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区分事实和虚构
批判性思维故事汇
1998年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讲述了一位女子为了让年迈体弱的父亲不用冒着生命危险上战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迪士尼版《花木兰》中的一些歌曲描述了木兰如何冲破父权社会中刻板印象的束缚,寻找和展示真正的自我。这部电影颂扬了重视独立和个性的美国世界观,在美国人中深受欢迎。然而,当它引进中国时,中国观众深感困惑,这个源于中国本土故事的电影在中国反响平平,这种现象格外引人深思。
在喜欢追求确定性的人眼中,生活处处让人震惊。
——我的姨妈、伦理与宗教学教授 琼·奥康纳
“她怎么还相信那些?我都把事实摆在她眼前了!”
“这不是真的。她心存偏见。”
“每个人都有权坚持自己的看法。”
“如果一个人是这样,那么所有人都应该是这样。”
“我有证据!”
“老天是这么说的。”
“他别有用心。”
“客观地说,那根本就是条假消息。”
“我当然知道,因为我就在现场。”
“你心怀成见!”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你肯定用过社交媒体吧?人们总是会在上面抛出一些类似的句子,想要一举终结对话。为什么我们会想要阻止对方讲话?为什么我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赞同?阻止立场不同的人发表意见,希望自己才是对的,这种对正确的本能需求究竟从何而来?
渴望掌握正确观点,这背后的动机是对一致性的追求。我们偏爱相同带来的确定感,厌恶差异导致的不适感。老实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追求一致性,但现在,它已经给我们造成了难以摆脱的困扰。这一切都始于一个小小的实验。接下来,我将简略地向你讲述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全球公共教育发展史(请注意,这并非完备的历史),告诉你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人类项目之一——全民教育引发了哪些意料之外的后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提出了一个光明灿烂的愿景:把所有人都送进学校,从头戴王冠、手持权杖的皇室贵胄,到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再到普通人,无一例外。这个愿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它无法获得所有人的支持。殖民者和奴隶主们不惜气力,阻挠被他们压迫剥削的人接受教育。许多当权者认为教女孩读书、写字不过是浪费时间,残疾人也同样被学校拒之门外。
1635年,美洲殖民地上开设了第一所由税收资助的免费公立学校。又过了一个多世纪,托马斯·杰斐逊提出了在独立战争结束后建立一个广泛的公立学校体系的主张。1837年,第一个州教育委员会在马萨诸塞州成立。大约同一时间,为了减少对童工的使用和压榨,欧洲的儿童权益倡导者奔走呼吁,希望建立一个由税收支持的覆盖广泛的教育体系。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现代公共教育逐渐扩展到了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大陆。虽然如此,但要真正保证每个人(无论种族、性别、能力和阶级)都享有平等的接受公共教育的权利,我们仍然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直到今天,争取教育公平的斗争仍在继续。
让学习阅读、写作、算术不再是精英阶层的特权,这曾经是对完美的公立教育体制的畅想,而到了20世纪末,这已经成了全球社会的共识。人们普遍认为,每一个孩子,无论他生活在世界上的哪个地方,无论他的出身背景如何、宗教信仰是什么,都应该具备基本的语言和数学素养,对历史和科学领域也应当有所了解。面向大众的公共教育体系是基于一套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这套模式旨在为蓬勃发展的工业革命输送称职的工人,发展到现代,学校的使命就是教授儿童知识,让他们能够投身到今天的科技革命之中。
为此,政府将教育变成了一个机械化的过程,创造了一个有稳定预期和可靠产出的系统。现在,这种改变的结果已经显而易见,看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多么令人惊讶吧!从各个领域的标准化部件到医疗护理的标准化操作,从覆盖各大洲的物流系统到养活了几十亿人的农业产业,从通用计算机技术到太空旅行和全球通信,无论你身处英国伯明翰还是印度孟买,都能看到人类已经将早期全民教育倡导者最为疯狂的幻想变为现实,他们的目标在今天看来甚至有些保守了。简言之,我们成功地为数十亿人提供了公共教育,借助知识的力量,我们共同建造了一个全民共享的现实世界。历史上有过比这更成功的人类项目吗?我认为没有。
