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全面领导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基础和条件,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保障和依据。党的全面领导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看能不能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然获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坚持好党的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党在中国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必然,这既不是自封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并付出巨大牺牲才得以确立。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党的领导和执政也不例外。时代在前进,条件在变化,实践在发展。在党所面临的环境、所肩负的任务和自身状况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的领导就将成为脱离实际的主观愿望。
党的领导地位基于党的领导权威。政治发展的历史启示,有威望的权力才是真正的权力。党的领导权威依靠党的领导权力,同时依靠党的领导威信。党的领导地位依靠党的领导权威支持,领导权威削弱自然相应削弱领导地位。领导权威来自制度性因素,即拥有领导权、支配权、决定权;也来自非制度性因素,即影响力、吸引力、信服力。领导威信是软实力,直接影响领导权威。领导若失去了威信,就失去了信任和信赖,也就失去了领导权威,必然动摇领导地位。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执政本领和领导水平,提高认可度、美誉度和评价度,党才会拥有领导威信,领导地位才不会动摇。
党的领导地位取决于党的领导成效。党的领导通过党的领导能力来实施和贯彻,党的领导能力既保证了党的领导,又加强了党的领导地位和增强了党的领导权威。党的领导能力强,党的事业就能够顺利发展,反之党的事业就会经受挫折。党的领导成效是党的领导地位巩固的前提和条件,领导成效是对领导能力的检验。但领导能力不可能凭空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是重要方法和途径。治国必先治党,党的领导成效既包括治国理政,也包括管党治党。我们党是长期执政的政党,既要治国也要治党,二者不可偏废。治党是治国的基础和前提,管党不严、治党不力,党就缺乏战斗力、领导力、执政力,就担负不起、担负不好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治国是治党的目的和标准,治党要有利于更好地治国理政,治党成效如何要通过治国理政成效来检验和证明。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执政面临的长期课题。执政党是执掌国家政权的党,执政党与公共权力相联系。长期执政的政党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就是防止权力腐败。腐败是对党执政地位最大的腐蚀剂,是对党领导地位的最大威胁。若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就会逐渐动摇并最终丧失。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进行反腐败斗争。要加强教育、强化监督、完善制度,从基础和根本上解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取决于人民支持和拥护。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们党因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而执政,如果失去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同样会丧失执政地位。人民群众是伟大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谁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谁就能够获得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
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政治目的和目标,就是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