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薪酬方案的哲学是什么
我加入中金前,在快消品行业工作。当时业界流行的薪酬激励方案基本都是基于销售成本理论(cost of sales),说白了就是“底薪+销售提成”,底薪跟职级挂钩,提成系数是销售业绩的某个百分点。当时,我还没有投资银行行业的工作经验。加入中金后,经过几个月对投行特点的学习、调研和思考,结合当时非常流行的3P薪酬模型,即所谓的因人支付薪酬(pay for people)、因岗支付薪酬(pay for position)和因绩效支付薪酬(pay for performance)理论,我拿出了中金公司的第一套所谓的统一方法论的薪酬方案(见表1-1)。
表1-1 第一稿薪酬方案
注:数字做了脱敏处理。
我将文字描述和一些市场数据汇总后,形成了一个可操作的薪酬方案——一份大概十几页的文件。这是一个技术性非常高的方案,包含4个要素——职级、底薪、奖金和市场要素,7个标准——底薪低、中、高标准,奖金和底薪比例标准,市场参照标准。
哈里森偏业务导向,没有时间跟我讨论这个方案,便安排我跟伊莱恩·拉·罗奇(Elaine La Roche)女士讨论此方案。
伊莱恩当时代表摩根负责中金技术转让方面的协调工作,经常访问中金。我期待着跟伊莱恩就此方案有一个长时间的深入讨论。因为她是摩根运营委员会成员之一,深谙华尔街的薪酬激励制度,跟她讨论一定会受益匪浅。
她拿着我的方案看了几眼(真是就看了几眼),便问道:“你的薪酬方案的哲学(philosophy)是什么?”
我顿时就蒙了,薪酬怎么还跟哲学扯上了?我反问道:“有薪酬哲学吗?”她说:“当然有。每一家投行都有自己的薪酬哲学,甚至做任何事情都有哲学。”
伊莱恩很快就结束了会议,让我联系当时摩根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阿丁·艾哈迈德(Addie Ahmed)索取摩根士丹利的薪酬哲学,然后再拿出一稿讨论一下。
阿丁是一位30岁左右的英俊潇洒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就成为摩根士丹利亚太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我问摩根是否有薪酬哲学,他非常肯定地回答“Yes”(是的)。他的回答是那样不假思索,可以说是毫不犹豫,这让我意识到还真有“薪酬哲学”这个东西。
他客气礼貌,不愿意多谈摩根士丹利的薪酬哲学(估计当时摩根在一些深层次的知识和技术方面对中金有所保留),倒是给我推荐了华尔街的一家精品咨询公司——艾伦·约翰逊咨询公司(Alan Johnson Associates)。阿丁说,这家公司虽小,但是非常了解投行的人力资源实践,许多投行都向它寻求咨询服务。虽然没有跟阿丁过多地讨论摩根士丹利的薪酬哲学,但是初步的沟通让我意识到,我们这里所说的“哲学”有更具体的含义,把它翻译成“理念”更为准确。以后,我就用“理念”代替了“哲学”这个叫法。
我虽然当时并没有从伊莱恩和阿丁那里直接拿到投行的薪酬理念,但已经很兴奋了,冥冥中感觉到它的真实存在和价值,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深入了解它。为此,我去了纽约,约见了艾伦·约翰逊咨询公司的创始人艾伦·约翰逊(Alan Johnson)先生。我花了2000美元从艾伦那里买了9家投行的薪酬理念(当时有9家纯投行,但现在只剩下摩根和高盛两家了),一共3页A4纸的内容。每家投行的薪酬理念80字左右,9家投行理念共约720字,每个字大约2.78美元,真可谓字字珠玑。仔细阅读了每家投行的内容,我发现它们的薪酬理念高度一致,只是表达和用词稍有不同,比如公司“收入”这个词有的投行用“revenue”,有的投行用“turnover”,“利润”这个词有的投行用“profit”,有的投行用“net income”,但万变不离其宗。
我2018年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挖掘“薪酬哲学”或“理念”这个概念,在搜索引擎中输入“What is compensation philosophy?”(什么是薪酬理念?)这几个词,出现在第一行的链接把我引到了有76年历史的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部协会——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ociety of Human ResourceManagement, SHRM)。关于薪酬哲学的描述出现在链接网页的第一个段落。英文原文是:
A compensation philosophy is simply a formal statement documenting the company’s position about employee compensation.It explains the“why”behind employee pay and creates a framework for consistency.Employers use their compensation philosophy to attract, retain and motivate employees.
