名情节:孙悟空悟出师父暗谜,子时进入师父卧室,跪在榻前,听到他渴望把真本事传给真徒弟的吟诗:
悟彻菩提真妙理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
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金庸小说创造出个“独孤求败”,《西游记》则有个“独孤求徒”。祖师向孙悟空传授“长生妙道”,可见他终于找到了心仪的、满意的徒弟。他传给孙悟空的长生口诀,简言之曰:“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这口诀真能长生不老吗?吴承恩其实是在跟亿万读者开玩笑。如果这个口诀真起作用,《西游记》的亿万读者岂不早就把地球挤得没地方住了?这口诀确实不太管用,看孙悟空后面闹冥府就知道了。
祖师向孙悟空传授躲避“三灾利害”之法,师徒关于猴儿形体的对话特别有趣:祖师说孙悟空“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孙悟空妙答“我虽少腮,却比人多这个素袋,亦可准折过也”。《西游记》真是处处诙谐,字里行间充满着谐趣,无比好玩。祖师向孙悟空传授“地煞数”七十二变化和“筋斗云”。七十二变,是由女娲七十变演变而来的。不过是变七十二类,还是七十二种,学术界素有争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孙悟空一天可变化七十二次。筋斗云既是孙悟空的重要法术,也成为他的重要标志。传说中的神仙都是飘然而起的,孙悟空却要翻筋斗。满场小猴像风车一般翻筋斗,也就成了中国猴戏最好看、最热闹的部分。
当孙悟空向师兄们卖弄变化时,受到了师父的训斥,并告诉他: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学本领,而是知道韬光养晦、趋利避害。祖师说:
“悟空,过来!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林庚先生《西游记漫话》提出,须菩提祖师是用市井智慧教育孙悟空:“这些话听起来既无神仙家气味,也少佛家的色彩,说的正是市井江湖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江湖上防身的手段。……这修行学道之所,因此实际上就正是闯荡江湖的预科班。”此话很有道理。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表现出来的,有时甚至是老谋深算的处世智慧,就是从这里学来的。祖师在跟孙悟空论道时说的话,很多都是市井语言,比如,他说:“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什么叫“壁里安柱”?祖师向孙悟空解释:“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壁里安柱”和后面说的“窑头土坯”“水中捞月”都是市井俗语,须菩提祖师不像仙风道骨的修行者,倒像市井中老于世故的长者。
孙悟空的师兄们不像他是来求长生不老之法的,他们只是想向师父学些本事,在江湖上混碗饭吃。当他们听到孙悟空要向师父学习筋斗云,而且一个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时,便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 ,送文书,递报单,不管那里都寻了饭吃!”
看来孙悟空的求师问道没有那么空灵,没有那么神秘,这可真是对应到了《红楼梦》中的那副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看到孙悟空不知道收敛,须菩提祖师就要他“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祖师还断定孙悟空“你这去,定生不良”,宣布:“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孙悟空便发誓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灵光一闪须菩提
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无父无母,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师父,该是他在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了,可须菩提祖师却不愿当他未来的保护神,更没有所谓的“一朝为师,终身为父”。须菩提祖师坚信“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样的安排很有道理,须菩提祖师知道孙悟空不安分,假如他一心想着这个弟子,关心这个弟子,他就成了三界主宰的对立面;倘若孙悟空总是惦记师父,他遇到困难,就不会去找观世音,而是会去找须菩提祖师了。所以,孙悟空跟师父是一朝分手,永不相见。这一段描写太有哲理了。
须菩提祖师是《西游记》灵光一闪的人物,睿智明断,孙悟空的灵魂多半都是由他塑造的。须菩提祖师欣赏孙悟空的聪明好学、不断进取。孙悟空从猴到人、从人到神,都依赖师父的教导。《西游记》第二回写孙悟空拜师须菩提祖师,回目就把这个道理讲得非常清楚了:《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所谓“元神”,是道教用语:人的灵魂经过修炼,叫作元神,可以离开躯体自由来去。清代《西游记》点评家黄周星指出:“‘悟彻菩提’‘断魔归本’是此回中大眼目,亦此书中大眼目也。”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孙悟空向须菩提祖师拜师学道,领悟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妙理——儒者正心、释者明心、道者观心,与自己原本猢狲(“魔”)的身份完全脱离,得道成仙后的灵魂成了最自由的,这是第二回的关键,也是《西游记》全书的关键。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人生路上都遇到过自己的“须菩提”,在关键时刻狠狠推你一把,然后,相忘于江湖。须菩提是一个优雅的角色,只管耕耘,不管收获;只知道付出,不要求回报。这个人物实在太精彩了。
孙悟空有了本领,就要开始他著名的“三闹”了:闹龙宫,闹地府,闹天宫。而孙悟空的“第一闹”——闹龙宫——像不像空手套白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