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繁花
第一个十九年
入冬后连续三两月的阴雨,哭丧着脸的天空抢走了所有让人喜悦的色彩,黑压压地笼罩在村庄上空,几乎触手可及,却又没有丝毫退意,湿透整片黄土。
蒋乙嘉的童年几乎衣食无着,挨饿受冻。母亲一早去常乐镇赶集了,这是八兄妹翘首企盼的好日子。下午四点左右,小乙嘉光腚赤脚,冻开裂的小脚无所畏惧地踩在湿冷大地上。
绵绵细雨顺着屋檐缓缓滴下,望穿前方的水帘,小乙嘉盯着村口泥泞的泥巴路,肚子里的小馋虫咕咕作响。远处的小黑点若隐若现出现在眼前,他欢喜地奔向雨中,刚踏进便道双脚就被厚厚的稀泥套牢,一步深一步浅踉跄地朝着小黑点跑去。
母亲每隔十天半月就会到镇上赶集,每次带回一个五分钱的面饼。家里人多,为显公平,母亲便用筷子比画着将面饼等分切成几小块,依次分给孩子们。难得的“打牙祭”,兄妹们自然舍不得狼吞虎咽,一小口一小口细细品尝着这人间美味,幸运的孩子会分到夹着肉丁的面饼,那简直就像过年一样让人开心。
母亲每一次到镇上赶集,都会给一家人带来希望,也给虎头虎脑的小乙嘉带来了走出去的愿望。
孩子们最盼望的还有家里来客人,有时候给客人“打幺台”(川话俚语:意思是在两顿正餐之间,煮点面条、鸡蛋、醪糟等小吃垫肚子),母亲会为客人煮一碗面条,往往要在锅里加一个荷包蛋。把面条和荷包蛋盛进碗里,锅里剩下几根面条节和零星的蛋花。这时,母亲便会舀上一小勺猪油加进锅里,再撒点盐,为兄妹们盛上一碗爱的面汤。那简单的味道,沁人心脾,像暖阳洒在身上,抚平了孩子们的饥饿劳苦。
日常,母亲将红薯或者青菜切成块,放进一大锅白水里,煮成清可见底的大锅汤,每人一两块主食、一大碗清汤,一顿饭就这么过了。
为了渡过饥饿难关,父亲不知从哪儿找来几株芭蕉树苗,栽在屋前院里。一年光景,芭蕉树长成了小乙嘉炎夏乘凉玩耍的小天地。
没有粮食的时候,芭蕉树成了全家人的“救命稻草”。母亲将芭蕉树心、树根切成丝,倒进锅里再加上三两个干辣椒和少量盐,一道清香的炒菜便出炉了,就着苞米汤下肚,也能管几分饱。有时候也直接生吃芭蕉树根,嚼得动的都吃,嚼不动的用来喂猪。谁承想,芭蕉树根竟能清热解毒,饥饿年代,还解了水肿病的毒。
1965年,六岁的小乙嘉已经能帮家里做农活儿,扫院子、砍柴、做饭、挑水样样会。也是在那一年,母亲第一次带他走出了村庄。
离开自己的小天地,小乙嘉非常兴奋,同时也充满期待,小小身躯光着脚丫徒步八里路,也能赶上母亲的步伐。当双脚踩在常乐镇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喧嚣的集市、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小乙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对比村里的红薯、苞米、芭蕉树,这里有白胖胖的萝卜、绿油油的青菜、圆滚滚的鸡蛋,还有颗粒饱满的大米。
看着镇上人手里端着满满一碗香味浓郁的米饭,奢侈地搭配着咸菜、炒菜,巨大的反差刺痛了小乙嘉小小的心灵,羡慕与委屈捆绑着心酸的泪水顷刻模糊了双眼。
六岁的孩子,默默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我一定要渡过难关,让全家人不再忍受饥寒。”