中文翻译:薪酬理念就是一份正式的声明,说明公司对员工薪酬的定位。它解释了员工薪酬背后的“为什么”,并为理念的一致性提供了框架。企业利用薪酬理念来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
薪酬理念的主要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7个方面(从抽象到具体):
(1)确定组织的薪酬计划和总体奖励策略;
(2)确定薪酬计划和策略如何支持组织的业务战略、竞争前景、运营目标和人力资本需求;
(3)吸引人才加入组织;
(4)激励员工发挥其能力和技能;
(5)保留关键人才并奖励高绩效员工;
(6)定义组织在基本工资、变动薪酬和福利机会方面的竞争市场地位;
(7)根据业务状况、竞争和支付能力定义组织如何进行有竞争力的支付和奖励。
在准备修订此书的时候,我在浏览器中输入中文“薪酬哲学”四个字,出现了这样一个搜索界面(见图1-1)。
图1-1 薪酬哲学搜索界面
第二条链接是关于华为的薪酬哲学的文章。这篇文章比较长,我把它按照薪酬理念的逻辑浓缩成下面这个段落:
华为公司将经济价值作为主要的价值分配方式,但也强调将机会、权力等作为可以分配的价值,并将其看得比经济价值更重要。公司通过公平竞争机制,对公司的机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华为分配价值的依据是“奉献”和“贡献”,强调了“使命感”和“高绩效”。公司以长期奉献能力与实现贡献定薪酬,以短期贡献定奖励。华为以奋斗和群体奋斗分配薪酬和机会,强调奋斗精神和干劲。
总结虽短,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华为薪酬哲学的精髓:(1)按奉献和贡献分配价值;(2)强调使命感和高绩效;(3)强调公平机会资源而不是薪酬资源。
写到这里,我要感谢伊莱恩,她是一位非常有洞见的领导者。在跟她共事之前,当时30多岁的我在人力资源实践上基本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也就是说,领导交给我的项目我可以比较轻松地拿出一个技术导向的方案,从技术的角度直接解决问题,但是方案对企业和团队而言,是否会有长期的隐患,我不会考虑很多,或者说当时的我也不知道从什么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用现在的话来说,我当时的实践就是简单地从1到n的量的复制,并没有形成从0到1的质的飞跃。伊莱恩对我深化人力资源的理念有很深的影响,她曾经是我的直接领导,但是我更愿意把她称为导师(mentor)。她让我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做事的模式:从理念到方法论,再到工具或技术层面。我在后来的工作中,进一步把这套做事的逻辑归纳为PMT思维模型,即:
●理念(philosophy)。
●方法论(methodology)。
●工具(tool)。
理念解决“why”的问题,它背后的问句是:“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方法论解决“what”的问题,它背后的问句是:“用什么方法做?”
工具解决“how”的问题,它背后的问句是:“用什么工具做这件事?”
