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通过科学的组织形式和领导方法,通过有效的协调能力和指导作用,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行为,去影响、组织、带领人民,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和任务。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前途所系,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党的领导是一个整体,其中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是政治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的领导,是通过制定重大决策及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的。党的思想领导是理论观点、思想方法以及精神状态的领导,是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全党并教育人民,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道德素质及认识水平,把思想和精神力量凝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党的组织领导是依靠党的组织系统,通过制定执行党的一整套干部路线和方针,通过党员干部及党组织本身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组织的有效组织协调工作,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和有效落实。
党的领导是各方面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整体、系统的领导。党的领导体现在各个领域、层级、区域、系统、部门,不能有“盲区”“空白点”。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的基本方略,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的领导必须体现为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必须体现为对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的领导,也就是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确立党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范围上指一切领域和所有地域;在内容和方式上主要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地位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安排,领导核心本身就是集体领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集中制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民主机制和集中机制的有机统一。民主机制就是实行集体领导,体现广泛和充分的民主,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发挥。集中机制就是领导核心在民主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实现智慧、力量的凝聚和行动一致。这两种机制的结合,既充分发扬了民主,又有效实现了集中。
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原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是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原则。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独特的优势,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增强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实现政治信仰的高度统一、组织体系的高度严密、实践活动的高度一致、纪律约束的高度自觉、维护核心的高度坚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要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方面下更大功夫,把党的领导全方位体现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有效转化为国家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效能,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有更强的制度约束力。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