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科普//
惊蛰,是立春后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象征着仲春时节的来临。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的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所谓“蛰”,指的是动物们在冬天蛰居在洞穴中不食不动的一种状态。而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解释是:“惊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说春雷惊动了蛰居洞穴中的虫子,使得它们从冬眠中醒来,走出洞穴,开始活动。但事实上,冬眠的虫子们“惊而出走”的原因是天气回暖,而非春雷始震。
惊蛰的起源据说与雷神有关,古代由于对自然界缺乏认识,便衍生出了很多浪漫的神话故事来解释自然现象。人们最初对“轰隆隆”的雷声是害怕的,于是认为雷神长相可怖,据《搜神记》记载:“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可谓青面獠牙红发,长相为六畜(马、牛、羊、鸡、狗、猪)的综合体,看起来又像猕猴。而《山海经》则说雷神居于雷泽中,龙身人头,拍打腹部就会发出雷声。人们认为雷神脾气暴躁,在惊蛰的时候使劲儿拍打肚子,就惊醒沉睡了一冬的虫兽,同时也为了警醒人间不孝的子女。
实际上,从天文学来讲,斗柄指甲为惊蛰,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345 度,交节时间点对应着公历的 3 月 5 日至 7 日中的一天。从这一节气开始,气温回升加快,春季特征明显,除了植物的生长,动物们也活跃起来,仿佛惊蛰就是启动这一切的号令,惊蛰一到,万物惊醒。因而这一节气曾被叫作“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汉朝时期,因避讳汉景帝名字中的“启”字,故改为与之意思相近的“惊”字。唐代时,无须避讳“启”字,再次使用“启蛰”,但由于使用习惯的原因,《大衍历》中又再次改成了“惊蛰”,并一直沿用至今。“启蛰”这一名称,在日本一直被使用。
节气三候
中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初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时节,仲春开始。初候的五天里,大地回春,万物生发,在严冬里蛰伏的桃花的花芽开始盛开。五日后,仓庚,即黄鹂鸟,因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走到枝头开始活动,用美妙的歌声迎接春天。再五日,由于温暖的气候,动物纷纷开始繁育,翱翔天际的雄鹰悄悄地躲起来繁衍后代,原本蛰伏的鸠也开始鸣叫着求偶。“鹰化为鸠”表现的其实是古人们对于鹰和鸠繁育途径的误解,由于二者的繁育特点不同,每逢惊蛰时节,人们没有看到鹰,反而发现周围的鸠多了起来,便误以为是鹰化为了鸠。甚至在古人眼中,如果惊蛰时节,雄鹰没有化为鸠,就预示着贼寇会屡屡出现,危害民间。
气候特点
惊蛰标志着仲春卯月的开始,其特点表现为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惊蛰时节正好处于“冬九九”结束,全国范围内的气温回升迅速,除了东北、西北地区仍然还是一片冬日景象外,中国大部分地区早已呈现一片春意盎然的光景了。此时,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在 3 ~ 6℃,江南地区的日平均气温也达到了 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地区气温已经达到了15℃左右。
由于大地湿度渐渐升高,地面热气的上升,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且活动频繁,因而惊蛰前后,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听到雷声,长江流域也已经渐有春雷。所谓“春雷响,万物长”,这时候出现的电闪雷鸣现象,常伴随着雷雨的发生,也预示着这一年的丰收。雷雨过后,种子纷纷出芽,尤其是豆苗等作物更是长势喜人。但惊蛰期间,雨量的增多却是有限的。华南中部和西北部的降雨总量仅在 10 毫米左右,再加上常年冬干,春旱常常开始露头。
此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较大。惊蛰时节“春雷始动”的说法更加适用于我国的长江流域,有些地区要到清明节的第二候才有打雷现象,比如我国北方的初雷日一般要到 4 月下旬。但是,惊蛰节气代表着寒冷的季节已经离人远去,不论是听到春雷的地方,还是没有听到春雷的地方,农民们都已经开始忙碌着备耕、春耕、春播了。
气候农事
惊蛰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春忙时期。所谓“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此时的农村出现了一片“赶马牵牛耕作忙”的景象。惊蛰时的主要劳作是春翻、施肥、灭虫、造林,同时还要做好防旱、防冻工作。比如,此时的华北地区,冬小麦已经开始返青生长,但土壤仍然处于冻融交替的状态,因此需要及时翻土耙地。而南方的冬小麦则已经拔节孕穗,油菜也开始开花,对水分和肥料的需求较多,因此需要及时灌溉,适时追肥。同时,温暖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生长茂盛,因此要及时驱虫灭害,清除杂草,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并且对于家畜家禽的防疫工作也要重视。
惊蛰时节,虽然天气变暖,但是防倒春寒的工作依然不能松懈,所谓“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惊蛰吹吹风,冷到五月中”,如果忽视了农作物的防冻工作,就很容易遭受损失。这一时期的植树造林工作也要结合气候特点,勤于灌溉、防治病虫害、做好防冻,提高树苗的存活率。