“三年困难时期”,粮荒问题日渐严重,许多人因吃不饱而患上水肿病,母亲未能幸免于难。她的踝关节周围开始浮肿,逐渐蔓延至小腿,手指轻轻按下去,凹陷的小坑像空荡荡的肚子久久不能填平。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也没钱给母亲看病,她的身体每况愈下,水肿病还没康复,又染上了支气管扩张。看着母亲咳出来的鲜血,全家人心急如焚,但又束手无策。父亲只好把大哥带到村医生那里学医,希望能为母亲的病情带来转机。
二十多里外涪江河边上的红江镇冉家店耕地多产量高,条件比拱市村好很多。家里揭不开锅时,只好找人担保后向冉家店的亲戚借麦子,借一斤麦子得还一斤大米。一大早出门借米,下午急着赶回家,全家人饿着肚子等米下锅。
一大锅清水加几块红薯,再抓一小撮大米放进锅中央的小碗里,点燃孩子们从山上背回来的柴火,等待那口铁锅慢慢沸腾。当扑鼻的清香味装满整个厨房,先把米饭端给母亲,孩子们一人一碗带着米香的红薯汤,大口吞咽下去,肚子好像更空荡,嘴也更寂寞了。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上小学前,兄妹们就是这样挺过来的。入学后,母亲每天为小乙嘉准备一整个红薯,他肚子里终于“有货”了。
由于家里没有钟表,大家对时间没有概念,几乎每天鸡鸣而起,日落而归。有时起早了,走到学校还没开校门,只有坐在大门外的阶梯上等待,老师来时头发常常已蒙上一层晨露。
学习之余,兄妹们都要帮着家里做农活儿,山上的耕地缺水缺肥,只能从山下一担一担往上挑。早上起来要先挑十挑粪再回来吃饭,饿了的时候只好用汗巾把肚子勒紧。每次交公粮需要挑到十里外的公社,一担一百来斤重,家里人多地少,挣的工分养不活一家人,年年都会超支,只好记账借粮维持生计。时间不紧不慢,但没有过不去的坎,十二岁那年,受“文革”影响,蒋乙嘉无奈辍学。他第一次徒步小半天,来到二十多千米外的蓬溪县城,才发现这里和镇上又大不一样。从农村到镇上再到县上,地域越广阔,人的思想越开放,蒋乙嘉坚定了自己走出去的决心。
他在县城里倾听他人交谈,观察新鲜事物,甚至来到照相馆想学学技术,谋谋生计,可惜老板没有给这位莽撞少年机会。蒋乙嘉照了一张照片做留念,并以此立志:“等我长大了,到外面挣到钱了,一定回到村里,帮助村里人吃得饱、穿得暖,过上好日子。”这张注入理想和志向的照片他一直带在身上。
十三岁那年,蒋乙嘉跟随姐夫来到甘孜州的一个林场务工,随后辗转甘孜州新龙、道孚,西藏昌都等地,做砖瓦工、守工地。那时候他便有了强烈的危机感,怎么让自己吃饱穿暖?怎么走出去并活下来?怎么创造好条件再回到村里做点实事?
1972年以后,家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医的大哥外出打拼,二哥、三哥相继去当了兵。1976年蒋乙嘉本想回乡当兵,但三哥当年已入伍,自己只有暂时放下愿望。
兵没当成,蒋乙嘉又开始种地。他每天劳动十小时挣十工分,在那时值八九分钱,劳动一天却吃不饱。琢磨着自己有从西藏赚回的一千余元,他给自己买了一块手表、一辆自行车、一套维修工具,打算骑着自行车,到一百六十余千米外的绵阳市蔬菜批发市场买菜,用自行车驮回天福镇卖。
沿着秀丽的风景线骑行,会给公路自行车赛运动员带来温馨和惬意。沿着沙石路和便道,驮着工具和蔬菜负重骑行一百六十余千米又是怎样的体会?
