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I型人的6种思维模式-交互、沟通和影响
企业中,D型人勇往直前、一心一意指挥着团队向前发展,然而这支团队也需要激励者,振奋人心、鼓舞士气。D型人决定企业前进的步调,I型人却钟情于平衡与交流。具有这种人格模式的人就是“影响他人,擅长交互沟通”的影响者(I型人)。
I型人天生乐观、热情,他们乐于助人、擅长协调与沟通,善于劝勉灰心丧气的员工重新树立信心。在一个团队中,如果不同性格的人能融洽相处、团结一致,就能带动团队平衡发展,成功实现目标。
I型人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满怀希望地看待一切事情。I型人善于表达、热情主动,能够与不同的人打成一片;他们能言善辩,能够融化人们之间的坚冰,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他们善于交际,是极富感染力的演说家和劝说者。
I型人不仅在工作中是出类拔萃的实干家,他们还善于自省和反思,对一切事物都保持一种积极的兴趣,是天生的逻辑专家,质疑一切,但从不怀疑和否定一切,他们靠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能从质疑中找到事物积极和有价值的一面;I型人还极富创造力,充满热情,有一颗仁慈的心,他们富有同理心,喜欢给予和奉献,是一位富有爱心的贡献者。
总之,I型人的全部生活都聚焦在了“协调”“联络”“劝说”“谈判”“鼓励”,是名副其实的人际交流专家,具有高超的“交互素质”。
2.1 共鸣思维:出众的交往能力,通过沟通维护关系
交往能力是一种运用策略,是巧妙得体地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潜在能力。在这里,“策略”并不等同于D型人所使用的“战术策略”,I型人的策略其实是一种比喻,用于描述I型人高超的人际交往技巧,或者说是I型人敏锐的感受力。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它们都是I型人所擅长的,同时也是他们的兴致所在。
I型人很早便开始以这种极度敏感的方式与人交往,以至于人们会忍不住猜测这是否是一种天赋:借用情感共鸣和交际技巧来维护和完善人际关系。
的确,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尤其是在工作关系中,一方面,D型人的“行动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娴熟,谨慎者(C型)的“后勤支援能力”会越来越强,稳定者(S型)的“思辨能力”也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I型人也会不甘落后,他们那与人相处的交际水准也会稳步上升。I型人像是练就了一双慧眼,用眼睛发现各种可能性,从而把握机会使潜在的人际关系得以发展。同时,I型人借助自己那流利的语言表达来调和与化解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在交往能力的帮助下,I型人总能迅速地发现人们或事物之间的共同点。
由于“天赋异禀”,I型人不仅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还懂得换位思考,具有高度的同理心,常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此为,I型人在比喻性语言的帮助下,甚至可以轻松且流畅地将原本并无关联的两件事物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占据了“人和”的I型人在人际交往中自然会所向披靡。无形中,I型人在交往中也对其他人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不仅鼓励对方成长,还帮助他们调解差异、平息矛盾、化解烦恼,甚至能启发个体的心灵,使他们成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I型人之所以如此喜爱交际,原因在于分裂、隔阂和敌视常常会让他们感到无比的烦恼和焦虑。矛盾和争论会让I型人心绪不宁,而分歧和争辩会令他们紧张不安,甚至连稳定者(S型)所坚持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和犹豫不决的性格也会让I型人情不自禁地产生抗拒心理。I型人认为,所有这些差异和争辩都是强加在人性体验上的人为概念,是一种“人性的枷锁”。相比之下,I型人更愿意关注那些“共享体验”和“具有普遍性的观念”,因为这能让每个人获得相似的智慧和潜能,同时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小化。
2.2 信任思维:宽宏大量,信赖包容
I型人的目光始终聚焦于事物的内涵,很少关注事物的表象。他们关注的是人们能为对方做什么,而不是人们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隔阂。
I型人注重人的感受与人际关系,他们能无条件地接纳许多不同性情的人。即使他们被人唾弃、被视为无可救药的人,I型人也能在他们身上看见闪光的潜力,不离不弃、一路扶持。当其他人都在灰心丧气准备认输时,I型人仍满怀信心与期盼,充满希望地看待困难。I型人比DISC模式中其他三种类型的人信任包容力更强(见图2-1)。

图2-1 DISC四种类型人信任包容力强度
I型人无条件信任他人。
