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铁成金:梦斩泾河龙
如果看看《西游记》中与取经缘起有关的情节“梦斩泾河龙”,并对这个情节的演变稍作考察,就能充分明了天才作家是如何把前人原有的素材点铁成金的。
唐僧取经的缘起,是因为唐太宗进冥府又复活,对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观世音菩萨便不失时机地劝导唐太宗派人去西天取经。而唐太宗之所以会病重且进入冥府,则是因为被泾河龙王的鬼魂吓病了。由此,魏徵“梦斩泾河龙”就成了取经缘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永乐大典》:梦斩泾河龙
有确切的文字资料可以说明,“梦斩泾河龙”的故事是吴承恩直接从《西游记平话》裁长补短放到《西游记》里的。“梦斩泾河龙”这段故事被收录在《永乐大典》里,实在是太珍贵了。
《永乐大典》第一万三千一百三十九卷“梦”字条下,收《梦斩泾河龙》,来源是《西游记平话》:
长安城西南上,有一条河,唤作泾河。贞观十三年,河边有两个渔翁,一个唤张梢,一个唤李定。张梢与李定道:“长安西门里,有个卦铺,唤神言山人。我每日与那先生鲤鱼一尾,他便指教下网方位。依随着,百下百着。”李定曰:“我来日也问先生则个。”这二人正说之间,怎想水里有个巡水夜叉,听得二人所言。“我报与龙王去!”
龙王正唤做泾河龙。此时正在水晶宫正面而坐。忽然夜叉来到,言曰:“岸边有二人,却是渔翁。说西门里有一卖卦先生,能知河中之事,若依着他算,打尽河中水族。”龙王闻之大怒。扮作白衣秀士,入城中。见一道布额,写道:“神翁袁守成于斯讲命”。老龙见之,就对先生坐了。乃作百端磨问,难道先生。问:“何日下雨?”先生曰:“来日辰时布云,午时升雷,未时下雨,申时雨足。”老龙问:“下多少?”先生曰:“下三尺三寸四十八点。”龙笑道:“未必都由你说。”先生曰:“来日不下雨,到了时,甘罚五十两银。”龙道:“好,如此来日却得厮见。”辞退,直回到水晶宫。须臾,一个黄巾力士言曰:“玉帝圣旨道:你是八河都总泾河龙,教来日辰时布云,午时升雷,未时下雨,申时雨足。”力士随去。老龙言:“不想都应着先生谬说。到了时辰,少下些雨便是,问先生要了罚钱。”次日,申时布云,酉时降雨二尺。第三日,老龙又变为秀士,入长安卦铺,问先生道:“你卦不灵,快把五十两银来。”先生曰:“我本算术无差。却被你改了天条,错下了雨也。你本非人,自是夜来降雨的龙。瞒得众人,瞒不得我。”老龙当时大怒,对先生变出真相,霎时间:
黄河摧两岸,华岳振三峰。
威雄惊万里,风雨喷长空。
那时走尽众人,唯有袁守成巍然不动。老龙欲向前伤先生,先生曰:“吾不惧死。你违了天条,刻减了甘雨,你命在须臾,剐龙台上难免一刀。”龙乃大惊悔过,复变为秀士,跪下告先生道:“果如此呵,却望先生明说与我因由。”守成曰:“来日你死,乃是当今唐丞相魏徵来日午时断你。”龙曰:“先生救咱。”守成曰:“你若要不死,除是见得唐王,与魏丞相行说劝救时节,或可免灾。”老龙感谢,拜辞先生回也。(玉帝差魏徵斩龙)天色已晚,唐皇宫中睡思半酣,神魂出殿,步月闲行。只见西南上有一片黑云落地,降下一个老龙,当前跪拜。唐皇惊怖曰:“为何?”龙曰:“只因夜来错降甘雨,违了天条,臣该死也。我王是真龙,臣是假龙,真龙必可救假龙。”唐皇曰:“吾怎救你?”龙曰:“臣罪正该丞相魏徵来日午时断罪。”唐皇曰:“事若干魏徵,须救你无事。”龙拜谢去了。天子觉来,却是一梦。
次日设朝,宣尉迟敬德总管上殿,曰:“夜来朕得一梦,梦见泾河龙来告寡人道:‘因错行了雨,违了天条,该丞相魏徵断罪。’朕许救之。朕欲今日于后宫里宣丞相与朕下棋一日,须直到晚乃出,此龙必可免灾。”敬德曰:“所言是矣。”乃宣魏徵至。帝曰:“召卿无事,朕欲与卿下棋一日。”唐王故迟延下着。将近午,忽然魏相闭目笼睛,寂然不动。至未时,却醒。帝曰:“卿为何?”魏徵曰:“臣暗风疾发,陛下恕臣不敬之罪。”又对帝下棋。