蒋乙嘉每次去进货都要走三天三夜,累了困了,就在户外休息,饿了渴了,就着干粮水壶解决。因路途遥远,沿途没有修理店,还要自带气管、胶水、扳手等工具,自行车上坡推着走,下坡拉着走,来回跑一次能挣两元,相当于做一个月的农活儿。
有一次驮着蔬菜骑行在下坡路上,沉重的自行车一打滑,蒋乙嘉连人带车掉进路边十余米高的堡坎下,衣服裤子都被坎上的石头划破,自行车轮胎也破了,蔬菜和这一路的辛酸掉得满地都是。还好人没受伤,蒋乙嘉慢慢爬起来,捡起工具包把自行车扛到路边补胎,忍痛拾回没有破损的蔬菜,继续前行。
那段日子虽说很辛苦,但蒋乙嘉感觉很幸福,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挣钱,为家里贴补家用、改善生活,也算是儿子的一片孝心。
第二个十九年
这样坚持了两年,1978年蒋乙嘉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参军梦。临行前,父亲再三叮嘱道:“记住父亲的话,不管在哪儿做事,都要先为别人想一想;党叫干啥就干啥,要主动为老百姓做事……”他清楚地记得,1978年3月1日至3月6日,坐了六天六夜的火车,终于到达吉林省公主岭,开始他的戎马生涯。
十九年的军旅生涯,是蒋乙嘉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财富。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磨炼了意志,塑造了人格,也传承了部队服从大局、无私奉献,为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自我的优良传统。
蒋乙嘉刚进入部队营房,就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他在新兵连的日子基本白天、夜晚连轴转,结束一天的训练,战友们累得抬不起手脚,他却还在干活儿。第二天战友们还没睡醒,他已经起来为大家生火炉、洗衣服、洗鞋,保养连队车辆。事情做完了,他还抽空看书、学习,不断让自己成长进步。
新兵连每星期吃一顿大米饭,平时吃的都是高粱米。一百多斤高粱米煮一大锅,有时候没煮熟就是夹生的,再煮一大锅清水蔬菜,战友们一人一勺,生活还是比较清苦。蒋乙嘉入伍前随身带了几百元,部队每月还要发放六元津贴,每逢星期天他就买回一大缸两分钱一小块的咸菜豆腐乳,分给战友们改善伙食,让大家吃饭时至少有个咸淡味。
新兵训练结束后,部队要在全团八百名新兵中选拔一名技术兵,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蒋乙嘉毫无悬念被选中。他被分到部队后勤保障部的一个农场,成为一名拖拉机手。
在农场就能吃饱饭了,从一开始的每周两顿大米饭,到顿顿大米饭,这让蒋乙嘉想起家乡的苞米汤、红薯汤、芭蕉树根;想起母亲的水肿病,泥泞的便道,还有那沉重的扁担。他心中一阵酸楚,随即潸然泪下:什么时候家乡人民也能顿顿吃上大米饭。
心里装着家乡人、家乡事,但当时蒋乙嘉也无力改变现状,唯有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地追求,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出类拔萃没有捷径可走,他依旧吃苦耐劳、谦逊上进。每年三百六十五天,他有两百多天没睡过好觉,哪里有重活儿、累活儿、苦活儿,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入伍不到半年蒋乙嘉就得到团嘉奖一次,不到一年立三等功,并且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提拔为排长。他坚持三年基本每天连轴转,始终以一名优秀战士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干三年一直穿着战士服和胶鞋,没穿过干部服和皮鞋。
蒋乙嘉常年废寝忘食,日夜工作,终于积劳成疾。有一天他在部队突发心梗,全身瘫软无力,始终站不起来。他当时的脉搏每分钟只有二十三次,被送进医院后昏昏沉沉躺了几天,不能正常进食。
住进医院的前几天,蒋乙嘉的身心终于放松下来,在部队首长和战友们的精心照顾下,病情逐渐好转。但一想起部队里还没做完的事情,他就心急如焚,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病房里团团转。经过多次申请,医生最终同意蒋乙嘉的出院请求,临出院前再三嘱咐让他按时服药、劳逸结合。
1987年,蒋乙嘉所在部队奉命奔赴大兴安岭,参与扑灭特大火灾。刚从医院出来,蒋乙嘉的身体还十分虚弱,首长劝他留在部队好好养病。险情就是命令,他没有退缩,放下医生的嘱咐,连药都没带上,坚定跟随部队前往大兴安岭。战友们一到火场便投身火海,蒋乙嘉带病坚持在火灾一线,不分昼夜顽强扑火。
