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用提问激发好奇心
批判性思维故事汇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儿子在单选题测验中的表现特别糟糕。有一次,他的答案特别不可思议,甚至惊动了校长,导致校长亲自打电话和她讨论这个问题。朋友的儿子犯的“错误”能够很好地说明我的观点:他可能“答错了”那道题目,但客观地说,他是正确的,题目本身就有两个正确答案。
从女儿特丽克丝身上,我学会了去提问,而不是追求给出答案。
——童书作家、插画家 莫·威廉斯
与问题和谐共处是很难的——那种感觉就像你敲了门,却没得到回应,然而,最有效的学习恰恰源于不断提问。你知道谁最擅长审讯般没完没了地追问吗?猜对了,3岁的宝宝!哦,5岁的小家伙也是。其实,10岁以下的孩子都是如此。到孩子10岁的时候,学校教育开始把质疑的天性从他们身上抹除。等到了6年级,多数学生已经失去了“孩子般的好奇心”,要么成了顺从的应试者,要么被划入了“差生”的行列。到16岁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掉进了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认为无所不知的深坑,对自己给出的答案充满自信。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咄咄逼人、固执己见的青春期是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又令人讨厌的阶段。青春期之前的10年中,我们的教育体系一直在消除孩子的好奇心,代之以毫不迟疑的作答。通常,当孩子们升入3年级的时候,初入幼儿园时的好奇心,那种让真正的思考得以萌发的好奇心就已经开始减退。到了6年级,好奇心几乎消失了,孩子们只会按照老师的期望进行思考。导致好奇心减退的主要原因是孩子们真实的声音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真实的声音”,是那些吵吵闹闹、一刻不停、哪怕在厕所里也不会中断的十万个“为什么”吗?没错,就是那些声音!
不客气点说,传统教育完全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答案而存在的。它不是一个论坛,不会允许好奇心持续发展;也不是一个兔子洞,无法让孩子们一头扎进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各种纷繁事物。真实情况是,学生应该关心哪些问题是由教师决定的,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只有在课外时间才能派上用场。
然而,提出问题,提出值得剖析、引人深思、能够激发好奇心的问题才是使教育保持活力的关键。这一提问的过程往往能引出突破性的见解,同时也能带来快乐,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冷静的思考都会成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财富和快乐源泉。我们这些受过教育的人是如何失去了持续探索的渴望,转而追求无所不知的呢?
学会背诵不是真正的学习
大多数教师把考试和论文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这种背诵形式(考试、口头报告、说明文写作)体现的是教育改革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所说的“银行储蓄式教育”。手握答案的教师把自己认为合适的信息“存”到学生看似空白的头脑中。接下来,学生通过写作、考试或口头报告对信息进行复述。最后,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评估,而不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意图。这并不是说复述信息对学生完全没有价值,事实上,弗莱雷要我们考虑的是,当背诵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时,我们失去了什么。