要从这种世界性的教育实践中获益,保持一致至关重要。我们对研究进行了整合,以便实现共同进步和规模扩大。我们擅长创造工具,化异为同——从变压器到测量单位,都是这样的工具。各国之间的差异被纳入精心设计的等价体系,以实现最大限度上的互换。我们用批量生产的商品和标准化的服务取代了手工技艺,又把生产出来的海量产品有条不紊地输送到各地,这的确是20世纪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之一。如果你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非常了不起,无论你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看到教育的力量在发挥作用。为了达到这种结果和目标的高度一致,全球的学校在教学设计上都非常相似,传统的基础教育课堂都是为一致性教育而服务的。我们相信,如果所有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人类将最终实现相互理解,并共同致力于推动全球的和平与繁荣发展。
但是,唉,这个希望很快就幻灭了。20世纪给我们上了一课,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是有局限的。爱因斯坦揭示了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甚至连时间的流逝速度都不是恒定的,这着实让我们大吃一惊,打破了我们对物理定律不变的信念。我们开始怀疑,那些我们曾经坚信不疑的事实究竟有多少是完全可靠的。我们意识到,知晓如何做某事并不意味着应该去做,知识的增加并不一定带来道德或伦理方面的进步,没有根据的偏见妨碍了我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知道思考什么和知道如何思考是不同的。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因其预言性的社会评论而遭到暗杀,他曾这样说过:“教育的功用是教会一个人如何深入地思考,如何批判性地思考。真正的教育当以培养智慧和品格为目标。”因此,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引导孩子们明辨是非,让他们认识到知识对道德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背诵一大堆事实来应付考试。
每个研究领域都如同一条湍急的小溪,你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个地方。当然,有些核心实践和基础原则在研究中扮演着基石的角色,但你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几个世纪以来,这些实践和原则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曾经有一段时间,人类连代表“零”的数字都没有!所有的理解都只是暂时的,再切实有用的理解也是如此。任何被你当作事实接受的事物,都很可能受过他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做出的审视。我们要质疑对事实的运用,我们还要质疑事实本身!哪怕我们就某件事情的真实性达成了共识,我们对它的感受也可能截然不同。我们一致认为外面正在下雨,但有人因此感到开心,有人为此烦恼。
博士生们仍在孜孜不倦地撰写论文,探讨已经有许多人研究过的主题,探寻被忽略的缺陷、潜藏的细微差别或可能存在的突破性见解。一个宗教包含数不清的派别,它们之间的差别可能就在于对某条教义的解释。政党分裂成大大小小的派系,这些派系推行同一套理念,但具体定义千差万别。科学研究一再证明,每一次发现都会引出一个值得探索终生的新谜团,或者引发某种意料之外的危险后果(比如核裂变)。
当你认为自己对某事很有把握时,这个世界上肯定还有其他人用同样的概念来表示完全不同的意思,甚至国家、学校、爱、重力、健康这样的基本概念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阐释和定义。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任何确定的事物可作依凭,而是说,要进行有洞察力的思考,我们需要认识到所有事实都存在于特定的背景之中。教育应该与俄罗斯套娃类似,让孩子们认识到每一个事实都嵌套在其他事实中,其大小和形状都会受到后者的影响,仅仅学会一套正确答案是没有用的。
保持谦逊,用亲密感代替确定性
确定性可以用亲密感来代替,也就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与知识建立起更具深度的情感连接,就像是对一个研究领域越来越有亲切感,渴望接近它,渴望了解它令人着迷的结构和不可避免的缺陷。这意味着我们要广泛听取各种意见,无论是热情的支持还是严厉的批评。亲密感让人对学科的内在价值产生迷恋,想要努力维护这种内在价值。每一门学问中都有难以理解和神秘莫测的东西,学习中的亲密感意味着与学科建立持续的关系,允许其发展变化,而这就要求我们保持谦逊。知晓一切只是一种妄想。