未至三着,听得长安市上百姓喧闹异常。帝问何为。近臣所奏:“千步廊南,十字街头,云端吊下一只龙头来,因此百姓喧闹。”帝问魏徵曰:“怎生来?”魏徵曰:“陛下不问,臣不敢言。泾河龙违天获罪,奉玉帝圣旨,令臣斩之。臣若不从,臣罪与龙无异矣。臣适来合眼一霎,斩了此龙。”正唤作《魏徵梦斩泾河龙》。唐皇曰:“本欲救之,岂期有此。”遂罢棋。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西游记》与《西游记平话》有哪些不同
《西游记平话》中的这段故事情节和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基本相同,但也有三点明显不一样之处。
第一,字数相差很多。《西游记平话》中的“梦斩泾河龙”只有一千字出头,而《西游记》中的“老龙王拙计犯天条”共有四千多字。《西游记平话》里的渔夫,在《西游记》里是两个人——一个渔翁、一个樵夫,他们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在第九回里大段大段地互诵诗词,你来一段《蝶恋花》,我来一段《鹧鸪天》;你来一段《天仙子》,我来一段《西江月》,用这些诗词抒发逍遥自在的隐逸高人的情怀,然后才说到算命先生指示如何打鱼。这两个隐士的诗词唱和几乎占了这一回的一半篇幅,且这些诗词和《西游记》的主要情节也没有什么联系。在正文里插进诗词韵文,是明代小说的一种特殊现象,《金瓶梅》里就经常插进其他人的作品,吴承恩有时还会插进他自己的作品。《西游记》第九回插进渔夫、樵夫的那些诗词,表现的都是吴承恩本人对官场的厌恶,对平静淡泊生活的向往。比如:
闲看天边白鹤飞,
停舟溪畔掩苍扉。
倚篷教子搓钓线,
罢棹同妻晒网围。
性定果然知浪静,
身安自是觉风微。
绿蓑青笠随时着,
胜挂朝中紫绶衣。
渔翁的这首诗含有多么明显的隐士思想。吴承恩曾经在官场短暂待过,他做县丞时,做县令的恰好是明代另一位大文学家归有光,不知为什么他们两人偏偏有了矛盾,吴承恩还因此蹲过短时间的监狱,后来就对官场心灰意懒,辞官回家了。他的这种情绪在小说人物的诗词中表现了出来,所以大段大段的诗词唱和也可以理解为作家本人心情的表达。
第二,《西游记平话》和《西游记》里的人物形象描写有粗、细之分,不管是龙王、袁相士还是渔翁,性格都迥然不同。比如,龙王决定错行雨,在《西游记平话》中,是龙王自己的主意,而在《西游记》中,则是鲥军师等出的主意,这就颇有点儿幽默意味。鲥鱼本来是味道鲜美的一种鱼——张爱玲不是在《红楼梦》未完、海棠无香两恨之外,还有鲥鱼多刺一恨吗?——但是,“鲥”的谐音正是五谷轮回最后的“屎”。鲥军师真是给泾河龙王出了个臭极了的“溲”主意,害得一个好好的龙王被玉帝下令斩了首。吴承恩这类暗藏的幽默,这类出其不意的诙谐,无处不在。
第三,艺术描写上,《西游记平话》和《西游记》有朴野和细腻之分。《西游记平话》里,龙王来找算命先生算账时,大发神威,“黄河摧两岸,华岳振三峰。威雄惊万里,风雨喷长空”。黄河发大水了,山峰崩裂了,整个长安暴风骤雨,将要被水淹没,这是多么夸张的描写,而《西游记》就把这段不合理的描写去掉了。
环环相扣套路深
《永乐大典》里这段引自《西游记平话》的文字,对中国小说史来说非常珍贵。《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虽然也都有从集体写作到个人天才创作的经历,但在题材演变过程中却没有相关作品出现,而《西游记》独得此妙。
唐太宗答应帮助泾河龙王免除死罪,却没想到他的丞相居然能够在跟他下棋时“梦斩泾河龙”,于是这条自认为冤死的龙就把唐太宗告到阎罗王那儿去了,也就有了唐太宗进入冥府的故事。而唐太宗进冥府的结果,是他返回人间之后必须超度那些被他杀害的亡魂,唐僧取经也就提到日程上了。
由一段因果推出下一段因果,天才小说家吴承恩还真有点儿像现代西方那些擅长前后勾连的推理小说家。先是由“梦斩泾河龙”引出唐太宗入冥府,接着由唐太宗入冥府引出唐僧设坛超度亡魂,最后由唐僧设坛超度亡魂,引出观世音菩萨,吴承恩的小说布局真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环环相扣套路深。青少年读《西游记》时,千万不要只看热闹,得从小说里琢磨和学习写作技巧,不管是写长篇小说,还是写短篇散文,胸中有全局,才能笔下有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