这种教育方式的前提假设是有些信息是正确的、必须掌握的(其必要性由教科书、教师或学校领导决定)。历史教师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对着一本教科书用功,把历史看作正确答案的集合。”对此,弗莱雷是这样描述的:“教育正饱受记诵病困扰。”他进一步解释道:“教师们谈论现实的时候,好像它是不变的、静止的、分离的、完全在预料之中的。”
当我们还在奇怪为什么学校教育让人提不起劲时,弗莱雷提醒我们,在孩子们进入课堂之前,他们的头脑中已经装满了经验和信念,这些经验和信念活跃在他们的生活中,指导着他们与教学内容的互动。除了活跃的思想,他们的身体也跃跃欲试,想要加入学习,他们的文化、家庭和传统都会对他们的理解产生影响。
很多时候,孩子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就是这种“记诵病”带来的后果,他们需要无休止地证明老师的讲解内容是正确的,讲授方法是正确的,是适合目前的情况的。还记得乘法表是怎么背的吗?三七二十一。我们记住了口诀铿锵有力的韵律(背诵的节奏),但很多时候没有领会其含义。数学专家、教育家玛茜·库克(Marcy Cook)也同意这一观点:“如果只是要求学生记住老师教导的事实和规则,那我们就是在把他们当成装知识的空容器看待,而不是会思考、能决策、能解决各种新问题的人。”
我在学数学时就经历过这种危机。当我开始学习高阶的数学课程时,背诵和重复就起不了作用了。还记得做分数除法的口诀吗?“上下颠倒取乘积,照做无须问原理。”当时的我被“填喂”了一堆自己并不理解的规则和口诀,但我想要知道“原理”,这是思维运作的方式。如果不理解意义,想要牢牢记住运算过程是不可能的。几十年后,准备教大儿子学习分数时,我不得不躲在车库里,一个人拿着数学书重新自学,因为以前学过的知识没能得到“固化”。
单选题让孩子与“深思熟虑”渐行渐远
单项选择题(填答在答题卡上,没有地方添加任何解释)是学校最喜欢的测验方法之一,我们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弗莱雷所说的这种“记诵病”。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儿子在单选题测验中的表现特别糟糕。有一次,他的答案特别不可思议,甚至惊动了校长,导致校长亲自打电话和她讨论这个问题。
朋友的儿子犯的“错误”能够很好地说明我的观点。下面是他“答错了”的那道题目(见图3-1),但客观地说,他是正确的,题目本身就有两个正确答案。你知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3-1 单选题中的树
朋友的儿子选择了“(b)厘米”,而“正确答案”是“(a)米”。出题者假定学生们都知道这幅图代表了森林里一棵真正的树,而朋友的儿子看到试卷上的插图,以为题目问的是图中这棵树的高度应该用什么单位来测量。他的想法完全符合逻辑!按照这种理解,“厘米”是一个比“米”更合适的答案,完全正确。
我们再深入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朋友的儿子知道这幅插图代表的是一棵活生生的、会呼吸的树,他就一定能“答对”吗?严格来说,在这种情况下“米”和“厘米”都是正确的答案,它们都是长度单位,有人喜欢用“米”来丈量一棵大树,但在某些情况下,选择“厘米”也是可以的,用“厘米”来测量一棵树不能算“错”。事实上,单凭一幅插图,我们就能够确定它代表的是森林里的一棵大树还是桌子上的一个小盆栽吗?如果一名学生住在森林里,另一名学生的家里养盆栽,这幅图在这两名学生的头脑中唤起的图像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就会导致他们做出不同的回答,但二者都是正确的。就这道题目而言,学生实际上需要猜测哪个答案更符合出题者的意图。这是一种很多孩子都没能充分掌握的读心术,他们也因此被踢出了“聪明的学生”的行列。
单选题的“正确答案”式思维跟深思熟虑根本不沾边,深思熟虑意味着关心问题本身,而不是找到出题者心中预设的答案。要求学生猜测出题者的意图——“出题者的目的是看我知不知道测量一棵真正的大树时应该使用什么单位”,在我看来,这是非常荒谬的。事实上,如果这就是思考的过程,那我们不就是在承认,所谓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抛弃自己的感知,学会越来越熟练地猜测专家和权威的想法吗?
