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1月18日
此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以后。当时王昌龄任江宁丞,而辛渐正要离开南方回到洛阳。说是送人,其实都在剖白自己,托对方带话: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请告诉他们,我心依旧冰清玉洁。
读唐诗,要掌握一点儿历史地理。芙蓉楼所在的江东一带,曾是吴、楚先后统治的地区。所以雨点能够“入吴”,送客的行人又望见了“楚山”。大诗人从不浪费字眼,把吴楚二字写进诗句,既能够增添古意,也是为题目造势:楼上送客,所见必定广远,因此吴楚大地都在眼中。
若论格调,本篇固然超出尘外;可多读些作品就会知道,这种把话头绕回自己身上的写作手法,并不新鲜。
◆ 芙蓉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元·赵原·晴川送客图轴
高山下,流水旁。行人在船,送者在岸。原来在元人笔下,这些明清时期习见的送客图元素,已经使用得如此纯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