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回首我们党所走过的这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毅然奋起。这是一个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同时这也是一个铸就辉煌、收获成功、开创新局的百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其特有的执着和坚韧,乘风破浪,为民族发展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瑰丽多姿的历史画卷。
近代以来,创造过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深重危机,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寻求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自由,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但直到 1921 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才有了根本的改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信仰。尤其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许多烈士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为了解救水深火热中的同胞,为了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不被敌人侵占,选择直面敌人冰冷的枪口与屠刀。当他们浑身血迹、带着沉重的铁镣,坚定地走向刑场时,他们是那样的镇定自若,没有丝毫的畏惧。
有些烈士在牺牲前更是留下了满含深情的“绝笔书”,表达他们对共产主义的满腔赤忱,对党的事业的忠心耿耿;表达他们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和愿为革命牺牲一切的坚强决心,以及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乐观与信心,还有对家人的无限牵挂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前赴后继为新中国慷慨赴死的先烈,我们才有了这红色江山与和平时代。毛主席曾说过:“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本书共收录了 1921 年至 1949 年前后 120 位革命烈士写下的“绝笔书”。这些烈士中有的是革命领袖,有的是普通革命战士,有的是因共同信仰走到一起的革命伴侣,有的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但他们却都受党感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书中所收录的“绝笔书”体式多样,有诗,有歌,有家信,有遗言等。诗中有旧体诗、新诗、格律诗和自由诗。每篇都尽可能配发了烈士的生平简介和照片,以便读者在阅读时能对先烈们多一些了解。但有一些烈士却没有找到图片资料,甚为遗憾,我们放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怀念。
这些“绝笔书”,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气、崇伟节操和奋斗精神。它们饱含深情,充满力量,大气磅礴,境界高远,读来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极具震撼。尤其是青少年,当他们读到这些革命先烈用生命和信念铸就的诗篇时,相信他们一定能从中感受到革命先烈的情感与精神,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增强他们内心的民族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并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永远跟党走的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强大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心。
在今天,当中国已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当中华民族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会期,当“十四五”规划开始全面实施,当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踏上新征程之际,我们重温这些饱含着烈士们理想与热血的文字,重温他们在生命最后时刻所迸发出的闪亮火花,重温他们的泣血之言和革命理想,也一定会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谱写出属于我们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