时间压力加上对单一答案的追求,使得学生不可能对问题的所有变量做出耐心的思考,他们需要尽快找到出题者心中预设的正确答案。更糟糕的是,这个答案可能是最缺乏想象力、最老套的答案,因为在铃声响起之前,它必须能被迅速地、不假思索地识别出来。
不知道是不是正因为这类测验,对话才在今天变成了一件高风险的事情,每个参与者都觉得必须迅速地、无一例外地达成一致,在网上尤其如此。我们默认存在一个由我们视作权威的人给出的正确答案,相信这个答案可以被很快地找到并付诸实践,而且会得到所有人的赞同!这种做法在教育中是如此常见,以至于我们离开学校时,已经忘记了可以从无数的角度来切入一个问题。我们感到一种压力,催促着我们选择一个立场,维护这个立场,证明自己才是正确的。我们被训练着忽略个人诠释和过往经历的影响,单选题测验关注的是时间效率、快速判断、无形权威和标准答案。为什么现代教育更重视速度而非深思?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在请你试着做一下下面这道单选题(见图3-2)。
图3-2 单选题中的熨斗
大多数聪明的考生会排除“铁”,因为它是一个名词;忽略“蓝”,因为这是一幅黑白线条画。那么,你会选择“热”还是“冷”?大多数人选了“热”,因为熨斗通常与高温有关,但如果你是一个细致入微的思考者,你可能会注意到图中熨斗的特殊之处:它的插头没有接入电源插座!因此,它真的是热的吗?如果你耐心地、全面地思考了这个问题,你很可能会选择“冷”作为答案——因为它描述了熨斗当前的真实状态。这个回答完全符合逻辑,然而,它很可能被判作“错”。大多数出题者希望考生把熨斗和“热”联系在一起,这是最常见的联想。面对这道单选题,你没有任何机会解释为什么“冷”是更合理的答案,只会因为选择了这个“错误”选项而丢掉分数,被贴上“不聪明”的标签,可你其实是一个更谨慎、更敏捷的思考者。
艺术家、教育家贝蒂·艾德华(Betty Edwards)在《画出你心中的艺术家》( Drawing on the Artist Within )一书中也提到了这一问题。艾德华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这种测验会引导我们走向何方:“其僵化程度令人抓狂,我相信,它最终会让脑子没有问题的学生选择忽视眼前的东西,努力得出抽象的、概念化的答案,就算这些答案实际上与他们的视觉感知相矛盾也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当学生训练自己“不去看”的时候,反而会获得更好的分数,这么一来,他们当然会扭曲自己的直接感知,去迎合刻板印象和大众认知——熨斗是热的。
这是一种多大的损失啊!艾德华解释说,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都在努力消除视觉变量。的确,抽象概念,如数学运算,更容易通过考试来评估。艾德华进一步说明:“无论物体的外观如何变化,2加2总是等于4。”换言之,数字是表示物体数量的固定符号,而不是物体本身。对孩子来说,“将符号加在一起”这样的抽象概念可能会削弱他们对数学的领悟能力(回想一下弗莱雷所说的只记住了乘法表的节奏,但没有真正地理解)。假如我们把抽象的数字赋予两组物品,例如2根羽毛加上2根羽毛,那么我们将得到4根羽毛,而不仅仅是抽象的数字4。把羽毛拿在手里,我们就能感受到它们的柔软质地,把它们叠在一起或并排摆放,我们可能就会注意到它们的大小有所不同,但是2根羽毛加上2根羽毛,肯定会得到4根羽毛。如果把2个铸铁煎锅和2个铸铁煎锅相加呢?毫无疑问,我们会得到4个铸铁煎锅。这些铸铁煎锅很重,很难叠在一起,和羽毛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但它们相加的结果同样是4。
这两组“4”在重量和外形上非常不同,而对这些特征的感知必然会影响我们对这一运算过程的看法。在上述两个例子中,2加2的得数都是4,但如果要计算它们的重量,我们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我们会通过感官和直觉察觉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因此,向孩子们说明这一点非常重要,要让他们知道数量加和与重量加和是不同的。一旦我们开始思考为什么要把2根羽毛和另外2根羽毛相加,或者把2个铸铁煎锅和另外2个铸铁煎锅相加,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自己是否需要4根羽毛或4个铸铁煎锅。假如题目是把2根羽毛和2个铸铁煎锅加在一起,我们会更加困惑——这种加法运算的意义是什么?
