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功利坚守学医初心,牢记使命不当“光想青年”
亲爱的新生孩子们,亲爱的研究生同学们,不管你们是首次成为交医人,还是重返校园深造,不管你们来自天南还是地北,我代表交大医学院,并以强叔个人的名义,热烈地欢迎你们。此时此刻,我和你们的父母、亲人、中学老师一样欢愉,你们过关打怪的精彩人生,又迎来一重新的境界。面对你们一张张生机勃勃且满溢好奇的面孔,我充满骄傲,因为如愿以偿的,不止是你们,更有交大医学院——交医,这个既充满专业精神,又具有人文情怀的典雅精致的医学院校,有了你们,交医才会一次又一次能量充沛、满血创新。今天,你们也有了新的身份——交医人。刚才,你们穿上白袍,举起右手,郑重许下医学生誓言,这是你们无数前辈,也包括我,都念诵并且实践了一生的承诺。你们将从此献身医学,扛起一个交医人的担当与责任。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温度、情怀和责任;选择了交医,就选择了卓越、奉献和奋斗。就在我们刚刚对上眼神的那一刻,我就坚信你们今后这几年会是这样的模样:左手握着理想,右手扛着坚强,满怀激情,锻造理想,苦学本领,勤练内功,不失情怀,充满担当,成为有济世之能,更有济世之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同学们,过去九年,每年的入学讲话和毕业典礼演讲已经成为我最认真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这也是我不忘初心、一以贯之的一份坚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交大医学院院长,更作为一位教师,我本着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心情,真心希冀你们踏进医学大门时扣好第一粒扣子,砥砺你们离开交医时不忘来路、走好正路,坚定医学信念,做最好的自己。说实话,这也是我最难的、压力最大的一份工作。如同我做科研一样,我不愿意今天重复昨天,在有限的时间内重复每年的讲话。“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为了你们自己,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够抽点时间,去认真体悟一下我过去的新生入学讲话和毕业致辞,预先体会一下一位长者心中的医学真谛和学校对你们的期待。
今年8月19日,第二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说唱神曲《我是医生不是神》爆红网络,既魔性又真实地道出了医生的心声,也充分体现了医学人的聪明、睿智、刚强和多才多艺。学医课程多、学制长,成长速度慢,大家都说“学医苦逼”。同学们,鲁迅说过,“不耻最后”,即使慢,只要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其实,成为交医人本身就不易,聪慧的你们,悬梁刺股十余年,才能一日看尽长安花。最近,你们的学长时常在网络上感叹:如果晚生几年,我也许成不了交医人。的确,这些年,交大医学院的录取分数线始终保持在高位,研究生招生的竞争同样十分激烈。这一方面反映出全社会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大环境中,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下,对服务人类健康事业、推进人民对美好健康生活的追求有了更积极、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医生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改善和提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交大医学院在百姓心中的口碑和社会声誉正持续上扬。对此,我们有自豪,更有压力。面对你们这些高分考生的青睐,面对家长的信任,面对百姓特别是病患的期待,交大医学院如何踏踏实实履行自己的根本使命,把你们造就成真正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我们每一位交医人都必须直面、认真思考,这是我们不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初心和动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交医人才会更加坚强、更有底气,将责任转化为行动。作家高尔基说过:“青年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主人,他对地球上的一切不幸负有责任,而争取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的荣誉,也都是属于他的。”——这个世界,将因为年轻的你们,以及永远年轻的交医,而减少不幸,增加美好。
同学们,今年的毕业典礼上我说过,在成功道路上,你的敌人永远只有你自己,认识并改变自己,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我们要多一点激情和梦想,少一点矫情和空想,多一点思考和理性,少一点吐槽和任性,不做“杠精”,不做“戏精”,更不做“柠檬精”。就在前天下午,我与临床医学八年制法语班、五年制英语班的家长做了90分钟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我突然发现你们的父母和你们都是独生子女,我称之为“独二代”。在所有的问题中,我都感觉到功利的倾向。于是,在对话中,我大声疾呼:我们必须拒绝功利。任何以功利为导向的思想和学习,终将难有作为,甚至使自己扭曲乃至堕落。过去的寒窗,让你们不得不功利地争取分数。现在,回归童心吧!以好奇心和想象力驱动的医学学习,可以让你们变得更聪明、更智慧、更淡定。
医学是人学,直接面对人的生命。医学知识既饱含生命的逻辑性,也时刻呈现出生命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更凸显出医学的不确定性和辩证性。学好医学除了死记硬背,更需要逻辑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问题导向思维和科学思维,也需要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青春洋溢的你们,拥有这些思维,才能从沙粒变成珍珠,从石头化作黄金,更让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是医学的本分,也是医学的美与快乐。成功者,都是在别人荒废的时间里脱颖而出的。人类的进步,所依赖的无非“奋斗”二字。大学时光,可以微醺,可以恋爱,可以“轰趴”,同时也要提醒自己自律。莫将大学当作高三的延伸,不会再有班主任让你们“周周爽”,为考试而被动学习必得转变成为了未来担当而主动学习;莫失学医的初心、莫忘医者的使命,方能战胜怠惰、扔掉被动,别问学习哪门课程有什么用,更别成为“光想青年”和“自鸽选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唯有如此,交医的创新与担当,才能在你们身上薪火相传。
医学不仅属于科学,同时也属于艺术。今天下午你们看过以王振义为原型的话剧《清贫的牡丹》,就会体会到医学的温度与情怀。现代医学教育始祖、临床医学泰斗、医学人文与教养的践行者和倡导者、今年逝世百年的伟大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说:“医生应当是不竞争、不喧嚷的,他们的天职就是扶伤、救穷、治病,最好的医生也是最不为人所知的。”他在《生活之道》中写道:“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功并不在于头脑,而在于把握今朝的习惯,正所谓:处事,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要;待人,不以利益为急,而以欢喜为上。”请谨记这些金玉良言,善用自己的天赋,做好每一件事情。同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学好医学的同时,也请不避微不足道的小事,敬畏细节,敬畏生命,敬畏弱者,敬畏未来,方能成就医学的温度、生命的宽度、科研的厚度,厚植家国情怀、生命情怀、人文情怀。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有灵魂的医学人才。
同学们,“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过去不能回头,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昨天成功已成逝水,未来辉煌需要奋斗。初心如炬,使命如山。你们恰逢其时,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我国正处于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时期,也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时期。新时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初心所催生的意志力,才是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奋斗永远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时代近在眼前,咱们总得跑赢机器人。要创造新知识,用好新技术,就得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胸襟和格局跟上越来越快的医学发展,为勇做人类生命的守护神,走在医学前沿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而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同学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是大气、大真、大爱、大诚、大智,是从自我到无我境界的升华。自尊、自爱、自信、自律,方能营造爱国荣校、尊师重教、充满大气大爱的校园文化。请尊重严格要求你们的老师。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会变坏。明天就是教师节,我提议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向曾经教育过你们和即将成为你们老师的辛勤耕耘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们送上节日问候,致以崇高敬意。
三天后,便是中秋佳节。我提前向大家送上节日的祝福,并提醒大家记得给父母和曾经的老师、同学们送去一声问候。请记住,父母和老师对你的感情是天底下最无私、最持久、最不可割舍的,也是最伟大的。
青年盛,则国盛;医学强,则国强!奋斗吧,同学们!
(本文系2019年9月9日陈国强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9级新生入学仪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