近一个月夜以继日奋战在火海,有时一整天来不及吃上一顿饭、喝上一口水,蒋乙嘉和战友们冲锋在前、勇不可当。他的脸上、手上被烟火灼伤,灭火战斗结束暴瘦近二十斤,回部队后竟然有人已认不出他。
由于蒋乙嘉带病灭火,危急时刻一马当先,奋勇抗火,现场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
蒋乙嘉提干后每年有二十天的休假,他都会回家乡看望父母。每次回去往返坐十天火车,在家陪父母十天,那是他一生中最轻松惬意的时刻。陪父母唠唠嗑,说一说喜怒哀乐,到亲友家走一走,拉拉家长里短,在村里四处看看,见证乡村发展与变迁。
最初几年村子里没多大变化,依旧焕发着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田里的庄稼有人种,树上的果实有人摘,山上的草地有人放牧。清晨,公鸡抖擞地鸣啼,叫醒农忙的人们,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大家辛勤劳作,一派繁忙的景象。午后,老人小孩悠闲地坐在自家院里,晒着太阳,倾听暖风带来的丰收捷报,嗅闻花果传来的百香密语。闲暇时,妇女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零星做些手工活儿。
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就剩下老人小孩。田地没人种了,被疯狂生长的野草迅速占领,村子寂静而荒凉,昔日的繁荣与现实的宁静恍然交错,少了孩子们打闹嬉戏的喧哗和鸡鸣狗吠的热闹,家乡已经没有了生气。
村居农舍依然破旧,泥巴村道始终崎岖不平,一场细雨后泥泞的道路无法下脚,不穿雨鞋是出不了村子的。蒋乙嘉每次离家返回部队都需要到断垭口坐车,出门前穿上父亲的胶鞋,在泥巴路上步行近两千米,到了断垭口,再把胶鞋脱下来交给父亲。
那些年,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女莫嫁铁线沟(拱市村及周边几个村),过来三天背背篼。”新娘刚嫁进来没到三天,就需要背着背篼上山找柴烧了。
战友们每次回去探亲都高高兴兴的,但蒋乙嘉多了一份沉重的包袱。改革开放后,北方农村的条件越来越好,而家乡始终原地不动,村里的撂荒地随着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大潮不断增加。古朴的村庄在没落,让蒋乙嘉无法释怀,什么时候自己有钱了,回家乡实现愿望,让泥巴路变硬化路,让土墙房变青瓦房,让铁锅里装满米面肉菜。
蒋乙嘉萌生了改变家乡的想法,他从1983年到1996年,连续几年申请复员。但部队培养一名优秀的干部不容易,首长不了解蒋乙嘉内心真实的想法,没答应他的请求。
1996年中秋节,让蒋乙嘉终生难忘。在这个圆满的节日里,他带着对家乡那份无法割舍的牵挂,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是继续留在部队还是复员退伍?说实话,留在部队衣食无忧,每月还要发放一千余元的工资。但复员退伍可以下海经商,积攒更多的财富,他才能帮助乡亲们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人生能有几回搏?为了家乡人民,蒋乙嘉再次坚定了复员退伍的决心。
他找到首长表达了自己想回乡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的志向,首长不解:“干得好好的,遇到荣誉和调资升职你就让给战友,可以申请病退、安排工作,却要复员退伍,你到底想干吗?”
蒋乙嘉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家乡的状况,并向首长保证:“部队培养我十九年,就是我的家,我感恩不尽。但想造福家乡百姓的想法也不是一时兴起的,是自己毕生想去实现的梦想。复员后我还会努力工作,挣到钱早日回家乡实现自己的愿望。”
首长见他去意已决,不再强留,说道:“人各有志,去追求你的梦想吧。”
第三个十九年
1997年底,蒋乙嘉拿出壮士断臂的决心,带着七万五千元的复员安家费和五千元的医疗补助,背着自己心脏病的应急注射液和口服药,忍痛惜别了十九年的军旅生涯。
刚离开部队,蒋乙嘉感觉一下又回到了十九年前一无所有的样子。他用三个月的时间调整,让自己尽早适应这个脱离已久的社会。经战友介绍,蒋乙嘉来到黑龙江省萝北县车站成为一名装卸工,整天扛麻袋、堆货物,汗水湿透衣襟,双肩磨出老茧,这一干就是一年多。
1999年,在战友家属的介绍下,蒋乙嘉辗转北京做起了钢材生意。由于业务不熟,不懂门道,在北京仅仅干了半年,他就把在黑龙江挣的几万元全部赔光。
