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直属上司抢了我的功劳,怎么办?
你遇到过直属上司抢下属的功劳这种事儿吗?
这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相当普遍的。让我们看几个小故事。
默默付出却未得到应有的认可
领导拿着一叠文件找到小刘,轻描淡写地说:小刘,抽时间把这些文件翻译成英文。明天上级来视察的时候要用。量也不大,看看今天能不能加个班做完。功劳少不了你的。
小刘本来计划按时回家陪孩子玩的。一听这话,赶紧接过文件忙活起来。这一忙就是大半夜……
第二天,领导在上级面前展示了翻译的成果。上级表示很满意,还特意指出翻译的很精准等等。听到这些,领导忙不迭地补充说:翻译到这个程度,花了他自己大量的心血。却只字未提小刘的付出。
项目成功,功劳却被上司独占
公司在做一个大的成本节省项目,由采购部牵头,同时包括财务、研发、生产、质量等等相关部门。采购VP亲自出马担任项目经理。
从规划到制定战略,再到层层把关,采购VP都是亲力亲为。项目执行层面上,采购经理Jason一直都是主力。不仅保质保量完成,而且力求多快好省。采购VP多次称赞Jason执行力强,对这个项目功不可没。其他部门也都全力支持这个项目。最后,项目圆满成功!
在项目表彰会上,作为项目负责人,采购VP受到了CEO的嘉奖。他很感慨地说:团队的贡献是巨大的。包括财务的Mary,质量的Ally,采购的Jason等等都为这个项目的成功付出很多。
Jason原以为采购VP会重点表扬他的贡献,因为项目执行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他都一一化险为夷。可是看这场面,上司风光无限,其他支持部门也被表扬了,自己却变得默默无闻,不免有些失落。
学术论文,署名权被上级霸占
Peter和几位同事受到上级的邀请,一起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上级(Frant)已经是业界大牛,颇有影响力。所以Peter和同事们一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Peter写了论文的大部分内容。
可是等到论文发表了,Peter发现署名里居然没有他,只有Frant一人。Peter顿时觉得很不爽。这篇论文他有贡献,凭什么只有上级的名字?他觉得是上级抢了他的功劳。
看完以上三个故事,请思考一个问题:下属的功劳,果真是上级抢了,还是下属自己想多了?是领导犯糊涂,还是人品有问题?
第一个故事中,上级明显抢了小刘的功劳。
第二个故事中,Jason在事后找到了采购VP,说出了他的心里话。采购VP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做出的贡献毋庸置疑!只不过在那个公开场合,对其他部门的同事表扬到位,有利于我们部门以后开展工作。希望这一点你可以理解。”
第三个故事中,Peter后来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上级邀请他们参与撰写这篇论文,就是为了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论文只署名一个人,是因为只有他的知名度才能让这篇文章更为广泛地传播起来。对于Peter和其他同事的感谢,他们的名字和贡献在论文的致谢部分确有提及。
所以你看,遇到事情,不要过早地下结论。
但是如果是碰到故事一中的上级,抢你的功劳没商量,该怎么办?
在你还认可你的上级的人品的前提下,有三个建议。
一、 委婉提醒 。
你可以提醒上级说:“那个想法受到了大领导的表扬,我也备受鼓舞!不过当时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还不太成熟,我要不要再把它优化一下,然后把细节汇报给大领导?”
二、 幽默化解 。
和上级半开玩笑说:“如果您把我的名字也写上,弄不好真的会增辉啊。因为我叫谢增辉。”
三、 以德服人 。
有机会当众汇报分享的时候,可以有意无意提到上级的名字。并列举他给予你的支持和理解的一些细节。领导大多很聪明,一点就明白了。
最后,分享一个畅销书作者吴军的故事。他在美国读书时,有一位导师每次在论文署名时,都会把曾经对这篇论文提供过帮助的人统统都写上。吴军老师问他导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导师说:“人要有感激之心。凡是帮助过他的人,他都会用这种方式表达感激。”
对于别人的帮助,我们应该抱有感激之心,并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来。这样的领导,才能赢得下属的尊重和信任。
职场心理学:安慰剂效应
一个人的信念和期望,对他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安慰剂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于某种治疗或干预的期望和信心,会影响到实际的疗效。 比如,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于对医生和药物的信任,而产生的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治愈的心理效应。
安慰剂效应在职场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上级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下属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提高下属的工作满意度和效率。同时,上级也应该注意,不要忽视下属的付出,对于他们的贡献应给予他们应有的认可和赞扬,以维护良好的工作关系和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