当然,数学并不总是能用我们手边的东西来表示,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就在于尽可能地将抽象与实际联系起来,频率越高、时间越早越好,在孩子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尤其重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为复杂技能的学习铺平道路。我们需要让学生知道,即使是在运用正确的步骤或方法解题时,也总有更多的因素需要考虑。合理的决策依赖于寻根究底的求知欲望,这种欲望驱使我们去了解每一步数学运算的含义、每一个科学原理或历史事件的意义、每一种见解的实际用途。现在你可能会问:如果练习册和测验不是应当关注的重点,那么什么才是呢?
用提问式教育激发孩子的思考
幸运的是,弗莱雷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提问式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由指导者决定该思考什么,而是值得信赖的参与者,在成年人的帮助下解决有意义的问题。教育家贝尔·胡克斯认为:“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带领学生展开批判性思维的冒险。我们要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打破‘获取知识的过程是私人的、个人化的、互相竞争的’这个观念。”
玛茜·库克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提问的艺术应当成为思维教育的关键。教师提出问题不是为了引导学生遵循他们的思路,而是为了激发学生自己的思考,了解学生的掌握和理解情况。”要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们需要打造一个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真正问题的稳定环境。
在数学这样的学科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最佳方式是“提出问题,指出难点,通过激发思考对学生提出挑战,甚至让他们感到挫败”。我有幸在一所公立学校的数学课上见到了这种培养方式。我的大儿子在家中学习,但他的代数课是在当地高中上的。在家长会上见到他的老师时,我了解到她每天的授课是从白板上的一道数学题开始的,她会让学生自己提出解题的方法。她告诉我,要让学生去冒险,去猜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需要付出一些努力。她的目标是培养数学思维,而不仅仅是应试技能,然而,学生们已经习惯了等着老师告诉他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所以在学年开始的时候,需要用些手段才能把他们调动起来,但到了年末的时候,他们全都变得跃跃欲试。今天的教育专家一致认为,这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当它成为一种教学惯例,并搭配对解题过程的明确讲解时,会在学生身上产生最好的效果,他们能够学会像问题解决者一样思考,而不是仅仅给出答案。聪明的教师和家长会这样提问:
·有没有其他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演示给我看吗?
·在实际生活中,你可能会在什么时候用到这种数学运算方法呢?
·你认为这个步骤有什么作用?
这类问题能够不断提醒学生学习是有“为什么”的,帮助他们在实践和思考之间建立联系。我记得在学习0和1作乘数的乘法时,我完全糊涂了,口诀只起到了反作用,我认为0×3=3,1×3=1。显然,我没有理解乘法的真正含义,完全依赖于解题的步骤说明,但把过程都记错了。打个不及格的成绩并不能帮我渡过难关,没人问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犯这么离谱的错误;相反,我不得不再次尝试记住更多毫无意义的数字序列。库克解释说:“我们不希望求知的课堂变成备考的训练场。”传统的数学教学误导了很多人,让我们对两种荒诞的说法深信不疑:数学是通向正确答案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教科书和教师是掌握这些答案的权威。
我们可以通过抛出有意义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尝试揭示“营养的谈话”中蕴含的价值,这是一种闲谈式的讨论,为自由地交换思想奠定了基础。正如贝尔·胡克斯宣称的那样:“对话的维度不是单一的;在对话中,我们会不断地遇到各式各样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批判性思考者意味着给予孩子们机会去发现他们熟悉的知识和理解上的障碍,两者都至关重要。
