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另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要想提高大脑的基本转速,需要设定“时间限制”。大脑整体上把握要做的事情和时间后,会更容易集中精力,并活跃起来。 [1] 想必大家都知道“距离÷时间=速度”的公式,这里的距离就相当于工作量或问题量。如果不给自己一个在什么时间内做完多少工作或解决多少问题的限制,那么相当于速度的大脑基本转速就不会提高。
但是这个问题并不能反过来思考。也就是说,如果基本转速已经是一定的了,那么即便我们花大量的时间,也不一定会得到很远的距离(完成大量的工作)。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参加重要考试时的情况。比如有些考试的规定时长是90分钟,正因为有了这90分钟的限制,所以我们才能在这个时间段内答出相应多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个时间限制,那你还能以同样的速度答题吗?恐怕不能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屡屡感到腻烦,如果原本就对考试内容不擅长,说不定还得花上一整天来答题。
在医学领域中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我在四十多岁之前,也作为脑神经外科医生给患者做过手术。后来回看手术记录时,我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那时候的自己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大量的判断和操作。如果问我在放松状态下能不能完成同样多的工作,答案是绝对不行,花上一整天可能也做不完。
[1] 有研究认为,大脑对时间的整体把握,与自我控制、预期想象、情绪调节密切相关,从而影响认知、情绪、动机与行为,但其具体的神经机制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