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渗透:让全体员工认同
有了新的理念并不意味着它就能对一家企业发挥出应有的效能,理念的有效性在于该理念能被全体员工认同。企业要利用所有机会,例如面对面的沟通和讨论来分享理念,这叫作“理念渗透”。华尔街用了多长时间让该理念深入人心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种薪酬激励理念已经成为华尔街默认的实践逻辑。早年的中金高层很快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不理解也要执行,这个逻辑让他们快速地接受和消化了这个激励理念:“僵化—优化—再优化—固化”成为当时引进投行激励理念的模式。除了薪酬理念,与其配套的方法论,即基于关键行为指标的考核维度和360度绩效反馈工具也走过了“僵化—优化—再优化—固化”的过程。
根据新的薪酬理念,中金公司董事会让毕明建(当时的管理委员会成员之一)带领一个小组,尽快拿出一个基于优秀投行理念的薪酬方案。我们跟国际顶尖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韬睿(TowersPerirn)和投行界的薪酬调查公司麦克里根(McLagon)一起工作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拿出了中金的第一套符合投行理念的薪酬激励方案。激励方案引入了新的指导理念,涵盖了总薪酬的4个驱动因素、薪酬结构和薪酬分配方案。考虑到中金还是一家非常新的国内本土投行,方案设定了一个3年的过渡期。
薪酬理念我们讨论过了,个人总薪酬的4个驱动因素分别是:
●公司的业绩(决定“蛋糕”是否够吃)。
●个人岗位薪酬的市场定位(决定是否能够支付个人有竞争力的薪酬)。
●个人的能力(决定个人可以分到多少“蛋糕”)。
●个人承担的责任大小(决定是否能够公平地认可个人)。
这些因素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继续讨论。
与第一个方案相比,这个方案的最大改动是将偏科学的“公式化奖金”(formulaic bonus)收入变成了偏艺术的“管理层自由裁量奖金”(discretionary bonus)收入,并且体现了级别越高、浮动奖金的比例越大的理念。引入“自由裁量奖金”的概念,并不是说奖金成了主管任意制定的一个数额,而是将员工和企业的关注点从“公式化奖金”转移到薪酬总额上来(见表1-3)。无论是奖金还是薪酬总额,都是人才价值的一种价格体现,前者(公式化奖金制)更注重用固定收入部分来体现人才的市场价值,后者(薪酬总额制)顾名思义更注重用总薪酬来体现人才的市场价值。
表1-3 第二稿薪酬方案
注:数据做了脱敏处理。
简单概括就是: 奖金是个人业绩的函数,总薪酬是个人能力的函数。 这也就意味着在薪酬体系中,奖金的发放与个人的业绩直接相关,奖金的大小取决于个人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绩效和成就;而总薪酬(包括工资、奖金等)则更广泛地考虑了达成个人业绩的能力和价值贡献。虽然奖金主要取决于具体工作业绩,但总薪酬考虑的范围更广,包括了个人的能力水平、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在工作中所展现出的各种技能和素质。换言之,奖金主要基于具体的业绩表现,而总薪酬则更全面地考虑了个人的能力和贡献。
如何把总薪酬的理念实战化?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常见的场景。
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招兵买马”,分别从两个不同的竞争对手那里挖了两位副总裁。谈薪酬的时候,公司遇到一个棘手问题:甲的底薪是50万元,甲要求提升到60万元才愿意加入;乙的底薪已经是60万元,乙要求提升到72万元才能加入。两位都是副总裁级别,如果为了公平把底薪封顶在60万元,乙可能会拒绝加入该公司;如果把底薪封顶在70万元,虽然两个人都会加入,但是增加了公司的固定成本,并犯了薪酬管理大忌——期待管理原则,让甲对今后的底薪提升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人是这样一种生物,当在某些方面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后,会对获得同样的好处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对乙也有一点不公,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甲占了便宜。以上这个场景非常常见,在很多情况下,公司都是按两难相遇取其一的方式来化解,而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人才的。
但按照总薪酬的理念,以上场景所描述的问题应该有了解决的方法。
●两位副总裁虽然都没有上任,但是通过面试来看,二者的资历相当,都来自不同的竞争对手,只是底薪不同。