通过打破预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好消息是,我们可以将教育的天平向问题一侧倾斜。在《勇敢的学习者》( The Brave Learners )一书中,我建议家长们设置一面“问题墙”,把孩子一周内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写在便利贴上,然后贴在这面墙上,周末的时候把便利贴一张张地撕下来,在晚餐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关注问题本身而不是立刻给出答案,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保持耐心和好奇,让他们不要急于得出正确答案。下一步是设法提高问题的质量。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最新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证实了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勒文施泰因(George Loewenstein)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好奇心的“缺口理论”。研究者发现,好奇心的强度变化呈倒U形曲线。“当我们对某个主题知道一点(好奇心被激活)但又不完全了解(不知道确切答案)时,好奇心是最强的。”勒文施泰因解释说,“如果我们感到已经知道的和想要知道的之间存在缺口,就会产生情绪上的后果,那是一种精神上的瘙痒,好像大脑被蚊子叮了一口。我们会去寻求新的知识,因为这就是我们抓痒的方式。”
现代教育之父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他的“问题解决”教育模式中强调了好奇心的作用。英国教育家迈克尔·伦特利(Michael Luntley)指出,在杜威看来,问题是那些让你感觉心痒欲挠的东西,当原本的预期被打破时,孩子就会产生抓痒的“渴望”,试图将新信息变成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伦特利将杜威的这种构想称为“渴望掌握”。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打破预期,从而激发瘙痒,即“掌握知识的渴望”。学会激发这种“渴望”,你就能看到好奇心绽放。痒吗?那就挠挠吧!正如伦特利解释的那样:“学习要适时而行,而不是一劳永逸。”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的就是当前的问题。
批判性思维工具箱
· 银行储蓄式教育: 教师把自己认为合适的信息“存”到学生看似空白的头脑中,学生对信息进行复述。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评估,不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意图。
· 提问式教育: 孩子们不再由指导者决定该思考什么,而是在成年人的帮助下解决有意义的问题。
· 好奇心缺口理论: 好奇心的强度变化呈倒U形曲线。当我们对某个主题知道一点但又不完全了解时,好奇心最强。
思维练习:“渴望掌握”策略
和孩子一起参与下面的思维练习,了解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式教育中的“渴望掌握”策略。
我们就从所有人都讨厌学习的语法知识开始吧!孩子们都不喜欢上语法课,认为它是最难懂、最无趣的课程,充斥着单调乏味的术语和定义。在语法课上,大多数教师会先介绍一系列抽象的术语,然后教学生用这些术语去称呼其他词语,同时给他们布置大量的练习题。问题是,母语使用者无须充分理解语法便可以造出有意义的句子,他们用耳朵来造句——只要听起来没错就行。这种“听起来没错”的语感机制几乎已经可以保证语言的流畅性。
学习语法可以成为与语言结构的一次激动人心的相遇,也可以让我们发现语法蕴含的内在力量,从而让我们的写作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果我们以批判性思考者的眼光来看待语法,那么这两点都可能成为现实。下面的练习旨在向你展示如何使用“渴望掌握”技巧来激发兴趣,学习传统意义上的枯燥知识。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学校中的其他科目。
准备好了吗?相信我,这些思维练习绝对有趣!
感受文字趣味5~9岁
你有没有注意到小孩子玩起语言游戏来是多么得心应手?“老鼠,老虎,都来敲鼓,哇呜!”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造出这样的句子。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技能时,孩子往往能够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大人常常被孩子的言语错误逗乐,很少担心他们将来不能流利地讲话。
给8岁以下的孩子讲解副词和介词之类的概念的确有点超前,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特别喜欢韵律,他们很容易记住歌曲、简单的诗歌和图画书中的内容。
词语押韵游戏
随意选择一个韵脚(例如“an”或者“ing”),和孩子一起,尽可能多地说出与其押韵的词语(自造的词语也算)。数一数你们可以说出多少个这样的词语,再换一个韵脚看看能不能说出更多。
·有多少词语是为了好玩而编造的,有多少是在实际交流中会使用的?
·试着用这些词语(包括自造的词语)造句。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哪些词语是用来形容某种事物的呢?
·哪些词语指的是你家里有的物品呢?
·哪些词语指的是你可以采取的行为呢?
