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恺泽
1905—

卓恺泽,浙江奉化人。1923年 8 月,进入北京华北大学预科学习。不久,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l924 年 11 月,任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候补委员。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受党组织委派负责北京学联工作。1926年 7 月,任中共上海闸北区委书记。同年 10 月,调团中央宣传部,编辑《中国青年》。1928 年 4月 19 日,在武昌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决不吐露党的机密。1928 年 4 月 26 日,慷慨就义。
致父母遗书(节录)
父亲并转告母亲:
儿于十九日下午三时半被捕,到现在还不知是否有与双亲再见的机会。我自己心中很相信不至马上死,因为我已经有不死的可能。现在假定我死了,向我最亲爱的父母写这封信。
人终不免一死,死是最寻常的事。死于枪弹之下,更其比死于床褥之间痛快而有意义。你们千万不要为我悲哀或可惜,更不要把我的死当作耻辱。
我生时,因奔走各地,不能对我亲爱的父母有很好的物质与精神的安慰。但我想,明白的父母决不会以此责我恨我。“为公忘私”“为国忘家”,是古有明训的。
我死后,父母的生活自然更加悲惨艰难,但是你们只要能够想得明白,心头一定还是很快活的。青菜淡饭不愁没有吃,爵岙姐夫姐姐处,一定可以供给一些饭食之资。大舅父处,你也可以亲去(或叫母去)弄一点钱来……
我死后,文翠自是悲苦,她如能守守之,不能守也千万不要加以反对,再嫁……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对我的儿女们,我就怕父母太娇养了,娇养的结果,必是造成不成器的东西。华山长大后,小学毕业即不必进什么中学大学,最好送到工厂去做工。
…………
父亲和母亲都是年老衰弱的,经不起悲哀恸哭的。你们一滴滴的眼泪都会滴在我死鬼的心上,使我不得安睡。父母!你们安天知命地等着光明的来到吧!
你的儿子
四月廿二晚绝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