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5月26日
李白有一种诗,仿佛从天外飞来,构思极为独特,全然不肯走寻常路。有时前面几句都普通,最后一句却翻出无穷新意。
本篇前两句说明贬谪的心情,实在平平无奇,与诗题也毫无关系。第三句转得突兀,第四句接得神奇。全篇的重量,都压在“落梅花”三字上。它至少有三层意蕴:先指曲名《梅花落》,再形容笛声从高高的黄鹤楼中往下飘漾的样子,最后又暗喻自己一身飘荡,如梅花零落——分明是初夏时节,却没有迎来生命里的春天。
◆ 史郎中钦:一位名叫史钦的郎中。郎中是官名。
◆ 迁客:遭到贬谪的官员。

清·恽寿平·纽子硕·清溪横笛图轴
古画里的吹笛人,总是不在高楼里,而在小船中,或者牛背上。从宋元至明清,往往如此。这是因为,绘画不完全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表现”,有时,它难以摆脱传统的影响。新图式的诞生与流传,需要许多因素一同起作用,没有什么东西能“理所当然”地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