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人
硕人其颀 [1] ,衣锦褧衣 [2] 。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 [3] ,邢侯之姨,
谭公维私 [4] 。
手如柔荑 [5]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6] ,齿如瓠犀 [7] 。
螓首蛾眉 [8] ,巧笑倩兮 [9] ,
美目盼兮 [10] 。
硕人敖敖 [11] ,说于农郊 [12] 。
四牡有骄 [13] ,朱幩镳镳 [14] 。
翟茀以朝 [15] ,大夫夙退,
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 [16] ,北流活活 [17] 。
施罛濊濊 [18] ,鳣鲔发发 [19] 。
葭菼揭揭 [20] ,庶姜孽孽 [21] ,
庶士有朅 [22] 。
注释
[1]硕人:美人,这里指庄姜。硕,高大。先秦以高大为美,故“硕人”即为“美人”。颀(qí):身材修长的样子。
[2]褧(jiǒng):麻布制的罩衣,用来遮灰尘。
[3]东宫:指齐国太子得臣。
[4]私:姊妹的丈夫。
[5]荑(tí):初生白茅的嫩芽。
[6]领:脖子。蝤蛴(qiú qí):天牛的幼虫,身体长而白。
[7]瓠(hù)犀:葫芦籽,洁白整齐。
[8]螓(qín):蝉类,头宽广方正,用以形容女子额头饱满。蛾: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用以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
[9]倩:笑时脸颊现出酒窝的样子。
[10]盼:眼珠流转的样子。
[11]敖敖:身材高大的样子。
[12]说:同“税”,停车休息。农郊:近郊。
[13]牡:雄,这里指雄马。骄:指马身体雄壮。
[14]朱:红色。幩(fén):马嚼铁外挂的绸子。镳镳(biāo):盛美貌。
[15]翟茀(dí fú):装饰有野鸡毛,铺在马车外侧用于遮挡的竹席。
[16]洋洋:河水盛大的样子。
[17]北流:北流入海的黄河。活活(guō):水奔流的样子。
[18]施:设,放下。罛(gū):大渔网。濊濊(huò):撒网入水的声音。
[19]鳣(zhān):大鲤鱼,也有人说是黄鱼。鲔(wěi):鳝鱼。发发(bō):鱼尾游动的声音,形容鱼多的样子。
[20]菼(tǎn):初生的荻。揭揭:长长的样子。
[21]庶姜:众姜,指随嫁的姜姓女子。孽孽:衣饰华丽的样子。
[22]庶士:这里指陪嫁的媵臣。有朅(qiè):即朅朅,威武的样子。
译文
美人淑女身修长,
锦衣上面罩披风。
齐侯女儿体娇贵,
嫁给卫侯到吾乡。
她和太子是兄妹,
邢侯叫她小姨妹,
谭公是她亲姐夫。
双手柔嫩如春荑,
娇肤宛若是凝脂。
粉颈细嫩如蝤蛴,
玉齿宛如葫芦籽。
方正额头细蛾眉,
浅笑双颊生酒窝,
秋波荡漾情意浓。
美人身长又健美,
停车驻马在城郊。
四匹雄马真雄壮,
马辔两边红绸飘。
鸟羽饰车来上朝,
大夫也该早退朝,
勿让国君太操劳。
黄河之水声浩荡,
奔流向北不复还。
撒开渔网来捕鱼,
鲤鱼鳝鱼争相跳。
芦荻挺拔又健壮,
随嫁女子服饰美,
媵臣高大又威武。
赏析
绝唱颂千古佳人
庄姜夫人美丽绝伦,身份高贵,一句“东宫之妹”,点明了庄姜与太子是一母所生,都是王后的亲生骨肉。有人说,美丽的庄姜夫人在嫁给卫庄公之后,就遭到了卫庄公的冷落,一直没能有子嗣,卫人同情她,就为她作了此诗。
阅罢此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简直就是一幅妙绝千古的“美人图”,而留给人们最鲜活印象的,无疑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动人画面。
在第一章中,诗歌主要向人们介绍了她的出身,她的父兄、夫婿、兄弟、母亲以及其他亲戚,都是当时各诸侯国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她是一位出身很高的贵夫人。第三、四章主要描写了婚礼的场面,特别是在第四章的七句中,竟然连用了六个叠字,将婚礼场面的盛大与隆重描写得细致入微,而诗人的本意,则是要通过对庄姜尊贵的出身、隆重的婚礼场面以及壮美的自然景观的描写,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地描绘出庄姜夫人无与伦比的气度。
而在第二章中,诗人细致入微地为我们刻画出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女子肖像图——从柔嫩的纤纤玉手,白皙光洁的肌肤,修长美丽的脖颈,整齐洁白的牙齿,到饱满的额头和黑亮的细眉,真是一个人间尤物啊!但即使这样,这些如工笔画般细致的描绘,究其艺术效果,显然比不上最后一句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那般有意境。
