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地遗址
位于和平区长春道原普爱里 21 号(今欧乐百货所在地)


◎ 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地历史照片
»建筑历史与风貌
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以下称“中共天津地委”)成立于 1924 年 9 月,隶属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后改组为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简称北方区委),于方舟、李季达先后任委员长(后改称书记)。中共天津地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天津建立的第一个领导机关。
中共天津地委成立地所在的普爱里是由法国天主教会普爱堂于 1919 年投资建造,占地 4 432 ㎡,建筑面积 3 277 ㎡,每户建筑面积 59 ㎡,属于较低标准的新式里弄住宅。普爱里的主弄道贯通全里,是连接滨江道与长春道之间的街道。里弄内以近端式支弄联结 16 排住宅单体,由于支弄较短,故里内环境杂乱。普爱里全部为二层砖木结构联排式住宅,每个分户单元占用一个开间,平面布局紧凑,设有前、后院。户内以一层起居室为中心组织内部空间,设有卧室、厨房、厕所等,起居室后部设置楼梯,转角位置作扇形踏步。建筑外檐为红砖清水墙面,檐口和一、二层券窗间带有红砖图案点缀,双坡屋顶,大筒瓦屋面。该建筑于 1961 年辟为中国共产党天津建党纪念馆对外开放,1982 年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 年列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天津地委成立大会会场复原

◎普爱里正立面复原图

◎于方舟(1900—1927),河北宁河人(今属天津市)。“五四”运动中天津学界主要领导者,是进步青年团体新生社的发起人。1923 年入党,1924 年 9 月当选为中共天津地委委员长

◎ 江浩(1880—1931),河北玉田人。1920 年参加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1924 年 9 月当选为中共天津地委组织部主任

◎ 李锡九(1872—1952),河北安平人。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 年 9 月当选为中共天津地委宣传部主任
»红色往事
普爱里,党在天津的第一个领导机关
在中国共产党酝酿成立和创建初期,天津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如张太雷、江浩、李锡九、于方舟、于树德、安体诚、安幸生、李培良等人已经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批干部大都被派往外地开展工作,天津未能建立党的组织。1923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确定党在当时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国民革命运动。
1924 年 1 月,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召开了有中国共产党代表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经李大钊推荐,于树德、于方舟、江浩、李锡九等人作为北方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于树德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李大钊指示于方舟、江浩、李锡九等人返津后加紧筹建中共天津地方组织和国民党地方组织。于方舟等人回津后于 2月底在普爱里 17 号组建了国民党直隶省党部和天津市党部,于方舟、江浩、李锡九等人担任了国民党直隶省党部和天津市党部的主要领导人。在国民党地方组织的掩护下,于方舟等人秘密开展中共天津地方组织的筹建工作。
1924 年春,于树德等 5 名党员和候补党员成立了天津党小组。于树德任天津党小组组长,直属于中共北京区委,这就为中共天津地委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24 年 6 月,根据中共中央和青年团中央“关于党、团组织分开,经过审查将超龄团员尽量转入党组织”的精神,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 10 余名超龄团员陆续转为中共党员。这样,当时天津已有共产党员近 20 名,建立中共天津地方组织的条件基本成熟。
1924 年 9 月,天津全体共产党员在法租界 24 号路(今长春道)普爱里 21号(原 34 号)江浩家中举行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大会。江浩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和出色的革命家,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位像松柏那样长青的革命元老”。早在 1911 年辛亥革命之时,江浩与李锡九就曾在天津建立同盟会北方支部,往来于京津之间,组织反清武装斗争。民国成立后,又以直隶省议员、国会议员等身份,在北方从事革命活动。1922 年前后,江浩大女儿江韵清进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任体育老师。可以说,江浩对于天津的社会情况非常熟悉,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是天津的“老革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江浩从上海致信正在天津工作的女儿江韵清,让她在天津租一所小房子,最好在租界区,交通要方便,要有后门,便于秘密工作。根据父亲要求,经过一番挑选,江韵清最后选定法租界普爱里 21 号(原 34 号)。这栋小楼是一处里弄民居,一楼一院,前后两个门。里弄东面是新兴商业区,西面临近墙子河(今南京路),河对岸即是杂草丛生的老西开旷野,主弄道的南口是现在的滨江道,有绿牌电车通行,北口是今天的长春道,四通八达,一旦发生意外极易疏散。由于临近老西开教堂,又属教会房产,这一带的住户大多是天主教徒,江浩以参议员身份偕夫人刘玉莲和小女儿江汰清住在这里。人们都知道这里是参议院议员江浩的家,但实际上也是党在天津领导革命活动的战斗司令部。
中共天津地委成立大会讨论了党在天津的具体工作方针和行动纲领,选举于方舟为委员长,江浩为组织部主任,李锡九为宣传部主任。原中共天津小组组长于树德专门从事国民党北京执行部的工作。会议期间,江浩的爱人和小女儿以干家务活为掩护,在门口负责放哨。不久,中共天津地委增设农工部,主任为李培良。
中共天津地委的成立是中共天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天津近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此天津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更加有力的统一的领导核心。天津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至1926 年,中共天津地委领导下的党支部已发展到 24 个,党员发展到 450 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