S型人客观评估他人。
D型人倾向于不信任,与人交往有戒备心。
C型人性格多疑,除非对方的行为被证实值得信任。
包容是一种美德,信任是一种关爱,当I型人释放包容和信任的能量时,他们得到的是对方双倍的信任与包容。
2.3 抽象思维:抽象的语言使用方式
抽象的语言通常都是用来描绘那些无法通过眼睛来观察,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事物。具体的语言正好相反,它们描述的大都是能够通过眼睛观察而无须借助想象的事物。
I型人很少会谈论眼前的事情,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谈论那些只有通过思想的眼睛才能看到的概念或事物:爱与恨,善与恶,喜剧与悲剧,心灵和自我,故事和传奇,信仰和价值等。此外,性格、个性和天赋也是I型人喜欢讨论的话题。
在谈话中,I型人会很自然地产生想归纳自己想法或观点的意图。他们会很快地将话题从局部转向整体,从特殊的细节得出一般性结论,从最细微的表象全面地了解事物。I型人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那些无法通过眼睛来观察的潜在事物上,因此,他们往往能够敏锐地感知事物内在的暗示和线索。
对I型人而言,仅仅一点表象或一丝细微的迹象,或是一点提示、一个符号,就已足够。当然,要得出这些归纳性结论,I型人还需要一种“直觉式的跳跃”;他们往往会语出惊人,而最能体现I型人这个特征的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电感应”和“第六感”。的确,在所有人当中,I型人领悟“言外之意”,或者说“引申含义”的能力的确首屈一指,而他们的直觉更是灵敏得令人诧异。事实上,I型人也的确喜欢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他们特别关注自己的感觉,并且坚持说自己“就是知道”人们想做什么,以及对方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即使面对那些复杂的问题,I型人也只需稍稍聆听解释,就感觉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一切,很快便从分辨细节跳到了对事物的总体把握上。
I型人想揭开这个世界的意义与价值,并试图理解自己所信赖的就是事物的本质这一真谛。因此,I型人的思想和话语往往伴有浓厚的阐释意味,这说明,他们经常会对事物做出有见地的评论。I型人不会像D型人和谨慎者(C型)那样始终专注于可观察的事物,也不会像稳定者(S型)那样时刻不忘以逻辑推理来约束自己的思想。I型人会跟着直觉的指引从一件事转换到另一件事,求同存异、合并归纳,将原本对立的事物通过某种方式联结起来。
I型人热衷于各种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为这个特点,他们才会在谈话中大量使用暗喻,将某些人或事的特点归结在另一些人或事上面:包括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可视的和不可视的。
I型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说出“这个人是善良的”或“那个人是恶意的”的话语。但I型人的意思并不是说第一个人拥有美德和善心,第二个人表现得像个恶魔,I型人只是想告诉大家: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就像太阳始终朝我们微笑,公司的宗旨就是获取利益,员工的职责就是完成任务。
I型人在谈话中还经常使用夸张的手法。这与稳定者(S型)的表达方式正好相反,稳定者通常更青睐轻描淡写的陈述方式。在表达上,I型人除了夸张,他们的语言似乎也缺少一种循序渐进的层次感,往往是一蹴而就,一跃而成。I型人很少会说他们对某个观点“有一点”兴趣,也不会对某个人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感到不满意。I型人总是全身投入,要么“完全”被吸引,要么“彻底”厌倦;要么“非常高兴”,要么“绝对”震惊。对I型人而言,世界上只有两种事情,正确的和错误的。
虽然I型人的言谈给人一种夸张和跳跃式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I型人在与人交流时显得大大咧咧。相反,他们显得十分细腻,对出现在谈话中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及音调的细微变化,都表现出高度敏感。相对而言,其他类型的人常常会忽视这些细微的差别。同时,借助敏锐的观察力,I型人总是能够察觉出语言中的“蛛丝马迹”,哪怕只是一个词或一个字,他们都能从中体会到暗示和影射的意思,就好像I型人具有一种高超的能力,能够窥探到任何藏匿在语言中的信息。
I型人常常提醒自己:“我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周围的人或事产生作用,因此,必须在说话时保持谨慎,三思后行。”对I型人而言,这种针对语言超级敏感的态度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他们常常在谈话的时候会错意。但I型人会立刻意识到这种错误,及时进行纠正。
2.4 合作思维:和谐共处,互相关照
与谨慎者(C型)的合作方式稍有不同,I型人的合作是以众人的一致意见为基础的合作,而不是谨慎者那种纯粹以服从为原则的合作。在I型人的意识中,合作应该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统一的行为方式,类似一种协议,或者说协调方式。