孙联奎在他的《诗品臆说》中也发表了这样的观点,并且进一步道出原因所在:“《卫风》之咏硕人也,曰‘手如柔荑’云云,犹是以物比物,未见其神。至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直把个绝世美人,活活地请出来,在书本上滉漾。千载而下,犹亲见其笑貌。”在他看来,“手如柔荑”这类的描写,只是刻画出美人的“形”,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虽然只是区区八个字,却能够准确生动地传达出美人的“神”。
“手如柔荑”等句的描写停留在静态当中,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则是一种动态的描写。在我们传统的审美观念中,“神”总是高于“形”的,而“动”也是优于“静”的。当然,对于形和静态的描写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可以看作是神与动态之美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的存在,那么再怎样搔首弄姿也只会被当成是东施效颦。我们要追求的是更富生命力的神韵之美和动态之美。形美可以达到让人赏心悦目的效果,而神美则可以让一个人为之心动不已。静态的形美,犹如一朵纸花,看起来毫无生机;而动态的神美则可以使一切变得鲜活、灵动,会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所描绘的事物顿时跃然纸上,似乎从纸中走进了我们的心里,震撼着我们的灵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位天生丽质的美人固然能够留给你深刻的印象,但那看似漫不经心的回眸一笑或者是含情一瞥却更令你难以忘怀。
在本诗中,“倩”“盼”二字是极富表现力的。古人将“倩”字解释为“好口辅”,“盼”字为“动目也”。其中,“口辅”是嘴角两边的意思,“动目”则是指眼珠的流转。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那醉人的笑靥和含情脉脉的双眸。虽然过去了几千年,然而当我们读到诗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两句的时候,仍然能够激活心中对美的渴望与想象。
漫志
古风不闻玲珑意
女性之美的标准在各个时代都有所不同,对它的认识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翻开《红楼梦》,满眼都是水一般的女子,我见犹怜。透过张爱玲的文字,看到她从异性的角度赏颜观色,但赏的是娇花照水之颜,观的是弱柳扶风之色。似乎世人的审美观念皆是如此。但是,《诗经》中的《硕人》一诗,却为我们揭示了古人特有的审美观念,由此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的祖先也曾以健硕为美。
诗中的“硕人”指的是庄姜,她是卫庄公的夫人。根据诗中描写,这位夫人面容清秀,肤如凝脂,明眸皓齿,身形欣长。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端庄优雅,仪态万千。这种美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美,一种健康的美。这种美,是中国古代早期对女性审美诉求的集中体现。而这种诉求源于蛮荒时期人类对女性的生育崇拜,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崇拜。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可以不单单凭借繁衍来维系种族的时候,这种对女性的崇拜逐渐演变成一种真正的审美观念。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人类开始一步步地摆脱生殖崇拜。在女性审美观念的建立过程中,一些夹杂着浓郁的社会性、阶级性的审美理念被带入其中。在儒家思想的强烈倡导之下,“重德轻色”俨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审美准则,一名女子可以相貌平平,但绝不能够违背“三从四德”。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绝世的美女,她们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除了拥有惊人的姿色之外,她们还拥有着高贵的品德。比如我们熟知的美人王昭君、柳如是等,她们的外在美也许都已被模糊了记忆,但她们的内在美却使我们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魅力。或许她们的容貌并非是华夏民族中最漂亮的,但她们的高贵的精神却被传颂至今。
可以说,一个民族健康的审美观可以体现出这个民族的前进动力。这种动力如引擎一般,不断牵引着我们奔向新的文明高度。在今天,全世界的女性审美观似乎日趋统一。人们越来越崇尚以健康为美,以自然和谐为美,这种统一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