现在,根据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对它们进行分类,把代表物品的、形容事物的、表示行为的词语分别放在一起。接下来,按照字数和喜欢与否对它们进行分类。把这些词语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家里,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它们。你可以在这个练习上多花点时间,因为这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财富。如果孩子说一个形容词是用来表示行为的,不要太担心,在这个阶段,认识词语的含义比做出正式的分类更重要。你可以花一周的时间,在每天的午餐时间和孩子玩这个词语押韵游戏,之后,你可以试一试下面的“童谣押韵游戏”。
童谣押韵游戏
1.选一首(或一段)孩子熟悉的童谣。和孩子一起读,欣赏其中的韵律。例如,你可以选择《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2.找出韵脚“ing”。
3.开始头脑风暴,想出尽可能多的押韵词语(自造的词语也可以)。
4.把整首童谣打印出来,在每个词的四周留出足够的空间。把头脑风暴时想到的押韵词语也打印出来,排版使用大号字体和三倍行距,用剪刀把这些词语剪下来,或者将这些词语写在小卡片上。
5.洗牌后,把印有或写有词语的卡片正面朝上放在干净的桌子或地板上。用这些词语造有趣的句子,不用去管这些句子是否合理。把这些押韵的句子重新组合,多次重复这一步骤。试着把这首童谣中的词语替换成其他押韵词语。这些词语使童谣的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孩子一起使用头脑风暴时想到的押韵词语来改写句子(你可以把新的句子写在纸上;如果想到的词语足够多,也可以尝试用词语卡片拼成句子)。
一闪一闪亮晶晶,
抬头望见你身影。
挂在天上放光明,
想要高飞伴你行。
一闪一闪亮晶晶,
星光照耀我心灵。
改写童谣非常困难,但这个练习的重点在于拓宽孩子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什么是节奏,什么是韵律,改变句子会让童谣的意思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怎样改写,优美的韵律都不会改变。
理解语法10~12岁
说母语时,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耳朵来确保句子“听起来没错”,而说一种不熟悉的语言时,我们必须对词性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造出有意义的句子,因此,语法教学需要能够帮助孩子们将词语的标签(词性)和它在句子中的功能(用法)动态地联系起来。简单地把一个词称为“名词”,另一个词称为“动词”,并不能帮助孩子建立这种联系。母语使用者早就知道了被称为“名词”的词语是否处在正确的位置上,给词语贴上标签并不能进一步提高正确率,这些术语看上去没什么用——这就像记住了乘法表,却不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算法。
那么,真正有用的语法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应该从对句子结构稍加破坏开始!
步骤说明
准备一块白板和一张纸。在白板上写:
一只黑狗冲着垃圾车大声地吠叫。
将纸横放,分成两栏,在这两栏的顶端分别写上“必要”和“非必要”。接下来,和孩子一起分析句子中的词语分别属于哪个类别,并把它们写在对应的栏中。
孩子需要按照下面的步骤对组成句子的词语进行删除和复原,确定它们在句子中起到的作用。
第一步,擦掉“一只”。
黑狗冲着垃圾车大声地吠叫。
让孩子大声朗读这个句子。
提问:“这个句子听起来有错吗?”答案是没错。
在第二栏“非必要”中写上“一只”。把“一只”重新写回白板上的句子中。
第二步,这次擦掉“黑”。
一只狗冲着垃圾车大声地吠叫。
读一读这个句子,它听起来有错吗?答案是没错!在第二栏“非必要”中再写上“黑”。把“黑”加回句子中。
第三步,擦掉“吠叫”。
一只黑狗冲着垃圾车大声地。
听起来怎么样?是不是感觉不太完整?缺少哪类词语?能不能把其他词语放在“吠叫”的位置上?
