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第二章
向导

此地是我的家园吗?

这陌生的异乡!

不是我自愿来到你这里,

是一匹好马带我到这厢;

是青春的活力和豪放,

是酒馆里芬芳的酒香,

引我这棒小伙来在异乡。

——古歌

我一路上的思绪并不十分愉快。我输的钱按当时的价钱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内心里不能不承认,我在辛比尔斯克旅馆中的行为是愚蠢的,面对萨维里奇我也感到自己有罪。这一切在折磨着我。老人忧郁地坐在驾座上,背对着我,一言不发,只是不时咳嗽几声。我非常想和他讲和,但又不知从何处说起。后来,我终于对他说道:“喂,喂,萨维里奇!够了,我们讲和吧,是我不对;我自己也知道我错了。我昨天胡闹,还平白无故让你受了委屈。我保证往后学聪明些,听你的话。喂,别生气了;我们讲和吧。”

“唉,彼得·安德列伊奇少爷啊!”他深深地叹息了一声,答道,“我是在生我自己的气啊,这都是我的错。我怎能把你一个人丢在旅馆里呢!有什么法子?鬼迷了心窍:我想到要去教堂执事的老婆那儿,看看我们孩子的教母。还真是这样:去见教亲,走进牢门。这不就遭了灾了!……我还怎么去见老爷和太太啊?他们要是知道他们的孩子又是喝酒又是赌钱,那他们会说什么呢?”

为了安慰可怜的萨维里奇,我向他保证说,往后没有他的同意,我连一个戈比也不花。渐渐地,他安下心来,虽然还要不时地摇摇头,独自嘟囔道:“一百卢布啊!可不是件小事啊!”

我离我的目的地越来越近。我的四周呈现出一片片布满山岗和沟壑的荒原。积雪覆盖大地。太阳就要落山了。马车走在一条狭窄的道路上,更确切地说,走在农民的雪橇碾出的辙印上。突然,车夫向一旁张望起来,最后他摘下帽子,转身向我说道:

“老爷,是不是该往回走啊?”

“为什么要往回走?”

“天气靠不住啊,起风了;瞧,风把雪都吹起来了。”

“这有什么可怕的!”

“你瞧那边是什么?”(车夫用鞭子指了指东边。)

“除了白茫茫的草原和明晃晃的天,我什么也没看见。”

“瞧,瞧,那儿有朵云。”

我果然看见了天边的那朵云,起初,我把它看成是远处的一座小山。车夫对我解释道,云就是暴风雪的前兆。

我对此地的暴风雪早有耳闻,知道它能把整个车队给埋掉。萨维里奇同意车夫的意见,建议转回头去。但是我觉得风并不大;我指望能抢先到达下一个驿站,于是便命令加快速度。

车夫赶马急驶,但他一直在望着东边。马儿齐心协力地跑着。与此同时,风也越来越大。那朵白云变成铅色的乌云,它黑压压地腾升着,扩展着,逐渐遮蔽了天空。下起了小雪,刹那之间,便飘起鹅毛大雪。风在呼啸,暴风雪来临了。一转眼的工夫,阴暗的天空便和雪的海洋交织为一体。一切都消失了。“瞧啊,老爷,”车夫喊叫道,“糟了,暴风雪!……”

我从车内向外望了一眼,见四周一片阴霾,旋风肆虐。风的呼啸具有如此可怖的表现力,使人觉得它仿佛是有生命的;雪落在我和萨维里奇的身上;马儿一步一步地走着,很快就停下了。

“你为什么不走了?”我不耐烦地问车夫。“还怎么走?”他从驾座上跳下来,答道,“不知道往哪儿走了:看不见路,四周这么黑。”我开始骂他。萨维里奇却为他开脱。“你为啥不听劝呢,”他生气地说,“要是回客栈去,就能喝杯茶,一觉睡到天亮,等暴风雪停了再往前赶路。我们着什么急?又不是赶着去结婚!”萨维里奇说得对。没办法。大雪就这样下着。马车旁边积起一个雪堆。马儿站在那里,垂着脑袋,不时打几个哆嗦。车夫在四周走着,由于无事可做便整理起挽具。萨维里奇发着牢骚;我环顾四周,试图发现一丝人烟或道路的痕迹,但除了风雪那混沌的飞旋,我什么也分辨不出……突然,我看到一个黑点。“哎,车夫,”我高喊,“快看,那边的黑点是什么?”车夫向那边望去。“天知道是什么,老爷,”他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说道,“车不像是车,树也不像是树,好像还在动。兴许不是狼,就是人。”

我命令驶向那个不明对象,那个目标随即也迎面向我们移动过来。两分钟后,我们和一个人相遇了。

“喂,老兄!”车夫向他喊道,“请问,你知不知道路在哪里?”