●为了吸引两人加入,新公司分别给予其底薪20%的提升(这个时候,如果公司是以固定收入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就会很纠结了,因为甲乙同级不同底薪了)。
●由于两人都来自其他公司,对公司管理者来说,他们还没有经历公司的人才价值的发现过程,因此公司可以先根据他们各自的诉求支付不同的底薪让二位加入。
●两人在新的公司工作一年后,经过一个360度绩效反馈(重点考核能力和结果)的考核过程,参照公司业绩、个人业绩和市场薪酬定位,管理层决定两人的总薪酬都为150万元(也就是说二者的人才价值是相等的)。
●根据“总薪酬-底薪=奖金”这一公式,双方的奖金分别为90万元和78万元。
这对于公司、管理者、两个新人来说都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至少这个结果是经过一年的价值发现过程得出的,底薪的暂时不公平通过总薪酬的理念比较圆满地解决了。乙如果稍微了解金融并知道现金的时间价值这一概念,会觉得自己反而比甲赚得多,因为他比甲提前多拿了12万(72万-60万)元,如果他用这笔提前多拿的钱进行适当的投资,他实际上比甲有更多的年收入。但是如果仅盯住奖金,乙是不会开心的。
实行总薪酬理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倒逼公司注重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有些企业已经把这种管理能力称为O(operation)型管理。我们知道,企业获得现金有三种途径:融资、投资和运营。第一种途径可以被称为“输血”,第二种途径介于“输血”和“造血”之间,第三种则是企业的“造血”能力。常识告诉我们,第三种途径是企业生存的根本,靠输血生存一定是暂时的和不可持续的方式。
我们从总薪酬的理念得知,薪酬总盘是跟企业的业绩而不是跟个人的业绩直接挂钩的,这实际上就是强调了企业的“造血”能力。企业如果没有收入,就无法形成薪酬总盘,企业员工也就看不清楚自己努力的结果和未来。
在写作本书时,正好碰上全社会讨论为什么这几十年里中国A股的发展建设没有与GDP发展建设保持高度一致。从上面提到的投资、融资和运营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尽管多数A股上市的企业是融资和投资的高手,但运营能力相对比较弱。经过多年的教育,A股投资人也越来越重视价值投资的理念,即投资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而不是融资能力,这也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A股长期萎靡不振的原因。直到现在,我们国家才开始思考如何调整投资驱动型的GDP,而更加注重GDP增长的质量和结构。
因此,在我们看来,PMT思维模型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运用的三种形式:知道做什么(know-what),知道如何做(know-how)和知道为什么做(know-why)。多数人会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如何做事(know-how),因为掌握这个层面的知识的直接效益和效用最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一技之长”。但是,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我们通常不会过多思考。
学习一项技能时,首先从实际操作入手是理解和掌握它的有效路径。这是因为学习技能的目标之一是使学习者快速掌握实用技能,先掌握具体操作方法(how),然后深入了解背后的原理(why),这不失为一种正确的学习顺序。
前面提到的第一稿薪酬方案,就是基于我之前对薪酬的“know-how”完成的。知道如何做一件事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我们也能同时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和知道做什么,就更全面了。我认为,“know-how”掌握得好的人一般都是职场非常需要的人,在职场上他们被称为专业人员(professional),他们靠出售“know-how”获得薪酬来维护自己在职场上的地位。但是专业人员要想在职场上获得跨越式的提升(“0—1”的提升)还必须清楚地知晓做每一件事的原因,即“know-why”,这样他们的职场人生才能更丰满,并得到升华。
我认为好的企业领导者应该是一个不仅知道做什么(know-what),也清楚如何做(know-how)和为什么这么做(know-why)的三合一型人才,不仅有想法,也有办法,还了解采用这种办法的理由。 “know-how”和“know-what”是知识层面的事情,“know-why”是智慧层面的事情,而理念属于智慧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