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关键词③:城郭、宫城与皇城

城郭之别:围起全民还是一小撮?

郭,《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释义为“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从聚落形态上看,郭是圈围起整个聚落的防御设施。郭有大城、郭城、外城、外郭城等不同的称呼。相对于外郭,城郭中的“城”又被称为小城、内城,指的是被圈围起的聚落的一部分空间。

那些被圈围起的部分聚落空间,往往具有特殊的功用。在早期都城遗址中,它们多为贵族或统治者所有,属于一般意义的宫殿区,所以这类封闭性区域也往往被称作宫城。城与郭的成熟形式,常见于社会复杂化之后的国家社会,最后形成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吴越春秋》)的国家形态下的都邑功能分区。

明代南京的内城外郭布局(据潘谷西 2009 改绘)

宫城与后起的皇城

小城、内城之类的名称,是从规模或空间位置的角度给出的命名,虽然模糊,但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而宫城的命名,则是从属性的角度给出的,意义明确但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使用时反而容易引发异议。如果一定要用宫城这一概念,就要考虑到它应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宫城即小城或内城,它包含了与宫室有关的各种建筑、手工业作坊等附属设施、贵族府第,甚至一般居民点和空地(苑囿)等;狭义的宫城则是指用宫墙围起的、含有宫殿区内主体建筑(一般为宗庙、寝殿所在)的大的院落。小城、内城、宫城在称谓上的混乱,由来已久且持续至今。如果稍加整合,内城(小城)可以定义为等于或包含宫城,相当于广义的宫城,在汉魏之后逐渐具有皇城的性质。至隋唐时期,以宫廷服务机构和朝廷办事机构为主的皇城区域正式被明确下来。

作为统治者权力中心之禁地不可能是开放的,所以不管有没有外郭城,都城里一定会包含带有圈围设施的封闭区域——“宫城”之类特殊的城。所以,即便是没有外郭城的都邑,也属于广义的城邑的范畴。

这里还有必要对另一个重要概念——“郭区”加以强调。夏、商、西周时期都邑的布局已经初步具备内城外郭的雏形,但一般没有外郭城城垣(详后)。当时的都邑遗址大都由宫殿区(宫城)及周围的广大郭区(含一般居民区、手工业作坊和墓地等)组成。早期城市中这种有松散的郭区而没有外郭城城垣的现象,在文献中也有迹可循。(许宏2016A)

西周都邑之一周原聚落分布态势(西周晚期)(湖北省博物馆 2014)

下一章

复制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登录

加入书架

批注

保存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有的都只是拼尽一生的力气去活着的人生,也许在生命的尽头,每个人都发现变成了自己不曾想…

logo

掌阅AI阅读助手

掌阅AI阅读助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海量优质出版物融合,构建出卓越的语义理解、内容总结和信息抽取能力,意在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使用知识。

知道了

7.39%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字体

笔记

  • 护眼

    翻页方式

    覆盖
    滑动

    行间距

字体选择

细字体

字体设置

系统默认

细字体

加粗字体

《城的中国史》

许宏

共76章
努力加载中...
目录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暂无划线,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批注,阅读页面长按可添加
暂无书签
划线
批注
书签
编辑
回复
删除
复制
取消
大图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