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在一家新公司快速站住脚?
我的一位学员,之前担任采购经理,不带团队的那种,负责诸如订单管理、到货跟进等等采购的执行工作,管理经验相对不足。他即将加入一家小型公司,担任高级采购经理,领导一个5 ~ 7人的团队。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机遇,但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问我怎么能在一家新公司快速地站住脚,顺利度过试用期,甚至取得更好的成绩。
他的初步想法分为两个方面。
在公司内部:
1) 他准备与直属领导保持每周2 ~ 3次的沟通,了解领导的想法,重点解决领导关注的问题;
2) 同时与公司内部有业务往来的职能部门的中高层管理者建立良好关系,了解他们需要采购部支持的问题,并进行优先级排序,解决重要问题;
3) 多与下属沟通,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排序,解决重要问题。
在公司外部: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走访战略和重要的供应商,了解他们的现状和需要支持的地方。
我对他的想法表示肯定,并进一步展开建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宏观层面,我建议他要把握趋势,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关键在于根据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规划采购工作(因为他是高级采购经理)。
公司处于初创期时,即从0到1的阶段,企业关注生存,此时对采购的要求是快速、高效、低成本,速度为王,非关键物料能用即可。
公司进入发展期时,即从1到N的阶段,公司开始快速扩张,此时追求业务增量,对采购的要求是满足量上的需求,做好风险管理,确保供应连续性,同时建立初期制度流程和采购战略。
公司步入成熟期时,即从N到N+的阶段,公司业务稳健增长,此时关注稳中求进,不断巩固基础。对采购的要求是持续降本增效,完善制度流程,制定长期采购战略,培养中长期人才等。
公司进入转型期时,即后N阶段(Post-N),公司面临转型,此时关注稳中求变,对采购的要求是转变思维,尝试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等,支持公司转型。
在微观层面,我建议他把握三个要点: 读懂你的领导 , 搞定你的同事 , 管好你的下属 。
读懂你的领导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读不懂的结果是南辕北辙,或者弄巧成拙,后果很严重!要读懂领导,就得多和他们交流。作为新人,在开始阶段“早请示,晚汇报”也不为过。当然,这跟领导的性格和偏好有关系。有的领导更关注细节,在意掌控感,这时候早请示晚汇报没毛病。有的领导更关注大局,喜欢放权,这时候应该适当控制请示汇报的频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摸到领导的“脉”,你才是领导的“菜”。
关于沟通方式,大多数公司的领导,尤其是一把手都比较直接,所以想了解他们的需求,直接问就好了。当然,如果你有能力,就一定要让他们多做选择题,少做问答题。
搞定你的同事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要不就是你的内部客户,要不就是你的业务合作伙伴。作为一个新人,能否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是需要这些人的支持和帮助的。同时,因为你是一个新人,你的领导可能会根据你的同僚的一些反馈来对你做出判断。
管好你的下属 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他们为公司做出贡献,同时避免添乱。具体我给出三条建议。
一、找到痛点,解决问题
管理下属的第一步是找到他们面临的痛点,尤其是棘手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冲上去,把它解决掉。这些问题可能是组织的问题、流程的问题、人员的问题、工资福利的问题、供应商管理的问题、价格谈判的问题、争取资源的问题、为下属解决问题扫清障碍的问题等等。
二、赢得尊重,树立威信
帮助下属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你在逐步赢得下属对你的尊重和树立你自己的威信的过程。因为在这个时代,尊重和威信越来越无法自动获得。
三、施加影响,建立规则
在有了第一和第二点的铺垫之后,你可以通过多沟通来增强你的影响力,因为领导力的核心是影响力。同时,要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的规则。规则的最大益处是,通过标准化减少内耗,同时最大程度地保证输出的质量。
最后,如何识别和分析公司的发展阶段?
简单来说,可以通过公司的成立时间、融资情况和行业地位来判断。这三个元素可以有很多组合,简单来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创业期 :公司成立小于2年,融资处于天使轮到A轮,尚在摸索行业发展方向。
发展期 :公司成立2 ~ 4年,融资处于B轮到pre-IPO,逐步确立细分行业发展方向。
成熟期 :公司成立4 ~ 7年,完成IPO或成为行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转型期 :公司成立8年以上,面临激烈竞争,转型与否不再是选择题。
职场心理学:首因效应
当你进入一家新公司,大部分事物对你来说都是陌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取决于你如何在与领导、同僚和下属的互动中展现自己。
研究显示,人们更重视最初接触到的信息,并据此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和评价。后来的信息如果与最初印象不符,往往会被忽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
首因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们在初次交往中形成的印象,对今后的交往关系产生影响。 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印象 , 人们会更愿意接近他 , 也更容易了解他 , 这也会影响对他后续行为和表现的解读 。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就让人感到反感,即使不得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他冷淡,甚至可能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排斥。
因此,理解和运用好首因效应,能帮助你更好地在新公司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