“路就在这里呀;我站的地方就是实实在在的路啊,”过路人回答,“问这干吗?”

“听着,老乡,”我对他说,“你熟悉这地方吗?你能带我们找个过夜的地方吗?”

“这地方我熟悉,”过路人回答,“谢天谢地,我步行骑马,走遍了这一带。是啊,瞧这鬼天气,哪能不迷路呢?最好在这里停一停,等风雪静下来,天空亮起来,我们就能凭星星找到路了。”

他的冷静鼓舞了我。我已经决定把自己托付给上帝的意志,就在这大草原上过夜,就在这时,过路人突然敏捷地跳上驾座,对车夫说道:“谢天谢地,不远处就有住家的;往右转,走吧。”

“我干吗要往右转?”车夫不满地问,“你看到哪儿有路了?恐怕啊,反正马是别人的,套具也不是自己的,你就不停地赶吧。”我觉得车夫是对的。“是啊,”我问道,“你为什么认为不远处就有人家呢?”“因为风是从那边吹来的,”过路人回答道,“我闻到了烟味;这就是说,离村子不远了。”他的机灵和敏锐的嗅觉使我感到吃惊。我让车夫往前赶。马儿在深深的积雪中艰难地迈步。篷车静静地移动,时而撞上雪堆,时而落进深沟,时而歪向这边,时而又倒向那边。此时的感觉,就像是乘船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萨维里奇哼哼着,不时撞上我的侧面。我放下车窗上的草帘,裹紧皮大衣,打起瞌睡来,暴风雪的歌唱和马车轻轻的摇晃在催我入眠。

我做了一个我永远也忘不了的梦,直到今天,每当我把自己生活中的奇遇和那梦境相互映照时,我仍觉得那个梦有着某种预兆性质。读者是会原谅我的,因为他凭经验也许会明白,一个人无论可能遭受怎样的鄙视,他还是会迷信的。

我就处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中,现实让位于幻想,却又在朦胧的浅梦中和幻想交织在一起。我感觉到,暴风雪仍未停息,我们仍在风雪的荒原上徘徊……突然之间,我看到一扇大门,我驶进了我家庄园的庭院。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担心,怕父亲因我擅自回家、不听他的话而冲我发怒。我不安地跳下马车,我看见:母亲在台阶上迎接我,神情非常忧伤。“轻点儿,”她对我说,“你父亲病危了,他想和你告个别。”满怀恐惧的我随母亲走进卧室。我看到,房间里光线很暗;床边站着一些脸色哀伤的人。我轻轻地走到床前;母亲掀开帐子,说道:“安德列·彼得罗维奇,彼得鲁沙来了;他听说你病了,就赶了回来;你为他祝福吧。”我跪在床前,盯着病人。怎么回事?……我看到,床上躺的不是父亲,而是一个蓄着黑胡须的男人,他正开心地望着我。我困惑不解地转向母亲,问她:“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父亲。我干吗要让这个男人给我祝福?”“反正都一样,彼得鲁沙,”母亲回答我,“这是为你主婚的干爹;吻他的手,就让他为你祝福吧……”我没有同意。这时,那男人从床上跳起来,从背后抽出一把斧头,左挥右舞。我想逃走……可是跑不脱;房间里满是尸体;我磕磕绊绊地绕过一具具躯体,在血泊中踉跄着……那个可怕的男人在亲热地招呼我,嘴里不停地说着:“别怕,快过来接受我的祝福……”恐惧和迷乱笼罩了我……就在这时,我醒来了;马儿停住脚步;萨维里奇抓住我的手,说道:“下车,少爷,我们到了。”

“我们到哪儿了?”我揉着眼睛问。

“到客栈了。上帝保佑,我们一直驶到围墙边。下来吧,少爷,快去暖和暖和。”

我走出篷车。暴风雪还在继续,虽然势头弱了些。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店主用衣襟遮着手提的灯笼,在门前迎接我们,接着,他把我领进一间虽然狭窄,但相当干净的正房;屋里点着松明。墙上挂着一支步枪和一顶高筒的哥萨克帽。

店主是一位生长在亚伊克河流域的哥萨克,他看上去六十岁左右,但依然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在我之后,萨维里奇搬进食品箱,提出要生火烧茶,我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想要喝茶。店主跑去张罗。