此时的他已经走投无路,正好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经朋友介绍,蒋乙嘉来到内蒙古的一家煤矿当起了挖煤工。挖煤又苦又累,一天工作十六七小时,那段日子,他全身除了牙齿和眼白都是黑的。还好在煤矿收入比较高,蒋乙嘉一年多挣了十多万元。
煤矿老板非常赏识蒋乙嘉吃苦耐劳、不计个人得失的品德,拉着他共同入股,合伙创办洗煤厂和焦化厂。生意逐渐平稳向好,蒋乙嘉在此积累了不少财富。后来国家提倡节能减排,为了响应党的号召,蒋乙嘉毫不犹豫关闭了焦化厂。
多年的打拼和不断的学习让蒋乙嘉拥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久后,他回到北京创办物流公司,从吉林到黑龙江、北京、内蒙古,最后又回到北京;从一名军官到装卸工、挖煤工、经商办企业;从一无所有到负债累累、从头再来,最后安家立业,商海打拼十年,终于积累了几千万元的财富,为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蒋乙嘉下海创业打拼的成果,亲人、战友和同事,给予了掌声和赞赏的目光。但他心里始终高兴不起来,内心那块石头越压越沉重,让他喘不过气来。
2006年夏天的一个清晨,蒋乙嘉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从内蒙古出发回到老家,拱市村的现状再一次刺痛他的内心。
那一年,春旱连夏旱,夏旱接伏旱,拱市村遭遇特大旱灾,全村塘堰干涸、溪河断流、土地皴裂。稻田因大面积脱水,裂开一道道口子,露出狰狞的面孔。高温、干渴,像瘟疫一样无情地向老百姓袭来,甚至出现生猪中暑死亡的现象。
乡亲们为了取水,凌晨四点就起床,踏着月色去守水,亲眼看见他们为了抢水争执不已,动手打斗,蒋乙嘉心乱如麻、忐忑不安。
家乡那条历尽沧桑的泥巴路,阻断了拱市村打开外面世界的大门;成片长满杂草的撂荒地,阻碍了农产品的生长;荒废已久的水塘,张着饥渴难耐的大嘴;年久失修的破旧房屋,仅能遮风避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外界的先进技术和工具进不来,土地孕育出的农副产品出不去,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村民唐相章曾经说过:“路不好,大家平时走路不方便可以克服;可是辛苦种出的粮食、蔬菜、水果运不出去换不来钱,只能受穷。”这一个个场景成为蒋乙嘉放下十年商海打下的一片天地,临危挑起带领全村百姓脱离“苦海”的催化剂。
蒋乙嘉经受着人生的又一次大思考、大选择,是继续经商还是回乡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矛盾呀,你有钱了,可以捐钱给乡亲们就可以了嘛,何必非得要自己回到家乡参与建设呢?”其实这种想法也没有错,但对他来说,内心始终无法释怀。自己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全靠家乡山山水水的养育,全靠党和部队的培养。如果只是捐钱,最多只能算是为乡亲们做了一件好事,这与他从小立下的“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愿望是不相称的。
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既要捐钱,更要奉献自己的汗水、力量、情感和智慧。只有与乡亲们一起生活,一起脱贫致富,才是他想要的,才能兑现他的承诺。
蒋乙嘉决定即刻回乡,并暗暗在心里定下一个目标:让土地充满希望,让鲜花开满村庄,让村里人过上令城里人羡慕的生活。
2007年8月,蒋乙嘉安排好生意,告别妻女,离开城里舒适的家。带着儿时“改变家乡面貌”的梦想和自己十年攒下的1600万元积蓄回到了故乡。这时的蒋乙嘉已经48岁,很多人在这个年龄开始考虑养老、享福,但他选择了重新开始。
拱市村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距离县城20余千米,彼时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1719人,耕地总面积1277亩。
蒋乙嘉决定先投资500万元,把村里的泥巴路修成水泥路,让村民进出无阻,把农机具带上山,提高全村农业机械化水平,让“撂荒山”变成“致富山”,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修路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村民唐才谦回忆道:“别的老板修路是为了赚钱,而蒋乙嘉是自己掏钱修路,这是我们当初没想到的,他的行为让大家费解。”
唐才谦的顾虑也是大多数村民心中的顾虑,一开始大家都表示怀疑:“哪有这么傻的人自掏腰包修公路?”“修公路费用高、投入大,这是政府干的事情,他自己修路,不可能!”
