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41年4月,随团南下华中完成坚持皖东北根据地斗争任务,到苏北归建不久的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一营二连(以下简称“大胡庄连”),奉命在淮安县(现淮安区)钦工、顺河、茭陵一带执行游动警戒任务。26日凌晨,在苏嘴镇(原茭陵乡)大胡庄小西场遭到由日军联队长率领的驻淮阴、涟水日伪军八九百人
的突然包围袭击。
面对人员数量、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突然而至的敌人,“大胡庄连”指战员无所畏惧、奋起抗击、英勇顽强、前仆后继,依托圩沟、院墙、猪圈、窗台等地形地物,沉着灵活地打击敌人,弹药打光了就和敌人拼刺(刀)肉搏,先后打退敌人数次进攻。穷凶极恶的敌人在进攻中使用了重机枪、步兵炮,进攻受挫还发射了毒气弹、燃烧弹。危急时刻,“大胡庄连”指战员有的冲入敌群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有的抱着敌人滚进火海……经激战十小时,“大胡庄连”打死打伤日伪军一百余人,全连除一名战士被毒气熏倒在战友遗体下的血泊中得以幸存外,其余82人(包括副营长巩殿坤)全部壮烈牺牲。最后牺牲的几名重伤员宁死不屈,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被敌人捆在树棒上放在山芋窖坑口活活烧死,以身殉国。
大胡庄战斗惨烈至极,英烈雄风令天地惊怵。“大胡庄连”的壮举,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畏强暴、敢于同一切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和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黄克诚同志生前评价说:这样壮烈牺牲的事迹在全军都是少有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大胡庄战斗”和大胡庄战斗中牺牲的八十二英烈长期鲜为人知、默默无闻。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胡庄战斗八十二英烈牺牲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不忘初心、开创未来,为传承、弘扬大胡庄连战斗精神,为给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新鲜、有力的正能量,特编此书。
编 者 二〇二一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