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多层板的设计
3.3.1 4层板的设计
4层板通常包含2个信号层、1个电源层和1个接地层。推荐的4层板的叠层结构形式 [17,27-29] 如图3-8所示,可以采用均等间隔距离结构和不均等间隔结构形式。均等间隔距离结构的信号线条有较高阻抗,可以达到105~130Ω。不均等间隔结构的布线层的阻抗可以具体设计为期望的数值。紧贴的电源层和接地层具有退耦作用。如果电源层和接地层之间的间距增大,则电源层和接地层的层间退耦作用基本上不存在,因此在设计电路时需在信号层(顶层)安装退耦电容。在4层板中,使用了电源层和接地层参考平面,使信号层到参考平面的物理尺寸要比双层板的小很多,可以减小RF(射频)辐射能量。
在4层板中,源线条与回流路径间的距离还是太大,仍然无法对电路和线条所产生的RF电流进行通量对消设计。可以在信号层布放一条紧邻电源层的地线,提供一个RF回流电流的回流路径,以增强RF电流的通量对消能力。
图3-8 推荐的4层板的叠层结构形式
一个不均等间隔结构形式的4层板设计实例 [17] 如图3-9所示:顶层(第1层)为信号层,1oz铜,水平布线,布线层的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17in,间距为0.05in,阻抗为50Ω;第2层为接地层,1oz铜;第3层为电源层,1oz铜;底层(第4层)为信号层,1oz铜,垂直布线,布线层的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17in,间距为0.05in,阻抗为50Ω。
图3-9 一个不均等间隔结构形式的4层板设计实例
3.3.2 6层板的设计
6层板的叠层设计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推荐的6层板结构形式 [17,27-29] 如图3-10所示。3种不同结构的6层板叠层设计形式如表3-3所示。
图3-10 一些推荐的结构形式示意图
表3-3 3种不同结构的6层板叠层设计形式
1 .结构形式 1
如表3-3所示,结构形式1有4个布线层和两个参考平面。这种结构的电源平面和接地平面采用小间距的结构,可以提供较低的电源阻抗,这个低阻抗特性可以改善电源的退耦效果。顶层和底层是较差的布线层,不适宜布放任何对外部RF感应敏感的线条。靠近接地平面的第2层是最好的布线层,可以用来布放那些富含RF频谱能量的线条。在确保RF回流路径的条件下,也可以用第5层作为其他高风险布线的布线层。第1层和第2层、第5层和第6层应采用交叉布线。
2 .结构形式 2
如表3-3所示,结构形式2也有4个布线层和两个参考平面。这种结构的电源平面和接地平面之间有两个信号层,电源平面与接地平面之间不存在任何电源退耦作用。靠近接地平面的第3层是最好的布线层。第1层、第4层和第6层是可布线层。这种层间安排的布线层阻抗低,可以满足对信号完整性的一些要求。另外,参考平面层对RF能量向环境中的传播也有屏蔽作用。
3 .结构形式 3
如表3-3所示,结构形式3也有3个布线层和3个参考平面。当有太多的印制线条需要布放,但又无法安排4个布线层时,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将一个信号平面变成接地平面可以获得较低的传输线阻抗。这种结构的第2层和第3层电源平面和接地平面采用小间距的结构,可以提供较低的电源阻抗,这个低阻抗特性可以改善电源的退耦效果。在第3层和第5层之间的信号层(第4层)是最好的布线层,时钟等高风险线条必须布在第4层,这一层在构造上形成同轴传输线结构,可以保证信号完整性和对EMI能量进行抑制。底层是次好的布线层。顶层是可布线层。
一个不均等间隔结构形式的6层板设计实例 [ 17 ] 如图3-11所示。顶层(第1层)为信号层,1oz铜,水平布线,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08in,间距为0.025in,阻抗为50Ω;第2层为接地层,1oz铜;第3层为信号层,1oz铜,垂直布线,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065in,间距为0.025in,阻抗为50Ω(偏移带状线);第4层为信号层,1oz铜,水平布线,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065in,间距为0.025in,阻抗为50Ω(偏移带状线);第5层为电源层,1oz铜;底层(第6层)为信号层,1oz铜,垂直布线,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08in,间距为0.025in,阻抗为50Ω。
图3-11 一个不均等间隔结构形式的6层板设计实例
3.3.3 8层板的设计
8层板的叠层设计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两种常用不同结构的8层板叠层设计形式 [17,27-29] 如表3-4所示。
表3-4 两种常用不同结构的8层板叠层设计形式
