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撰写这些论文历时十年,我需要感谢许多人和机构。本书中的诸多工作,得到了古根海姆奖学金、NEH奖学金和牛津万灵学院访问奖学金的支持。导论的写作得到了赫尔辛基世界发展经济研究所的支持,它为我的写作提供了幽静不受干扰的环境。布朗大学在本书筹备的最后阶段,慷慨地委派了一位助手协助我,在此我要感谢古典学系主任库尔特·拉夫劳布,这一切多亏了他。同样重要的是,布朗大学允许我参与哲学、古典学和比较文学三个系的工作,对这项跨学科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正如导论所述,本书中的思想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我要感谢以下老师,他们在我治学的早期阶段,就鼓励我继续对文学作品提出哲学性问题:马丽昂·斯特恩斯、马塞·梅尔基奥尔、伊迪丝·梅尔彻、塞思·贝纳德特。本研究课题正式始于美国哲学协会太平洋分部关于创作以“哲学与文学”为主题的论文邀请。这就是本书中最早的一篇论文《有瑕疵的水晶》的写作契机。理查德·沃尔海姆在会议上发表了精彩评论,随后牛津哲学学会的帕特里克·加德纳也给出了鼓舞人心的评论,这让我坚定了信念: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应被进一步追问。衷心感谢《新文学史》的编辑拉尔夫·科恩,他安排将这些交流发表在专门讨论“文学与道德哲学”的专刊上,并委托希拉里·普特南和科拉·戴蒙德发表补充性评论。自这项工作启动以来,科恩就以各种方式支持我——发表了三篇论文,委托撰写了其中两篇,并始终给予我真知灼见和鼓励。开始写作后,我参与了很多学术讨论会。我被邀请参加由托马斯·帕维尔组织的关于虚构的风格的学术会议,收获良多,这进一步推动了我在这些问题上的研究。之后应美国哲学协会(这次是东部分会)第二次邀请,我写下《“细微的体察”》一文,它得益于科拉·戴蒙德的一篇富有洞见的评论,她在此类论题上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写作非常重要。余下论文都是应期刊和杂志之约写就的。(在此,我要感谢波士顿地区古代哲学座谈会、斯坦福人文中心、亚里士多德学会、国家人文中心,劳伦斯·贝克尔、乔治·布洛斯、安东尼·卡斯卡迪、布赖恩·麦克劳克林和艾米莉·罗蒂。)在研究的收尾阶段,我有幸于耶鲁大学的卢斯研讨会上发言,我要感谢彼得·布鲁克斯和惠特尼人文中心的邀请及对有益讨论的促进。本书其他部分文章发表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瑞德-塔克威尔讲座,感谢其哲学系的热情款待。(参见文末致谢。)
许多特别要感激的人都已在相关篇章的注释中列出。但在此,除了上述提到的,我还要感谢几个人,他们在我研究的不同阶段,给予了我宝贵支持并同我进行过深入交流,他们是:朱莉娅·安纳斯、西塞拉·博克、斯坦利·卡维尔、丹尼斯·达顿、大卫·霍尔珀林、安东尼·普莱斯、希拉里·普特南、亨利·理查德森、克里斯托弗·罗、阿玛蒂亚·森。我还要感谢哈佛大学、韦尔斯利大学、布朗大学的诸多研究生和本科生,他们一同推动了思考,他们的评论、提问和论文,都是最有价值的洞见的来源。
在将这些论文集结成书的过程中,克里斯托弗·希尔德布兰特、乔纳森·罗宾斯和格温·琼斯给予我极大帮助。他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核对参考文献,把引文中亨利·詹姆斯的文本和页码与纽约版做了比对。盖尔·亚历克斯精准录入了几篇论文,露丝·安·惠滕提供了各种巧思和帮助。感谢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安吉拉·布莱克本和辛西娅·里德,感谢她们的高效、热情和明智建议。
本书一半的作者收入将捐给波士顿艾滋病行动委员会,另一半将捐给约翰·J.温克勒纪念信托基金。
瑞德-塔克威尔讲座,由爱丽丝·瑞德-塔克威尔捐给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一笔遗赠而设立。她在遗嘱中指出,信托基金的收入将用于设立并维系讲座,讲者的课程必须围绕人类不朽和相关话题。本书第一、二、六、七、十四和十五章的内容,曾于1989年发布在第四期瑞德-塔克威尔讲座中,其他内容在相关研讨会上提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