什么?你不相信?那我就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你或许认为自己能够流畅地阅读,但如果我把一种陌生的语言文字放在你面前,你就会突然感觉自己的阅读能力消失了。即使在使用母语时,你也可能发现不认识的词语会阻碍自己的阅读。你可能看不懂学术期刊上的医学文章,因为里面有许多你不熟悉的专业术语。在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时,大多数使用现代英语的人都会感到有些困难。通晓任何学科都是不可能的,终身学习所追求的应该是不断建立更深入的联系,而非达到某个确定的程度。
当然,事实的确存在,但它并非存在于真空之中。事实要经人讲述,而人必定处于某个背景之中,正是这些背景构成的不同参照系,最终导致我们都陷入过令人疲惫的争论中。我们认为自己在分享事实,而事实上我们分享的只是对事实的诠释。不确定性会让人感到危险或兴奋。在刚开始学习滑雪时,你会选择坡度平缓的初学者滑道。随着水平的提高,你会开始尝试难度更高的滑道,然后学会新的平衡技巧、更高效率的腿部发力方式和快速的摆臀动作。当你试图用不够纯熟的技术去应付太过陡峭的坡道时,危险就会降临。
在探索一个新领域时,学生们也应该从初学者滑道开始:
·确定自己目前与该领域的关系。
·了解该领域的事实性知识。
·学习使用该领域的工具。
·结识在该领域中倾注了毕生精力的专家。
·了解当今世界上关于该领域的最广泛共识。
接下来,学生们已经准备好尝试更陡峭的滑道,运用批判性思维了:
·收集对该领域发展的反对意见。
·收集与现有的解释不完全相符的证据。
·认识到该领域发展对道德和伦理的挑战。
·了解该领域对相邻学科的影响。
·了解该领域对当前现实的影响。
如今,考虑到互联网传播信息(图表、数据、图像和引语)的速度之快,人们操纵信息的能力之强,任何人都可能被引上一条陡峭而崎岖的道路,最终滑向阴谋论和错误结论。在引导孩子们踏上批判性思维的初学者滑道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些重要的术语。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这些术语将在思维的山坡上反复出现,就像你在滑雪场上总会听到有人说“猫跳”、“冰面”和“粉雪”一样。
掌握术语,开启批判性思维之旅
下面的这10个术语每一个都有着丰富的含义,因此很有可能造成误解。在阅读本章的剩余内容之前,我想请你先在每个术语身上花费两分钟,写下你对它们的看法(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你也可以挑选其中一部分术语来做这个练习)。拿出一张纸,横放在面前,用它折出8个同样大小的格子,在每个格子的顶端写一个术语,剩下的两个可以写在背面。用计时器计时,一个术语两分钟。在这两分钟里,写下你对术语的定义和疑问,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些术语的呢?在大学授课时,我会要求学生做同样的练习。这些术语会在后续的讨论中反复出现,因此,在使用它们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每个人对它们的原始印象。这个练习可以让你意识到自己对这些术语有哪些先入为主的理解。
现在就来做一下这个练习吧!你可以让你的孩子和爱人也来试一试,还可以通过电话或短信与兄弟姐妹或好友一起对这些术语进行讨论,尽可能地收集各种看法。你对这些术语的思考越深入,收获就会越多!
·事实
·诠释
·证据
·视角
·观点
·偏见
·偏差
·信念
·故事
·世界观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对这些术语的定义吧!在阅读本书接下来的内容时,你可以继续把纸、笔放在手边,随时写下自己的想法。
事实
“事实是不容改变的东西。”这句广为人知的谚语通常被认为出自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之口。他的确说过这句话,但事实上他是引用了法国人阿兰-勒内·勒萨日(Alain-René Lesage)的一句名言。我们对这句话出处的判断不能算错,但还需要在事实层面进行进一步的审视,这是不是出乎你的意料?那么“事实是不容改变的东西”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口中的“事实”就是那些无法改变、无可争议的信息。
例如:
·水在212华氏度或100摄氏度时沸腾。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于1838年9月3日乘火车逃离了奴隶制。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英语单词“business”可以用作量词,用来描述一群雪貂。(我打赌你不知道这一点!)