修村道要占用部分耕地,一些村民故意刁难、横加阻挠,找出各种荒唐的理由说三道四,为了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蒋乙嘉受尽委屈,吃了不少苦头。
有的村民要求赔付耕地占用补偿;有的村民半夜动手把原有路基石坎卖掉,让他重新砌坎筑基;有的村民让他把自家门前道路加厚加宽;甚至有极个别被占地的村民当面抡起锄头,要求蒋乙嘉必须“给个说法”,否则休想继续动工。
面对老百姓的不理解和修路过程中的艰难,蒋乙嘉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心里憋屈无法诉说时,他就会来到父母坟前大哭一场,一边诉说一边流泪,把心底的情绪全部倾诉出来。第二天一早又虚怀若谷、坦坦荡荡地出现在施工现场。
战友姜文春说道:“为了给村里修公路,蒋乙嘉多掏了三四万元,补偿村民的青苗费、果树费、占地费等,而且都是现金,我都替他感到委屈。但他说,修路占用一些土地,村民有要求可以理解,等路修通了,他们会支持的。为了勘探上山的道路,他曾经一星期走坏一双鞋。”
当宽畅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载着希望的汽车开到了荒山顶上,老百姓这才打消疑虑,曾向蒋乙嘉索要补偿款的村民主动把钱退了回来。
2006年的旱灾让蒋乙嘉记忆犹新、心有余悸。缺水问题长期困扰着拱市村的百姓们,以前村里农田灌溉“靠天攒”“望天收”,只有解决水源和灌溉问题,才能让山上的撂荒变“银行”、山下的撂荒变“粮仓”成为现实。
为了破解灌溉难题,蒋乙嘉不远千里,赶到东北学习竹节渠经验,聘请水利专家来到村里实地调研,提出全村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修渠引水工程关键期,蒋乙嘉在施工现场累倒,送往医院没几天,他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工地里。
完善的基础设施,解决了拱市村机械化耕作和稻田灌溉问题,还为推广水产养殖和稻田养鱼产业铺平了道路。
11社村民邓益双一家四口,夫妻两人都是残疾人,两个孩子,老大是精神发育迟滞,老二在读书。这个几乎没有劳动力和稳定经济来源的家庭,仅靠邓益双一人做点农活儿勉强维持生计。
蒋乙嘉为这一家因病因残致贫的家庭争取农村低保、残疾人保障金等补贴,每月补助1500元。并在村文化活动中心为邓益双安排保洁员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300元,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困境。
2014年,村里修建引水工程,山上的水冲进邓益双破旧的屋里,蒋乙嘉第一时间慰问协调,为邓益双争取三万元重建家园资金,其兄弟姐妹再筹措一部分,新建200余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房。邓益双直言,在蒋乙嘉的帮助下,全家人的生活比以前起码好了十倍。
一条条蜿蜒的水泥路将十一个组串联起来,一道道清澈的水渠激活肥沃的土地,一汪汪翠绿的堰塘点亮沉睡的村庄。蒋乙嘉自豪地说道:“以后山下的蓄水可以直接抽到山上灌溉,山上也不愁用水了。只要这个家能看到希望,就会有更多从村子里走出的人愿意回来。”
看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少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村民唐才云回村里搞起了养殖业,年收入十多万元,不仅自己摆脱了贫困,还给家里盖了新房、买了新车,给儿子娶了媳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村民生活水平落后,主要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所限,要改变村民陈旧的观念,得让村民的脑袋“富”起来。蒋乙嘉把脱贫致富的目标定得更高、更远。他继续投入1000万元用于建立村文化活动中心。
蒋乙嘉说道:“要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首先要提供一个能看书学习、交流休闲的地方,这是我修建文化活动中心的初衷。为此,我拆掉了自家的祖宅,腾出了宅基地,参照一线城市社区活动中心的标准,修建了一个4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
在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之初,蒋乙嘉没想到会花这么多钱。工程启动后才发现,预算资金已经远远超支,他不仅把1000万元全都投了进去,还卖掉了北京等地的两套房子。
1社村民唐建平2007年以前一直在厦门务工,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一家人过得还算温馨幸福。命运弄人,唐建平的母亲、女儿相继患病,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唐建平的母亲身患骨癌几乎瘫痪在床,每天光药钱也要200多元。为了止痛,母亲每天服用的吗啡从一颗增加到两三颗。女儿半岁时也突发疾病,莫名休克后两三分钟才恢复意识。唐建平带着幼小的女儿辗转成都、南充等地,最后在重庆市儿童医院查出患上了脑肌瘤,每月需要复查治疗一次,每次花费1万余元。
眼见着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家庭支离破碎,蒋乙嘉没有袖手旁观,不仅在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还将唐建平夫妻安排在村文化活动中心公益性岗位就业,主要从事清洁、安保等工作,两口子每月工资3000元。
蒋乙嘉还鼓励唐建平夫妻在村文化活动中心电商扶贫专柜开起了小卖部,免租金月收入1500余元。这为唐建平解决了丢下老弱病残、远走他乡挣钱的苦恼,使他既能照顾家庭,收入也有了保障。
唐建平满怀感激地说道:“有他就是我们全村人民的希望,蒋书记一定要保重身体,衷心感谢他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村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但蒋乙嘉居住的房子越来越小,他现在的卧室只有十多平方米,陈设简陋,一张床、一个衣柜是全部家当,甚至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
他平时吃饭,一个盒饭吃不完,就会把吃剩的那一半带回去,下一顿接着吃。机场八元一盒的方便面舍不得买。一双皮鞋穿了五年,鞋底快磨破了舍不得丢。一件衬衣穿七八年,领口穿坏了,拿到裁缝部把领口翻过来重新缝上继续穿。一条裤子,屁股破了一个大洞,为了“掩耳盗铃”,他套上长外衣遮住破洞继续穿。
蒋乙嘉指着身上的衬衣、裤子和皮鞋说:“这是我最好的一套行头。人吃饱穿暖就行了,关键是要有追求、有梦想!”