1 .结构形式 1
如表3-4所示,结构形式1有6个布线层和2个参考平面。这种叠层结构的电源退耦特性很差,EMI的抑制效果较差。顶层和底层是EMI特性很差的布线层。紧靠第3层(接地层)的第2层和第4层是时钟线的最好布线层,应采用交叉布线。紧靠第6层(电源层)的第5层和第7层是可接受的布线层。埋入式的微带线层产生的辐射低于带状线经跳线传输产生的RF辐射。经跳线传输RF能量时,可以造成EMI辐射。
2 .结构形式 2
如表3-4所示,结构形式2有4个布线层和4个参考平面。这种叠层结构的信号完整性和EMC特性都是最好的,可以获得最佳的退耦功能和强的通量对消作用。顶层和底层是EMI可布线层。在第5层(电源层)和第7层(接地层)之间的第6层是时钟线的最好布线层。在第2层(接地层)和第4层(接地层)之间的第3层是时钟线的最佳布线层。第3层和第6层几乎具有相同的阻抗,这2层都具有最佳的信号完整性和RF通量对消特性。在第4层(接地层)和第5层(电源层)的接地平面/电源平面采用小间距的结构,可以提供较低的电源阻抗,可以改善电源的退耦效果。在第2层(接地层)和第7层(接地层)的接地平面可以作为RF回流层。
应注意的是这种叠层结构存在多种阻抗值,在微带线层和带状线层跳层时,会对信号的完整性造成伤害。
3 .其他结构形式
其他结构形式的8层板叠层设计形式 [17,27-29] 如表3-5所示。
表3-5 其他结构形式的8层板叠层设计形式
3.3.4 10层板的设计
10层板的叠层设计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两种不同结构的10层板叠层设计形式 [17,27-29] 如表3-6所示。根据前面对6层和8层板的层间安排的一些讨论,对于10层或更多层的PCB的叠层设计也可以采用同样的原理进行安排。采用的PCB的层数越多,越要注意布线层与参考平面(零平面)的位置关系。多个参考平面的设置会使线条阻抗控制更容易,RF通量对消特性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对于高速数字电路的PCB,应使接地平面和电源平面直接相邻,使用额外的接地平面而不是电源平面来隔离布线层。
表3-6 两种不同结构的10层板叠层设计形式
1 . 结构形式 1
如表3-6所示,结构形式1有6个布线层和4个参考平面。顶层和底层是较好的布线层。最好的布线层是紧靠接地平面的第3层、第4层和第5层,可作为时钟等布线层。紧靠电源平面的第7层是可布线层。在第5层(接地层)和第6层(电源层)的接地平面和电源平面采用小间距的结构,可以提供较低的电源阻抗,改善电源的退耦效果。
2 .结构形式 2
如表3-6所示,结构形式2有6个布线层和4个参考平面。顶层和底层是较差的布线层。紧靠电源平面的第2层和第9层是可布线层。在两个接地平面,第4层和第7层之间的布线层(第5层和第6层)是最好的布线层,可作为时钟等布线层。在第4层(接地层)和第3层(+3.3V电源层),以及第7层(接地层)和第8层(+5V电源层)的接地平面/电源平面采用小间距的结构,可以提供较低的电源阻抗,改善电源的退耦效果。
一个不均等间隔结构形式的10层板设计实例 [ 17 ] 如图3-12所示。图中,顶层(第1层)为信号层,1oz铜,水平布线,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18in,间距为0.050in,阻抗为50Ω(微带线);第2层为信号层,1oz铜,垂直布线,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07in,间距为0.025in,阻抗为50Ω(嵌入式微带线);第3层为接地层,1oz铜;第4层为信号层,1oz铜,水平布线,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06in,间距为0.025in,阻抗为50Ω(偏移带状线);第5层为信号层,1oz铜,垂直布线,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11in,间距为0.050in,阻抗为50Ω(偏移带状线);第6层为信号层,1oz铜,水平布线,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11in,间距为0.050in,阻抗为50Ω(偏移带状线);第7层为信号层,1oz铜,垂直布线,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06in,间距为0.025in,阻抗为50Ω(偏移带状线);第8层为电源层,1oz铜;第9层为信号层,1oz铜,水平布线,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07in,间距为0.025in,阻抗为50Ω(嵌入式微带线);第10层为信号层,1oz铜,垂直布线,阻抗可控,线条宽度为0.018in,间距为0.050in,阻抗为50Ω(嵌入式微带线)。
图3-12 一个不均等间隔结构形式的10层板设计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