·人体循环系统的血管总长度可达约100 000千米,是地球周长的约2.5倍。(令人震惊!)
·印度有19 569种语言和方言,其中22种是官方语言。(难以置信!)
·7世纪到13世纪,加纳是非洲大陆上的一个庞大帝国。
事实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非可能性或诠释,事实可以被反复验证。科学和数学领域尤其注重事实,研究者会收集数据、使用测量工具或采用经过验证的研究方法来确定事实。事实不讲故事,不提供道德或伦理指导,也无关乎你的宗教信仰、政治立场、教育背景,然而,大多数人都想将事实和自己联系起来。我们很少满足于只是陈述事实而不提出观点,我们总是想要对事实加以解释!
诠释
下面,我们来看看“诠释”。哲学、历史学、文学和政治学倾向于对事实加以提炼和诠释,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在试着从我们给出的诠释中找出事实时常常会感到困惑。以下是两条关于轰炸广岛的评论:
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是美国的一项不正当的战争行为。
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是美国的一项必要的战争行为。
其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原子弹是使用的炸弹种类,1945年8月6日是投下炸弹的时间,广岛是被摧毁的城市)。第一条评论断言,投下炸弹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这就是对事实的诠释,是由讲故事的人讲述的故事(参见第1章内容)。第二条评论对同样的事实做出了不同的诠释,用“必要”的行为来描述这次轰炸。教科书中的不同观点会让孩子们对这一事实产生截然不同的印象,但是,任何一种评论都不会改变事实的真实性。你可以满足于事实本身,也可以对它做出诠释,但在阅读和学习时,把事实和诠释区分开是很重要的。(做一做本章末尾的练习,帮助你的孩子将二者区分开来。)
教科书中写满了权威结论,但缺乏论证过程,这是它难以避免的一大缺陷。在对一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或回答论述题时,学生们会将教科书中的诠释(有时不易察觉,有时则显而易见)视为事实,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训练他们将二者区分开来。学会从多个视角审视同一信息也可以避免将事实与诠释混为一谈。
证据
证据不仅在律政题材的电视剧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自然科学、历史、政治、法律,甚至文学等领域的研究中也同样不可或缺。证据是一种原材料,学生们可以从中提取事实,用于支持相关的诠释。哪些信息能被视作证据?资料和研究数据是两种最常见的证据类型。一手的原始资料包括各种各样的实物和文字记录,例如器物、绘画、考古现场、文件(信件、条约、记录、日记、手稿、演讲稿、报纸)、电影和直接目击者的叙述。二手资料是指那些对原始资料的评论,比如引用了研究报告的报纸文章、讲述某个历史时代事件的教科书,以及对文学作品的评论。我们可以根据资料的可靠性,多个版本间的一致性,作者、创建者、证人的可信度等对其进行评估。证据也可以来自研究数据。以原始形式发布的研究没有经过诠释,研究者对研究做出解释也就是在诠释数据。这同样适用于司法领域,在法庭上,法官会对被用作审判证据的数据做出诠释。由此可见,证据就是我们认为能够对一个主张或论断提供支持的事实。
视角
采取一种视角是指我们在集齐了目前能够找到的所有事实、证据和诠释之后,开始在某个特定的参考系中审视问题。我们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我是谁”“我知道什么”“我读过哪些书,做过哪些研究”——这些都是会对我们的思考产生影响的因素。关于视角,格伦·帕里(Glenn Parry)在其作品《原始思维》( Original Thinking )中提出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观点,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帕里认为,对个人观察角度(视角)的重视始于数百年前的艺术领域,文艺复兴时期发生了一次颠覆性的变革,他解释说:“任何一名学艺术的学生都知道,透视法是一种绘画手法,视线从眼睛这个单点出发向远处发散。离观察者越近的物体看起来越大,显得越重要;越远的物体看上去越小,显得越不重要。”在这种绘画手法中,个人的感知被置于核心位置。