就这样,蒋乙嘉把全部身家都投入家乡建设上,还组建了村文化艺术团,让乡亲们的精神“富”起来。
村民唐相章说道:“以前干完农活儿没地方休闲娱乐,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后,可以学习种养殖技术,课后孩子们也多了一个看书的地方,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拱市村还有一道另类的风景线——在马路边、田埂上、房前屋后,百姓们都会看到蒋乙嘉开着车捡垃圾。“这人有毛病吧,开着奥迪车捡垃圾?”“这人怎么了,光着脚板扫马路?”起初,蒋乙嘉捡垃圾的行为让村民不解,但他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坚持了四年半,大家也慢慢被感化,自发加入捡垃圾的队伍里,还成立了老年自愿服务队,他们逐渐养成了保持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蒋乙嘉的捐赠和付出给拱市村带来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改善、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更多的是为村民们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风貌,激发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在实现经济脱贫的同时,实现了精神脱贫。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投入、主动建设,外出务工人员回村看到家乡的变化,纷纷回来出资近6000万元建设新居。基础设施完善后,蒋乙嘉又筹资400万元用于土地整理。先后成立了四川力世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一手抓产业布局,一手发展特色产业基地。与此同时成立了种植、农机、水产养殖等各类专业合作社。为村里购买拖拉机、育秧机、插秧机、收割机、旋耕机等大型农用机械,提高拱市村农业自动化水平。
2011年,拱市村建立土地流转平台,村民们自愿拿出全村30%的土地加入流转,次年有60%的土地加入流转。2020年,村里95%的土地加入流转平台。土地流转后每亩可获得固定的租金收入,村民们可以在公司、合作社上班,也可以承包公司产业,由公司负责销售。
蒋乙嘉返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事情,逐渐被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知晓。2012年初,时任县委书记林建国、县长张向福分别与他就如何打破现有乡村贫困面貌进行过深入交流。拱市村的发展也得到了各级党委与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
2012年,常乐镇党委任命蒋乙嘉担任拱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提出了“调整结构转型促增收,培育大户带动促民富”的发展思路。突出“山上是银行、山下是粮仓”,山上发展千叶佛莲、福莲蜜柚、中药材三七、金薯等产业;山下发展有机稻、特色水产养殖小龙虾、观赏荷花。
2013年11月,拱市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全体党员一致推选蒋乙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向全村人民郑重承诺:“我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过上让城里人羡慕的生活!”
为把家乡建设成开满鲜花的“最美乡村”,蒋乙嘉用三年时间将拱市村千叶佛莲种植面积发展到5000余亩,一盆花能卖五六百元,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蒋乙嘉以花为媒,借花富民,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拱市村成为全国唯一的千叶佛莲风情园,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通过土地流转,蒋乙嘉投资200万元修建花卉基地。3社村民陈明兵患有心脏病,不能做重活儿,已在家养病十年,家里基本没有收入来源。蒋乙嘉鼓励他流转家里闲置多年的土地,并为他和爱人在花卉基地安排了相对轻松的公益性岗位,月收入3000元,家里还养了鸡鸭,做起了庭院经济。现在陈明兵身体越来越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他由衷地说道:“蒋书记为拱市村出大力,修路、修水渠,进行土地流转,当初的撂荒地变成了鲜花基地,我们可以在家门口挣钱。无论刮风下雨、酷暑炎夏都可以在大棚里干活儿,也实现了蒋书记让鲜花开满村庄的愿望。”
短短六年间,拱市村从一个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绿水青山间是错落有致、白墙青瓦的川中民居,这里户户通公路,美丽村道上飞驰的汽车越来越多了。这里家家用自来水、天然气、宽带网络、高清电视,城里人用的家具家电已基本普及。
拱市村脱贫致富了,让周边村的乡亲们无比羡慕。天福镇的双合村、先林村,常乐镇的灯会村、花莲村、龙滩村等五个村的干部和村民代表,多次找到蒋乙嘉和上级党委,请求让蒋乙嘉帮助和带动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像拱市村老百姓一样的幸福生活。
2015年7月,县委组织部决定成立蓬溪县拱市联村党委,蒋乙嘉担任联村党委书记。组织的高度信任、群众的殷切期盼,让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
第四个十九年
