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旧址
位于南开区东马路 94 号


◎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旧址外观
» 建筑历史与风貌
基督教青年会是基督教新教的社会活动机构之一,也是国际性的宗教团体。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于 1895 年 12 月,由美国传教士来会理创办,是中国第一个城市基督教青年会。近代天津曾是基督教青年会在华总部所在地,也是基督教青年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1914 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在老城厢东马路建成新会所。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广泛接纳知识界人士为会员,包括教育家、医生、工商业者、银行家、高级职员等,而且不问是否信仰基督教,因此宗教色彩并不鲜明,而文化形象更加突出,加之其活动多具国际性与时尚性,客观上形成了以传播西方文化、娱乐活动为媒介的社交中心,对天津广大青年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建筑坐西朝东,三层砖木结构带半地下室,占地面积 1 000 m 2 ,建筑面积4 000 m 2 。立面采用横纵三段式划分,建筑平面呈正方形,正立面楼门入口处设高台阶,两侧饰双半圆立柱,门额上有“青年会”阳文字样,墙体以红色缸砖砌筑,平屋顶,四面出檐,檐口原有山花,门窗开阔,整体造型中西合璧。首层前厅宽敞,后部有室内篮球场和剧场。室内篮球场按国际标准设计,规范合理,四周筑环绕看台,曾举行过中国第一场篮球比赛。剧场曾举办关于奥运会演讲。二、三层设“德、智、体、群”等分部。曾为天津市少年宫,房间多辟为教室及活动室。现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第一批天津市革命文物。

◎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旧址正立面

◎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正立面测绘图
» 红色往事
学生爱国集会游行活动的集聚地
1919 年,在轰轰烈烈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和抵制日货运动中,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对天津人民和广大学生的爱国运动表示支持,多次为市民及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提供场所,成为群众组织爱国集会游行的集聚地。5 月 7 日,天津各校学生举行“五七”国耻
纪念集会和示威游行,从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出发,绕老城一周后回到天津基督教青年会。7 月 3 日至 4 日,天津基督教青年会育才学校借青年会礼堂演出新剧,所得捐款,悉数捐入天津学生联合会。8 月 31 日下午 4 时,学生演讲团为欢迎赴京请愿代表回津,自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前出发,赴各处演讲,并于 6 时赴新车站(北站),欢迎回津代表。10 月 2 日,天津各校学生 4 000 余人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集合赴省公署请愿。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还充分发挥其影响力,争取社会各种爱国力量,积极推动“五四”运动向纵深发展。著名爱国教育家、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成员马千里与学生一道,为救国奔走宣传、出谋划策,号召群众提倡工业、抵制日货,使广大市民深受感动。6 月 18 日,马千里凭借其在教育界的威望和社会活动能力被选为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同时担任“抵制日货委员会”的主席,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曾在演讲中大声疾呼:“今日成立斯会,原赖各界热心国事,惧中土之沦亡,然必须同心协力,相辅前进,无论何种党派或官僚派如何设法从中破坏,我等必竭力抵御之。”怀着坚定不移的决心,马千里终日不顾个人的安危,不计自己的得失,把全部精力投入了各界联合会的工作之中。
1920 年初,直隶省长曹锐和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对学生爱国运动采取高压政策,先后封查了天津各界联合会和学生联合会,周恩来、马千里、马骏等20 余人被捕。军阀当局的暴行激起了津门爱国人士的共同抵制和抗议。7 月,在被捕同志的坚决斗争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审判庭不得不宣布释放全体代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慰问团积极参与各界人士组织的庆祝活动,并为每位代表送上特制的纪念章,上刻“为国牺牲”,以表达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及广大社会同仁对周恩来、马千里等人爱国之举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