帕里进一步指出,这场艺术革命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透视法出现之后,人类的视角和意识从其他事物中分离了出来,人类成了这个世界的超然观察者,世界在人类眼中不再梦幻神秘,不再难以捉摸;在透视法出现之前,人类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无法与其分离。”自此,人类扮演起了分析师的角色,使用各种方法探索、检验、了解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在其中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视角——这种在绘画中被称为“透视”的工具改变了我们所关注的重点。
视角赋予了我们“超然观察者”的自我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自信地将自己视作看待问题的权威,而不去考虑这个世界在别人眼中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在其开创性著作《总观效应》( The Overview Effect )中,弗兰克·怀特(Frank White)阐述了随着观察位置的改变,视角是如何发生变化或彻底改变的。在踏上太空旅行之前,我们对地球的观察仅限于眼见的地面是平坦的,脚踩的大地是坚实的。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告诉我们地球是圆的,但在地球上的生活经验无法直接传达给我们这一信息。宇航员逃离大气层,从太空中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拍摄下如蓝色弹珠一样的人类家园,证实了科学家们的推断。这时,宇航员的视角(观察和认知地球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执行阿波罗11号飞行任务的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对这种变化进行了描述:“真正让我惊讶的是,它(地球)看上去那么脆弱。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不知道,我至今也不知道,我只是有一种感觉,它很小,很明亮,很美丽,它是我们的家园,它很脆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颗壮丽的行星便会显得脆弱不堪,由此可见,视角只是在某一时刻拍下的快照,它容纳的信息有限,并且会让近处的东西看起来比远处或视野中没有出现的东西大得多。视角与“看”这个动作密不可分——“你看到了什么”“你是如何看到的”“你为什么会这样看”,以及“你还没有看到什么”全都与视角有关。
观点、偏见和偏差
观点和偏差是不一样的。经过反复斟酌的观点是你在参考了不同的视角、核查了相关研究之后得出的暂时性结论,是你对数据进行诠释之后做出的声明,是基于事实的判断。许多人只表达了偏见和偏差,却称其为观点,事实上,这些都不是观点。
偏见不是建立在数据之上的,它是基于错误的假设(通常是某种刻板印象)得出的,例如“男孩喜欢玩泥巴,女孩不喜欢”。要形成一个合理的观点,需要将多名儿童置于多种环境中,研究他们对玩泥巴的态度,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对事实的诠释得出结论。
偏差出现在我们用自己的经验作为观点的参照点时。例如,如果你问我玩泥巴和儿童性别之间的关系,我会马上开始给你讲我那5个孩子的情况。我的儿子和女儿都喜欢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我没少为这件事烦心,所以我倾向于认为不管哪个性别的小孩都会像我的孩子一样喜欢玩泥巴——这就是我的偏差。每个人都会受偏差的影响,只要你是血肉之躯,偏差就是不可避免的。意识到自己存在偏差是迈向自我觉察的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一步。如果能够意识到偏见和偏差的存在,我们就可以在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开自己的偏差之后对面前的信息加以思考。教育的一大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在存在偏见和偏差的情况下形成良好的观点,这也正是这本书的目标之一。
下次有人对你说“这只是我的观点”时,记得询问他们的依据是什么,确定他们提出的到底是一种观点,还是偏见或偏差。如果他们提到了刻板印象或个人经历,那他们提出的就不是一个观点,明白了吗?我知道你现在要去做什么!你正准备打开社交媒体评论区,敲击键盘,我猜得没错吧?