对I型人而言,为了集体的利益,以一致或协调的方式行为,远比单纯地统一工具种类和操作方式更加重要。按照I型人的观点,人们所选择的工具和行为应当能够被大家接受,哪怕这些工具的效率远不及那些尚未获得认可的工具或行动。与谨慎者一样(C),I型人也认为D型人和稳定者(S)所推崇的以完成工作为主旨的实用主义,丝毫不顾及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如果不符合道德和规则的要求,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因为不能仅为了提高实用性而无视人们的感受,忽视和谐的工作氛围,愉快地合作,才是一切工作的目的。
的确,对那些冷漠无情或一心一意追求实用性的功利行为,I型人始终抱有一种非常怀疑的态度。他们担心,这样做的后果会使充满温情的人际交往因此中断,原有的和谐和统一也会因为追求便利或利益而土崩瓦解。I型人期望人们能够超越竞争和争辩所带来的摩擦,建立完美的人际关系,并在交往中相互扶持和帮助。因为任何形式的冲突都令人感到无比痛苦。I型人践行着自己的理念,他们在工作中愿意竭尽所能,避免或阻止冲突的发生。按照I型人的行事风格,他们往往会通过安抚、调和、支持等形式来维持亲善的人际关系。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I型人不想获得和使用更好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实际上,I型人非常愿意接受那些能让工具最大限度发挥功效的方式和方法,只不过,这些方式和方法首先要经过严密的审查和过滤,以免出现任何违背I型人信念,或是令同伴感到不悦的消极后果。无论从事何种工作,I型人首先考虑的往往是如何培养亲善的人际关系,这似乎已经成了他们实现目标的必备条件。I型人的理想就是与身边的人和谐共处,互相关照,相互扶持,从而使所有人能够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
2.5 亲合思维:热忱随和,善解人意
正如我们所看见的,I型人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他们友善主动,平易近人。I型人天生能说回道,善于沟通说服,谈起话来有声有色、口若悬河,充满了热情和激情,率真的本性在沟通中流露无遗,不仅使对方受到了感染,还能使原本平淡无奇的事变得光彩夺目。I型人比DISC模式中其他三类人有更强的亲近倾向(见图2-2)。

图2-2 DISC四种类型人亲近倾向
I型人接纳感恩,充满爱心。
S型人平易近人,但在接纳前会反复思考,权衡利弊。
D型人老于世故,善用手腕,但对亲近的人仍保留爱心。
C型人一般不易亲近,但因为任务的需要,被动亲近某些人。
2.6 认同思维:需要承认与赞誉,害怕被拒绝
2.6.1 需要承认与赞誉
当另一个人与I型人平分秋色,受到相同关注时,I型人的压力就会骤增,因为I型人天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喜欢得到人们的承认与褒奖。
I型人虽然具有包容心,希望与人们建立和谐的共处关系。但要与他们和别人一同分享表现的机会,会使I型人十分不快。I型人如果不能克服这个弱点,嫉妒、猜忌就会从趁虚而入,最终会给他们带来烦恼和痛苦。
2.6.2 需要群体承认
受人承认与赞誉,是I型人自我评价的一条重要标准。少了人们的赞誉,I型人就会怅然若失。I型人需要修炼的重要功课就是:总是期盼群体的承认,指挥导致沮丧和失败。
I型人要记住:不是非要通过不俗的表现,别人的赞誉,才能证明自我价值。伴随着人们认可而来的,除了鲜花与掌声,那些无形的压力和形形色色的诱惑也会侵袭自己的身心,就像坠入欲望的陷阱。随着对赞誉和承认越来越强的需要,I型人会越陷越深,最终束手就擒,成为赞誉的奴隶,任由它们恣意毁坏却无力抵抗,赞誉成了枷锁,I型人成了黑暗中牢笼的囚徒。只有摒弃对赞誉与承认的依赖,I型人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6.3 害怕被拒绝
如果得到公众接纳是I型人最大的动力,那么遭到公众拒绝就是他们最大的恐惧。公众的拒绝,他人的轻视,可以摧毁I型人的信心。只要想一想可能遭到拒绝,会让他们不寒而栗。倘若这种恐惧失去控制,失败的人生则无可避免。
假如I型人愿意敞开心扉,承认自己的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他们就可以克服这种性格上的弱点。
2.6.4 欠条理性
I型人一心追求社会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受人欢迎的感觉,其余一切在他们看来显得黯然失色,不那么重要。特别是对繁缛琐事、重复性的工作和日常家务,I型人丝毫不感兴趣。
心猿意马、惯于开脱,阻碍了I型人的成长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使他们不能尽情发挥潜力,实现既定的目标,取得更多的成果。如果我们发现I型人有一堆工作没有做,有堆积如山的任务没有完成,请不要吃惊,因为这在I型人身上屡见不鲜。
I型人的时间,永远不够完成任务,他们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善于沟通,假如他们辩解和理由受到质疑,就会毫不犹疑地列出一堆无可挑剔的“正当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