和孩子一起试着把“吠叫”换成一个不是动词的词语。你可以用“嘴巴”这个词举例,看看它能不能代替“吠叫”。
一只黑狗冲着垃圾车大声地嘴巴。
孩子有什么反应?能发觉这个句子听上去不对劲吗?你激起了一种“渴望掌握”的情绪,他们正忙着在大脑中搜寻一个词,把这句话改成一个合理的句子。他们想知道那只狗做了什么——这就是这个句子中缺少的成分。
提问:“可以用其他类似的词语替代‘吠叫’,让句子变得合理吗?”他们可能会想到以下词语:
·哀嚎
·嚎叫
·咆哮
·汪汪叫
·叫喊
这些动词都可以取代“吠叫”,而且这个句子仍然合理,不过句子的含义会有些变化,这一点值得注意。对这一点进行讨论。
再问一个问题:“这些词能够和‘大声地’搭配吗?有哪些词听起来更加合适吗?”把这些词写在第一栏“必要”中。
在白板上的句子中重新写上“吠叫”。
第四步,擦掉“大声地”。
一只黑狗冲着垃圾车吠叫。
“这个句子听起来没错,对不对?你能换个词,让句子听起来仍然合理吗?”孩子会很自然地想到,这个位置上可以放很多以“地”结尾的词,如小声地、愉快地、紧张地、羞怯地……从中挑选几个,写在第二栏“非必要”中。
第五步,在句子中移动“大声地”的位置。把它放在其他地方可行吗?
大声地,一只黑狗冲着垃圾车吠叫。有些不太顺。
一只黑狗大声地冲着垃圾车吠叫。没问题!
一只黑大声地狗冲着……不行!
提问:“为什么‘大声地’放在某些位置可以,放在其他位置却不行?”“你觉得调整后的句子变化大吗?是变得更顺了还是不如原来?”
第六步,擦掉“狗”和“车”。
它们在句子中是必不可少的吗?先读一读不带这两个字的句子。
一只黑冲着垃圾大声地吠叫。
注意:当“车”被删掉后,“垃圾”一词就不再是对车辆的描述,而是对一类物品的指代!
“狗”和“车”可以用下面的词语来代替吗?
·猫
·乌龟
·漂亮
·非常
·妹妹
·自行车
·走
请注意分辨,把“狗”和“车”替换成上面的某些词语会让句子的意思变得不合常理,但这种替换是“可行的”。改用“猫”或者“妹妹”时,这个句子会有些荒谬,但听上去结构是正确的,可是你不能用“漂亮”、“非常”或“走”来代替“狗”或“车”,这些词会把句子搞得乱七八糟。你可以问一问孩子,“猫”、“乌龟”、“妹妹”、“自行车”和“狗”、“车”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实物)?然后再问一问,“漂亮”、“非常”和“走”为什么和其他词语不同?
从这句话中你还能发现什么?“垃圾”一词在这个句子中是用来描述“车”的,所以可以省略,而在有些句子中,“垃圾”指代的是一类物品(名词),因此是必不可少的。试着说一些其他名词,看看它们能否用来描述其他物品(类似形容词的作用)。
第七步,确定词性。
这不是一个测验,而是一个将这次探索中出现的词语和词性术语联系起来的好机会。
接下来,你可以从孩子正在阅读的书中选一些句子,重复这个练习,并创建一个词汇库,用“必要”“非必要”和词性对词语进行分类(见图3-3)。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小小语法学家”便能够找出哪些词可以“变形”,可以在两栏之间穿梭。
图3-3 词性分类表
语法练习特别适合用来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语法术语枯燥乏味、难以记忆,每个人又都能相当流利地使用母语,可是,大多数人在学习语法时都没能把它和日常口语联系起来。学会感知什么是“正确”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正确的感觉,这是自我觉察的基石。有时我们会惊讶地获得一些新发现。例如,“垃圾”是名词,但也可以起到类似形容词的作用!
阅读《炸脖龏》13~18岁
有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创作的诗歌《炸脖龏》( Jabberwocky ),对其中的虚构词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通过研读这首诗,我们上了一堂高效的语法课,给那些无意义的词语指定了词性和定义。我在这里以开头的两句来举例,你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研读整首诗。
那是个旿天,滑泼泼的狡们
在圸里,又是躌,又是跞。
在这首诗的第一节中有很多我们没有见过的字和词:“旿”“滑泼泼的狡们”“圸”“躌”“跞”。这些字词看起来像汉字,但没有人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意识到语法课的素材就在眼皮底下!