“那向导在哪儿?”我问萨维里奇。

“我在这儿,大人。”一个声音从我上面传来。我往高铺上一看,看到了那把黑色的胡须和两只闪亮的眼睛。“怎么,老兄,冻僵了吧?”“怎能不冻僵哩,我只穿了一件小呢褂!有过一件皮袄,说出来不怕人笑话,昨晚押给了酒店老板,我原来以为天不大冷哩。”这时店主搬着一只热腾腾的茶炊走了进来;我请我们的向导也喝杯茶,那汉子从高铺上爬了下来。我发现他是一个仪表堂堂的人:他年纪约四十岁,中等个头,身材较瘦,但肩膀很宽。黑色的胡须中露出几根白丝,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来回转动。他脸上的表情很讨人喜欢,但也有点儿狡猾。他的头发剪得很短,在头顶上形成一个圆圈;他身上是一件呢褂和一条鞑靼人穿的灯笼裤。我递给他一杯茶;他抿了一口,皱了皱眉头。“大人,您行行好,让人给来杯酒吧;茶可不是给我们哥萨克喝的东西。”我愉快地满足了他的要求。店主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酒瓶和一只杯子,走到他跟前,看了他一眼,说道:“嗨,你又来我们这边了!你是打哪儿来的?”我的向导意味深长地使了个眼色,用暗语说道:“飞进菜园,啄啄大麻籽;老婆婆扔石块,没打中。你们的人怎么样?”

“我们的人能怎样?”店主回答,然后也用暗语说道:“他们想去敲晚钟,但神父老婆不让敲:神父在做客,魔鬼在墓地。”

“别说了,大爷,”我的那位流浪汉说道,“天要下雨,就会有蘑菇;有了蘑菇,就会有篮子。这会儿(他又使了个眼色),你该把斧头藏在背后:守林子的人在巡逻啊。大人!为您的健康干杯!”说着,他端起杯子,画了一个十字,一饮而尽。然后,他向我鞠了一躬,又回到高铺上去了。

起初,我一点儿也没听懂那些黑话;但是后来我猜出,他们谈论的是亚伊克的部队,当时,在1772年暴动 之后,这支部队刚刚被镇压下去。萨维里奇非常不满地听着他们谈话。他带着怀疑的神情,时而看看店主,时而看看向导。这家客栈,或者按当地的说法叫它 大车店 ,所在偏僻,它独立在荒原上,远离所有的村庄,很像一个强盗黑窝。但是没什么办法。继续赶路的事连想也不能去想。萨维里奇的不安使我感到很好笑。这时,我也想睡了,便躺倒在一条长凳上。萨维里奇决定睡到壁炉上面的炕上去,店主躺在地板上。不久,整个小屋都响起了鼾声,我也睡得像个死人似的。

第二天早晨我醒得相当晚,我发现暴风雪已经停了。阳光灿烂地照耀着。一层耀眼的白色积雪覆盖着无垠的草原。马已经套好。我和店主结了账,店主只要了很少的钱,就连萨维里奇也没与他争执,没有像往常那样讨价还价一番,昨天的怀疑也从他的脑海里完全消失了。我叫来向导,对他的帮助表示感谢,并要萨维里奇给他半个卢布做酒钱。萨维里奇皱了皱眉头。“半卢布的酒钱!”他说道,“为什么?就因为是你把他拉到这个客栈里来的吗?随你的便,少爷,我们可没有那么些多余的半卢布。不管是谁都给酒钱,我们自己很快就要饿肚皮了。”我无法和萨维里奇争吵。我已经答应过他,钱由他全权支配。但是,不能对这位向导表示一下谢意,我是感到很遗憾的,因为,即便不能说是他使我免遭一场灾难,那么也至少可以说是他帮助我摆脱了糟糕的处境。“那好,”我冷冷地说,“如果你不愿给钱,就把我的衣服送他一件。他穿得太少了。就把我的兔皮袄给他吧。”

“饶了我吧,彼得·安德列伊奇少爷!”萨维里奇说,“你的兔皮袄对他有什么用?他这条狗,在下一个酒店就会把它给喝掉的。”

“老头儿,”我的那位流浪人说,“我喝不喝掉它,这不关你的事。老爷他要把他的皮袄赏给我,那是他老爷的意思,你这当奴才的不该顶嘴,应该从命才是啊。”

“你这个强盗,连上帝都不怕!”萨维里奇气冲冲地回答他,“你见这孩子年纪小,就想利用他的不懂事来抢劫他。你要那兔皮小袄干吗?你那该死的肩膀根本套不进去。”

“请你别逞能了,”我对老仆人说道,“快去把皮袄拿来。”

“老天爷啊!”我的萨维里奇叹息道,“这兔皮袄还差不多是新的呢!给谁也好,偏偏要给这个穷酒鬼!”

