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什么是矩阵组织?如何在矩阵组织中生存?
你在工作中汇报给几个领导?
假如你的答案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且两位领导职能不同,甚至工作地点也不一致时,那么基本表明:你在矩阵式组织/管理中了。
假如我继续挖掘下去,并且假设你有两个领导。你的两个领导一个是实线汇报(solid-line reporting)关系,一个是虚线汇报(dotted-line reporting)关系吗?“实线汇报”是指你在他的团队里。你的组织关系、职能定位、工作分配、绩效考核等等都由他全权负责。“虚线汇报”是指和你有合作关系的汇报对象,比如某个你参与的项目经理,或者总部垂直业务部门的领导。他们偶尔也会参与你的绩效评估环节。你的“实线汇报”领导和“虚线汇报”领导相处得融洽吗?关于“是否融洽”,我得到的答案是一边倒的:“当然不”“这还用问!”“怎么可能”“你说呢?”“凑合吧”……
什么是矩阵式管理?
矩阵式管理是通过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模式。这样做的初衷是平衡企业运营中的权利,使各个部门的工作重点回到公司的整体效率上来,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消除部门的本位主义,更加有效地实施企业的战略目标。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在GE工作时,我担任影像类产品全球采购负责人。我的汇报关系是:直线汇报(纵向)给子系统全球采购领导,他在法国;虚线汇报(横向)给中国区采购领导,她在中国。
直线汇报,体现了我服务的是全球采购组织,这包括但不限于领导全球采购团队,制定全球采购战略,主导全球及跨区域项目等等。虚线汇报,则表明我也要为中国的采购业务做出贡献。比如领导中国采购团队,参与中国区的采购战略制定,开发、培养本地供应商成为全球供应商等等。彼时,这种矩阵式汇报关系的玄妙之处在于我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要追求效率,我就要不断推动产品采购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而当时,中国是最具竞争力的低成本国家。中国区的领导当然非常希望我能开发和培养更多的中国供应商成为世界级的供应商;
要追求公平,我就不能只关注中国,还要看其他低成本国家。我的直线领导每次谈到开发中国供应商,神情都会变得不安一些。几乎每次重大会议,都会跟我强调供应商多样性的重要性。这里的多样性,你们懂的。
对于绩效评估,是两位领导一同决定。至于他们之间的权重是7∶3还是6∶4我就不知道了。一个实际情况是,虽然我汇报给全球采购领导,但是我的工资是中国公司支付,当然这还涉及年终奖,年度调薪,培训机会等等。
而我们这些“全球的人”与本地的其他部门的关系可能更加微妙,任何“不端”的行为都有可能被他们贴上“他是‘全球的人’”的标签。“端”还是“不端”其实是就事论事,见仁见智的。
幸运的是,我的两个领导相处得非常融洽。不仅观点、结论一致,而且在不同的场合还常常互相提携。我也因此从中受益良多。
来谈谈我认为的矩阵式管理的优劣势
首先,矩阵式管理有三个优势。
一、能让企业充分利用资源。
在矩阵式管理中,人力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还是以我为例,我当时的角色既是全球采购负责人,也是中国区战略采购负责人。缺料的时候,追完全球追中国,追完中国追全球。研究表明:一般用这种管理模式的企业能比传统企业少用20%的员工。
二、能汇集资源和力量,让企业迅速解决问题。
还是我的经历,因为既管全球业务,又管中国业务,当任何一方出了问题,我都能较容易地在较短的时间内调配资源(比如短缺的物料,人手等等),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三、能让员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地的员工可以借助矩阵式管理到全球组织中发展,也可以到其他地区的组织中去历练,GE的术语叫“bubble assignment”,本质是一个干部培养项目。我本人非常受益于这个项目,两次被派到国外历练。
矩阵式管理有三个劣势。
一、“婆婆”太多让下属左右为难。
当你有一个以上领导,怎样周旋于他们之间是个很现实的课题。
二、决策链长可能导致效率不高。
如果你每次决策都需要矩阵中所有领导同意,决策效率低下。
三、兼顾公平和效率是个挑战。
矩阵组织管理好了是不疏不漏或者疏而不漏,管理不好则二者皆失。
如何在矩阵式组织中生存?
一、分清主次,关键时刻二选一。
对待一个以上领导必须有主有次。这里我想再次强调:职场中最重要的人是你的直接/直线领导。
二、避免选择困难症,鱼和熊掌我都要。
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既不能为了追求效率而有失偏颇,也不能为了追求公平而失去根基。
三、因为有价值,所以被需要。
打铁还需自身硬,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成为一个被实线汇报领导和虚线汇报领导都需要的人。
职场心理学:选择困难症
选择困难症,是指当人在面临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选择时,迟迟无法做出决定,或者无法正常做出令自己满意的选择。
在矩阵组织中工作的职场人最容易陷入选择困难症。他们可能不知道应该听实线汇报领导的还是虚线汇报领导的,应该选择公平还是选择效率。
为了摆脱选择困难症,我提供以下三个建议。首先,善用“80/20规则”。了解核心问题,解决主要矛盾。选择困难的心态通常是认为每个选择都很重要,但我们可以通过善用“80/20规则”来聚焦问题,减少可选项。
其次,成为快速行动派。思考太多会导致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少一些评估,快一些行动,才能消除做决策时的痛苦。必要的时候,可以请朋友帮忙做出决策。
最后,预测最坏的结果。选择困难的实质是害怕选择错误导致失败。通过预测最坏的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选择。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他的畅销书《你就是答案》中指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只有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才能算是真正活过。愿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愿力和能力,选得对、选得准、选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