联村党委成立后,蒋乙嘉构建起“1个党委+10个党支部+10个产业党小组”的组织框架,采取回引本村外出党员、成功人士回村创业,外引村外优秀人才和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提升党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把党员干部聚集到管理层、产业链、攻坚点上。
蒋乙嘉积极与浙江丽水农科院、中国林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合作,在拱市联村建立千叶佛莲品种改良、水稻种植、水产养殖实验基地,与北师大中华国学院建立佛莲产学研总部基地。
目前拱市联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已建成柏油路9千米,水泥路33千米,机耕路75千米,新修、扩建堰塘35口,蓄水池50口,休闲观光水渠(竹节堰)4600米,新建居民点5个。
集中成片产业经济林木套种模式基本成形,种植千叶佛莲5000亩、三七200余亩、绿色水稻300亩、仙桃500亩、金薯300亩、福莲蜜柚1000亩,发展蜂业360箱,养殖小龙虾300亩。
如今的拱市联村,山下有高品质莲藕、稻田生态鱼虾;山上有千叶佛莲、福桃、福莲柚等作物;林下套种黄豆、花生等作物。荒芜的山沟变成了美丽的花果山,撂荒的农田变成了富饶的聚宝盆。
为丰富村民的业务文化生活,由拱市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组建佛莲文化艺术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此撬动节会经济。自2017年开始连续举办拱市联村春节联欢会、拱市联村桃花旅游文化节、拱市联村佛莲文化艺术节。引进沈阳收藏家为拱市村博物馆捐赠佛事及文化艺术藏品1万余件。正在筹备全国最大的乡村佛莲文化艺术馆的规划建设。
2017年,蒋乙嘉还联系解放军某部队为蓬溪县下东乡紫槽村、花果村捐赠100万元,新建紫槽花果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并于2018年10月投入使用。活动中心的建成,极大丰富了东宁片区十一个村万余名群众文化生活,成为军民融合、助力脱贫攻坚的典范。
2017年以来,蒋乙嘉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对拱市村出入口、景观景点、标识标牌、佛莲文化广场、千叶佛莲精品区、村史馆、农耕文化体验馆、民宿等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新建拱市联村党群服务中心、遂宁市乡村振兴教育培训中心2200平方米,观光栈道1000米,停车场3个、200个车位、接待500人的乡村酒店1个、联村卫生室320平方米。
2017年5月,蒋乙嘉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作为一名基层代表,他亲身体验党的十九大盛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做十九大报告。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蒋乙嘉第一时间回到拱市村的田间地头为村民宣传新的土地承包政策,并在拱市村举办了他的第一场宣讲。之后,他以十九大代表的身份,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省市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农村社区,宣讲十九大精神近200场次,参加聆听人员近两万人次。
2019年,蒋乙嘉引进四川发展现代服务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全领域、多方位的合作,一期投资6000万元建设拱市村乡村酒店。力争将拱市联村乡村振兴旅游项目,打造成国内具有知名度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和特色农业旅游目的地。
很多村民都由衷地称赞:“蒋书记给我们带来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感谢共产党!感谢党的好干部!”
蒋乙嘉十三年来共为家乡投入2000余万元,他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家乡。不仅如此,在他的劝说下,大哥重操旧业在村里当起了赤脚医生,让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人管,同时还带领乡亲们开山修路,让乡村的田野纵横阡陌。三哥放弃在长春经营的东北特产店,离开家人,也独自回到村里,共同致力于乡村建设。
经过多年的倾情付出和拼搏奋进,蒋乙嘉的奋斗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他还想办学校,建托儿所、养老院、福利院……这既是他确定的下一个新目标,也是鞭策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
如今的拱市联村辛勤的耕耘培育出肥沃的土地,梦想的种子开出繁盛的花海,汇集的水渠灌溉出丰盛的果实,在这里与青山绿水共浴阳光,与白墙青瓦同枕月光,那个追梦人从未停止脚步。世界之大,处处有美景,而对蒋乙嘉来说,唯有故土是归处……
(本文刊登于遂宁新闻网2021年3月25日)
沙马石古,女,彝族,1981年生于四川凉山,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报告文学专委会委员,现供职于四川省作家协会。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民族文学》、《星星》诗刊、《四川文学》、《龙门阵》、《四川诗歌》、《凉山文学》、《蜀南文学》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