民俗文化
在惊蛰前后,我国北方地区有“二月二,龙抬头”之俗。南方地区的“二月二”则又与“土地诞”重叠,除了龙抬头的习俗,还有祭社的习俗。龙抬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在农耕文化中,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标志着从此以后阳气生发,雨水逐渐增多,预兆着本年的丰收。“龙”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青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黄昏时,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代表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代表龙爪)也出现了。这个过程称“龙抬头”。
相传此节起源于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的二月二这一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了周代时,每逢二月初二这一天,周天子都要举行盛大的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元代时,这一节日才正式被官方确立,在文献上也明确将二月二称为“龙抬头”。古代帝王们如此重视“龙抬头”,也有劝农劝耕之意。而人们之所以过“龙抬头”,主要还是为了祈求龙王降雨和驱逐虫害,以保证庄稼丰收。一方面,龙在古代神话中是生活在大海中的神物,司行云布雨,人们在二月初二这天祭祀龙王,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方面,龙被人们视为百虫之王,在“春雷惊百虫”之时,龙也是最先醒来的,用以镇住那些醒来后可能为害的毒虫、害虫,以祈消灾赐福、人畜平安。
龙抬头还有不少习俗,比如围粮囤、引田龙、敲房梁、理发、煎焖子、吃猪头肉、吃面条、吃水饺、吃糖豆、吃煎饼、忌动针线等。《帝京景物略》就有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也有记载:“二月二日,各宫门前撤出所安彩妆,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古时人们为了减少虫害,还有在惊蛰吃“炒惊蛰”的习俗。“炒惊蛰”就是炒黄豆或麦粒,人们边炒边要不停地说:“炒炒炒,炒去黄蚁爪;舂舂舂,舂死黄蚁公。”《燕京岁时记》中也有载:“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惊蛰节气的习俗与龙抬头的习俗很多都是名异实同。例如龙抬头的熏虫:春雷始动,唤醒了各类蛇虫鼠蚁,人们在这一天熏香驱赶蛇虫鼠蚁和霉味,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也就是惊蛰节气里的“打小人”。再有,龙抬头这天要祭祀龙王,这在惊蛰期间是大事,而民间认为龙虎相斗,白虎会在龙抬头时搬弄是非,甚至开口噬人。因此民间还有“祭白虎”的习俗,以祈化解是非,让人全年不遭小人算计。此外,惊蛰节气还有各式各样的习俗,比如山东民间会在惊蛰时烙煎饼,山西民间有吃梨的习俗,陕西民间吃炒豆子等。
闻雷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 ① ,惊枯草木开 ② 。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其诗歌题材广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旨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于九江时所写,通过对自然复苏的描写,来抒发何时才能结束贬谪生涯的感叹。
注释
①震蛰虫蛇出:春雷响起,沉睡了一冬的虫蛇惊而出洞。《周易》有“震为雷”之说,指惊蛰雷动,万物复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农谚有:“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②惊枯草木开:惊蛰时节,春雷动,万物复苏,草木始发。陶渊明有诗:“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诗里诗外
白居易作为妇孺皆知的诗人,曾被贬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被贬理由为越职言事。当时宰相遇刺身亡,白居易就上书主张严缉凶手。后来又因母亲看花时不慎坠井而亡,白居易却写了关于赏花的诗,被认为不孝,故被贬至江州。江州在当时被认为是环境恶劣之地,正如《闻雷》中所说“瘴地风霜早”,瘴地指瘴气之地。白居易在诗中多次提及,《不准拟二首》:“忆昔谪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随行。”《浔阳宴别》:“共嗟炎瘴地,尽室得生还。”可见,作者在此过得并不开心。白居易在《琵琶行》的序中说自己被贬为九江郡司马,有感于琵琶女的不幸,写下长诗赠予。其中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也因此,江州司马为大家所熟知。
白居易还有一件轶事是为自己写墓志铭。一般来说,唐朝诗人多请好友或比自己名气大的人写墓志铭。比如杜甫死后,元稹为其写墓志铭;元稹死后,作为好友,白居易自然为其写了墓志铭。白居易一开始并不想让别人为他写墓志铭,于是自己写了一篇《醉吟先生墓志铭》,文中不但讲述了自己的生平,还交代了身后事:“我殁,当敛以衣一袭,以车一乘,无用卤薄葬,无以血食祭,无请太常谥,无建神道碑。但于墓前立一石,刻吾《醉吟先生传》一本可矣。”就是要求死后薄葬,在墓碑上刻上自己写的《醉吟先生传》。给自己写墓志铭也无可非议,关键是他遇到李商隐之后,毅然放弃了自己写的墓志铭,恳请作为晚辈的李商隐为自己撰写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