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祖屋下的生活与劳作
家宅内生活区域的分布为我们了解祖屋下人们的生活和劳作行为提供了有效线索。我们可以观察到下列这些基本特征。第一,年老的父母住在长子所有的一侧房屋,通常为西屋。第二,常见的情况是,在有些房间看起来过分拥挤的同时,大量房间却还空置着。几乎所有家庭成员都不住二楼。第三,除了孩子和夫妻,男女通常分屋居住。就这一点,我仅观测到一个例外。
第四, 一户之内的每个独立家庭(individual family)的成员通常住在同排或相邻两排的房屋中。除了个别情况
,以上四点是居住的普遍特征。生活区域的分布由社会习俗(social appropriateness)决定,而不考虑个体的偏好、舒适或整洁。这些原则一方面强调辈分、性别和年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重视亲属关系。
一窥房间内部,我们就会加深这种毫不在意个体的偏好、舒适或整洁的印象。图5—7中的A房间一般是起居室。但即使首富之家的起居室也远达不到美国的标准。起居室通常靠墙摆着张条案,对面是几扇门,几乎占据了一整面墙。条案前还有一张方桌。方桌旁,靠着两侧墙壁摆着几张方椅或几张七八英尺长的长凳。正对着门的墙上通常居中挂着一大幅卷轴,上书硕大的“寿”字或“福”字,两旁配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由亲朋好友或于新居落成之时,或于家中青年成婚之日赠予。其余墙壁的装饰也相差无几。条案上常摆一架座钟,或大幅镶边的大理石山水屏风,两边各摆一只筒式瓶。大理石屏风的框缝间插着一些地位显赫之人的拜帖。拜帖上的醒目头衔表明这个家族与重要人物的关系。大方桌上摆着茶壶、茶杯等此类物件。长凳和方椅上一般没有布套或坐垫。
卧室里常常塞满大量箱子、柜子、桌子和床,杂乱无章。二楼无论是否隔成小间,神龛之外的地方也是一片狼藉。这些屋子往往凌乱不堪,一些胡乱堆着织布机、大小箩筐、干菜、不用的轿子和锅碗瓢盆等,另外一些则空着或仅是堆放干草。房间里总是落满厚厚灰尘。特殊的祭祀场合(例如农历七月十五)启用这些房间时,家中女性才会打扫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