信念
信念不同于观点、偏见或偏差,信念是一种由宗教、身份和文化塑造的认知。信念不依赖于证据,而是源自我们自己的一系列想法。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之前发生的一件事就是一个关于信念冲突的例子。这场冲突始于新型恩菲尔德步枪子弹的引进。在使用这种子弹时,英国军队中信仰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印度士兵需要用牙齿咬开包装纸,将火药倒进步枪,但有传言说,这种子弹的包装纸里涂的润滑油是猪油和牛油。结果,穆斯林拒绝给他们的枪上膛,因为他们认为吃猪肉制品是一种禁忌;印度教徒也拒绝使用这种子弹,他们认为牛是神圣的,因此不能吃牛肉制品。英国人不能理解印度士兵的想法,他们有自己的信念——士兵不能违抗上级军官的命令,于是,军事法庭以不服从命令为由对印度士兵进行审判,士兵们被判处监禁并服苦役。尽管这并非导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唯一原因,但这次信念冲突依然被许多人认为是起义的导火索。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会感觉相比观点,信念与自我的关系更为密切。信念也更为敏感,信仰、理性、文化、个人观念和群体身份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常见的信念包括我们如何看待宗教文本,吃东西时遵循什么准则,推崇什么样的道德标准,以及对盟友和对手的看法是什么。许多最激烈的争论都源于信念的不同。信念根深蒂固,往往处于支配地位。我们会收集事实来支持自己的信念,回避与自己的信念相悖的证据。要推翻一个信念,通常需要足够令人信服的理由(详见第二部分)。信念可以抵抗与之相矛盾的事实。
故事
在涉及批判性思维的语境中,“故事”指的并不是小说或图画书。人们会把事实和经验、理性和逻辑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故事,以确立自身的地位。故事是一种虚构或叙事,人们创造故事,是为了将相互交织的数据、观点、信念和视角整合在一起,对眼前的现实加以解释。在传统文化中,叙事是各个群体用来捕捉真理的最有力工具。在现代文化中,人们经常盲目地认为科学和数据是绝对客观的,而忘记了专家们总是会将研究置于故事当中。即使在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理解信息的方式也是由整个文化认可的更为宏观的“故事”决定的。许多现代的非虚构类作品(例如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吉姆·柯林斯、布琳·布朗和伊莎贝尔·威尔克森的作品)都有着更为宏观的故事背景,这本书也不例外。
要想了解故事是如何在我们的文化中发挥作用的,我们可以看一看各种减肥方法的宣传。在宣传每一种减肥方法时,人们都会举出一些研究,展示特定的饮食搭配如何有利于减轻体重,话虽如此,但他们不会仅仅计算摄入和消耗的热量,还常常会通过关于健康和美丽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饮食方案的好处。找出诠释中的“故事情节”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故事讲述者的目的。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故事在批判性思维中起到的作用。
世界观
批判性思维词汇表中的最后一个术语是“世界观”。顾名思义,“世界观”指的就是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世界观比单纯的视角范围更广,视角是某个时间点拍的一张快照,而世界观包含了你知道和不知道的全部内容。当你接收新的信息时,世界观常常充当着一个无意识的过滤器,它难以被察觉,因为它就像皮肤一样,是一层存在感很弱的保护层,让你的思想能够在与其他人的思想进行碰撞时保持独立。世界观决定了你如何理解每一次互动、每一个数据以及每一个不符合预期的小插曲。