在和孩子们讨论这两句诗时,我提出了一些关于字词的问题:“你们觉得‘旿’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从他们口中蹦出了许多想法,比如“明亮的”“阴暗的”。单从这个字来看,我们无法确定它到底是哪个意思,这两个意思都能讲得通。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形容词,因为我们常常在“天”字之前加一个形容词,比如“晴”或者“阴”,但后来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转折:难道“旿”不能是一个表示季节的字吗?比如“春”或者“冬”,这样一来,它不就不是形容词,而是名词了吗?天哪,真的是这样!在这个句子中,“旿”作名词和形容词都可以。
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字形和句子结构为每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字词赋予了可能的含义。为了保证故事情节连贯,我们还必须牢记前面的选择,因为它们会对后面的定义造成影响。我们检验所有的想法,探索每一种可能性,而不只是为了寻找“正确答案”。
我们根据自己对这些字词的定义创建了一个词汇表。最开始,每个孩子都有一份一模一样的打印版诗歌,最后,根据他们对这些自造字词的独特定义,他们对这首诗有了各自不同的理解。通过这个小练习,孩子们认识到,一个词可以拥有多个词性,具体用的是哪一个还要看你对它的定义。这在语言运用中是成立的,但我们在毫不费力地讲话时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
现在你来试一试吧!
1.给孩子打印一份《炸脖龏》 ,设置三倍行距。逐节阅读这首诗。
2.在做这个练习时,语法参考书或语法网站能够为你提供帮助。把参考书或电脑放在桌子上或手边,以便随时查阅。
3.给孩子准备一支荧光笔,让他把不认识的字词都画出来。他可能会给某个常用字也做上标记。没关系!同样的技巧也可以应用到对常用字的分析中。
4.接下来,对他想要确定含义的字词展开讨论,例如“旿”和“滑泼泼”。你的孩子可能还不知道该给这些无意义的字词冠以怎样的语法术语,但他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他认为“躌”和“跞”看上去像“舞蹈”和“跳跃”,或者像“冲撞”和“磕绊”,又或者像“爬行”和“攀登”。把这些可能的解释代入原诗中,看看它们对这首诗的意思有什么影响。
那是个晴天,快乐的狡们
在圸里,又是冲撞,又是磕绊。
5.整理好了一节诗后,你向孩子提问:“这个词是动词还是副词?你是怎么知道的?”
6.接下来,你可以提问:“什么是‘圸’?”这引出了又一轮对不同可能性的探索。对“圸”的含义和性质的推测是否受到了“躌”和“跞”的影响?“圸”是一个人、一个地点、一个物品,还是一个想法?这些都可以用名词表示。孩子能根据上下文判断出“圸”是什么类型的名词吗?“在圸里”这个短语提供了一个线索。“在……里”这个结构中可以填入哪类名词?表示物品和地点的名词都可以,比如“在篮子里”和“在森林里”。
7.提问:“这些自造字词的字形是如何影响你对它们的定义的?它们会让你想起其他字词吗?哪一个?”
8.在对字词进行探索时,查阅语法参考书或语法网站,将自造字词与已知的字词进行比较,然后确定其词性。做完这个练习,你的孩子将会成为一名语法专家!
9.当所有字词的含义和词性都确定之后,考虑按照孩子给出的定义,使用这些自造字词来续写一两节诗。
卡罗尔创作了一首意味深长的诗,诗中充斥着我们无法理解的语言,但不知何故,我们坚信自己理解了它,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会感到非常不可思议。我们会对读到的任何字词做出解释,甚至不假思索地为熟悉的字词赋予意义,认为自己理解了它。对《炸脖龏》的深入研究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它可以让我们发现主观能动性在所有的阅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印象塑造了我们对文本的诠释。
在第4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思考的力量。我们能够从读到的、研究的或见证的东西中获得什么?孩子们是出色的观察者,他们在观察周围的世界时非常敏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为他们指明正确的方向,并为他们提供自我表达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