不过,兔皮袄还是拿来了,那汉子马上就穿上它。果然,这件我穿着都略嫌紧巴的皮袄对于他来说是小了点儿。但是他摆弄一阵,还是穿上了它,只不过绷裂了衣缝。萨维里奇听到线头绷断的声音,几乎哭喊起来。流浪人对我的礼物非常满意。他一直把我送到马车边,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谢谢您,大人!上帝会报答您的善心。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您的仁慈。”他走开了,我也走远了,没有去注意萨维里奇的懊丧,很快,我便忘记了昨天的风雪,忘记了我的向导和那件兔皮袄。

到了奥伦堡,我径直去见将军。我见到的是一个身材高大,但因年老而驼了背的老人 。他长长的头发已经完全花白。一身褪了色的旧军服能叫人记起安娜·伊万诺夫娜 时代的军人,他说话时带有浓重的德国口音。我将父亲的信递给他。看到信封上的姓名,他飞快地看了我一眼。“我的上帝!”他说道,“不久之前,安德列·彼得罗维奇好像也就你这么大,可是如今他已经有这么大的孩子了!唉,时间啊,时间!”他拆开信,低声地读起来,还不时做出自己的评论。“‘尊敬的安德列·卡尔洛维奇大人,我希望大人您……’干吗来这个客套?呸,他真不害羞!当然,军纪是头等大事,但是给老朋友写信用得着这样吗?……‘大人您没有忘记……’嗯……‘和……已故米元帅……远征时……还有……卡罗林卡……’啊哈,这位老兄!他怎么还记得我们干的那些恶作剧呢?‘今有一事……我把儿子托付给您……’嗯……‘您要把他攥在刺猬手套里……’什么叫刺猬手套啊?这大概是一句俄国成语……什么叫‘把人攥在刺猬手套里’啊?”他转向我,又问了一遍。

“这就是说,”我竭力以一副天真的表情回答他,“要态度温和,不要太严厉,要多给点儿自由,这就叫攥在刺猬手套里。”

“嗯,我懂了……‘就是别给他自由……’不,看来,刺猬手套不是你那个意思……‘附上……他的证件……’证件在哪儿?啊,在这……‘在谢苗诺夫军团注的册……’好,好,一切都会办妥的……‘让我不论官职地拥抱你……像一个老战友、老朋友那样’——啊!他终于想到这一点……等等,等等……好的,老弟,”他读完信后,把我的证件放在一边,说道,“一切都会办妥的:你将作为一名军官被编进××团,好了,别浪费时间了,你明天就去白山要塞,你在那里归米罗诺夫大尉指挥,他是个诚实的好人。你在那里能过上真正的部队生活,能学会军纪。在奥伦堡你没什么可做的,无所事事对一个年轻人是有害的。今天,就请你在我这里吃午饭。”

“我是越来越糟了!”我暗自想道,“我在娘胎里就已经是一个近卫军中士,可这对我竟然毫无用处!瞧我被弄到哪里来了?到了××团,到了靠近吉尔吉斯-卡伊萨克草原的一个偏僻要塞!……”我在安德列·卡尔洛维奇家吃了午饭,同桌的还有他的一个老副官。他的餐桌显示出一种德国式的严格节俭,因此我想,他害怕在他单身汉的餐桌边上时常看到一个多余客人,这就是他急忙把我打发到边境地区去的原因之一。第二天,我告别将军,向我的就任地点赶去。

下一章

复制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登录

加入书架

批注

保存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

logo

掌阅AI阅读助手

掌阅AI阅读助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量优质出版物融合,构建出卓越的语义理解、内容总结和信息抽取能力,意在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

知道了

26.90%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语音朗读

字体

笔记

  • 护眼

    翻页方式

    覆盖
    滑动

    行间距

字体选择

细字体

字体设置

系统默认

细字体

加粗字体

《大尉的女儿》

普希金

共18章
努力加载中...
目录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暂无划线,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批注,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书签
划线
批注
书签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大图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阅读原文
目录 共18章
00:00
00:00/
--:--
倍速: 1
定时播放
儒雅青年
倍数设置
重置
0.52.0
标准
1.0
定时播放
关闭定时
15分钟
30分钟
60分钟
90分钟
播完本集
语音朗读
儒雅青年
温柔淑女
阳光青年
小萝莉
智慧老者
慈爱姥姥
目录
共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