关于世界观的冲突,我最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1998年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女子为了让年迈体弱的父亲不用冒着生命危险上战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迪士尼版《花木兰》中的一些歌曲描述了木兰如何冲破父权社会中刻板印象的束缚,寻找和展示真正的自我。这部电影颂扬了重视独立和个性的美国世界观,在美国人中深受欢迎。然而,当它引进中国时,中国观众深感困惑,因为《花木兰》是中国的故事,描绘的是一个孝顺父母、勇担家国重任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鉴于这个故事起源于中国,电影在中国的反响平平格外引人深思,但失败的原因并不神秘:这个改编的版本迎合了美国人的世界观。
秉持学术态度,为不同的观点留出余地
现在,这些术语看起来都清晰易懂,但假如有一天,你与自己身边的人对同一个问题有了不同的看法,继而陷入争论,你就会开始疑惑对方只是单纯地表现出了偏差,还是在阐述一种观点,又或者说出了一些你不想听到的事实。
然而,在教育中,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好奇。我们需要告诉孩子和自己,要保持好奇,不要有防御心理。好消息是,在参与学术活动时,孩子可以放心大胆地探索和思考。只要秉持着学术性的态度,孩子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学习者的任务不是在每次遇到新观点时都做出判断,换句话说,在书中读到相反的观点不会对任何人的忠诚构成挑战。阅读不是投票,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让视线在纸张或屏幕上移动,仅此而已。
学术态度是指:
·做一名旁观者。
·了解作者有自己的观点,了解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
·允许这个观点与你目前的观点共存。
·泡一杯茶,耐心地坐着,继续阅读,保持好奇,冷静思考。
·先深入理解,再动用你的批判性思维。
为不同的观点留出余地可以让我们的理解得到扩展,就好像我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来重新绘制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景画,而不是仅采取单一的视角。先去理解其他人的观点,然后才能培养出自己的洞察力。
批判性思维工具箱
· 事实: 真实发生的事情,不讲故事,不提供道德或伦理指导。
· 诠释: 由讲故事的人讲述的故事。
· 证据: 可以从中提取事实的原材料,用于支持相关的诠释。
· 视角: 在某一时刻拍下的快照。
· 观点: 参考不同的视角、核查相关研究之后得出的暂时性结论。
· 偏见: 基于错误的假设,不是建立在数据之上的结论。
· 偏差: 用自己的经验作为观点的参照点时出现,每个人都受偏差的影响。
· 信念: 由宗教、身份和文化塑造的认知。
· 故事: 一种虚构或叙事。
· 世界观: 看待世界的方式。
思维练习:提取事实
这是一个很棒的练习,你可以先自己尝试一次,然后邀请家中年龄较大的孩子一起参与。对整个流程足够熟悉之后,你还可以把其中的原理应用到和较小孩子的对话中。要把事实从人们的讲述中提取出来,我们首先要确定什么是不可简化的。现在,我们用一条新闻来进行练习,找到事件中涉及的人物、日期、真实发生的行为或行动、地点和对象。
1.选择一条时事新闻。
2.搜寻多家媒体对这条新闻的报道,挑选几篇报道(3~4篇)打印出来。
3.拿出一篇报道,把其中出现的所有事实都标记出来。
4.重复步骤3,标记出其他报道中的事实内容。
5.将所有报道进行对比,看看这些故事中是否遗漏了某些事实。如果确实有遗漏的情况,记录哪个故事遗漏了哪些事实。记住:事实是不可简化的。
6.观察事实在每篇报道中出现的位置(开头、中间、结尾,或分散多处)。
7.拿出一张空白的纸,把这些事实写下来。按照它们在文中出现的顺序写,不要做任何诠释。把每篇报道中的事实内容都写下来。
8.思考一下事实的排列顺序与文章的主旨和重点是否有关系。
9.在读了多个关于同一事件的故事之后,判断一下你找出的这些事实中是否掺杂着诠释。例如,如果你读的是关于某个枪击案的报道,那么凶手的动机是作为事实还是可能的猜测出现的?如果你读的文章报道了一场森林大火,那么起火原因是作为事实还是推测出现的?
首先确定事实有助于消除作者的诠释造成的影响,阅读多个版本的故事有助于将事实和诠释区分开。
小贴士:有时,故意带着你原本没有的偏差去阅读,会更容易提取出事实。你清楚地知道偏差在哪里,就可以更加轻松地找出诠释。
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批判性思维的术语进入第3章,看一看传统学校是如何对待事实、偏差和诠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