理念指导方法论,方法论决定工具,工具反过来践行理念。 这跟中国的道、法、器的道家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PMT思维模型符合我们常说的“大石头”理论——把大小不同的石头装入箱子的顺序是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头,如果顺序相反,部分大石头就装不进箱子了。所以,正确的做事顺序是先主要后次要,正确的思考顺序是先抽象后具体。理念想清楚以后就要马上思考落地和执行的方法和工具。
我是理念迷,更是工具迷,甚至觉得如果没有好的工具,再好的理念也是空中楼阁。这也许就是“理念”经常会摊上务虚“罪名”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具体实例来进一步讨论一下PMT思维模型中工具的重要性。
第一个例子是全球化。
如果全球化是一个理念,贸易则是呈现理念的方法,集装箱就是践行理念的工具了。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不起眼的海运集装箱这个工具的发明。因为在发明集装箱之前,装船是一件复杂、低效和高成本的事情。
当时货物海运通常采用散装货物的方式,这意味着货物是被直接装上船,没有经过特殊的包装。人们将货物堆放在船上或船舱中,然后用绳索、系带或木材等简单的固定方法将它们固定在船上。货物的大小、形状和性质各不相同,因此装载和固定方式也各不相同。这种装载方法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货物容易受到海水、天气或意外事件的影响。其次,散装货物装卸和处理的效率较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最后,由于货物无法稳定地堆放在船上,容易损坏或丢失。
随着集装箱的发明,这些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集装箱以一种统一的标准来包装运输货物,可以使之方便地堆放和固定在船上,提高了装卸效率,还保护了货物免受海水、天气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全球化能够快速展开从某种程度上是要归功于集装箱的发明。
“没有集装箱,不可能有全球化”是《经济学人》杂志给马克·莱文森(Marc Levinson)《集装箱改变世界》一书的经典评语。这句话强调了集装箱这个工具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它极大地降低了货物运输的成本,使全球各地可以更容易地进行贸易交流,对于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个例子是企业的激励和考核。
激励和考核是企业的刚需和频需。有不少企业从创立到发展了10年以后,依然被如何激励和考核员工这个问题所困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企业没能从PMT思维模型的角度把激励和考核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想清楚,并坚持下去。
关于激励和考核,有两大指导理念:一种是结果主张,另一种是过程主张。结果主张关注员工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出(production),并以此作为奖励的基数;过程主张强调培养员工的长期产能(productivity),并以此作为奖励的基础。两种理念孰优孰劣要根据企业的管理能力来判断。管理能力强的企业倾向于采用过程主张的理念,管理能力稍逊一筹的企业则倾向于结果主张。
如果公司选择了过程主张的激励考核理念,就要花时间思考和设计考核方法和工具。过程主张是以每一位员工达成业绩的能力论英雄,考核方法是通过高度描述化的关键行为指标(KBI)来发现员工的能力,工具就是360度绩效反馈。试想,如果没有360度绩效反馈这个考核工具的发明和运用,过程主张的考核理念即使再先进也很难落地。本书会在后面详细讨论如何成功地落地360度绩效反馈工具。
结果主张指导下的激励考核就是以每一位员工的业绩结果论英雄,方法是设立高度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工具是提成。KPI这个考核方法已经有接近100年的历史了,被广大企业所熟悉,这里不再赘述。我们将上面的讨论浓缩成表1-2。
表1-2 企业的两种激励与考核理念
有人说,理念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此话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我还是想强调一下,先进的理念是可以让采纳者长期受益的,理念错了,杀伤力也会持久并让采纳者很难摆脱。
企业如果在早期阶段,追求活着的目标,则往往倾向于采用结果主张的考核理念,考核的方法就是每一位员工扛着一个或几个量化的KPI,然后根据薪酬的固浮比设计来获得浮动部分的奖励,常见的固浮比是7:3或8:2,将员工收入的浮动部分跟个人的业绩直接挂钩。在这样的考核理念的指导下,考核工具就是量化的个人KPI公式:奖金=奖金基数×KPI达成率。一味用结果主张的理念来指导绩效管理对企业来说是有代价的,一不留神企业就落入了中等规模陷阱。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在他的《海底捞你学不会》一书中有一句名言:“每个KPI的背后都有一个复仇女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企业如果追求活得久的目标,则应倾向于采用过程主张的考核理念,考核的方法就是定义员工的关键行为指标(KBI),以能力促结果。考核工具就会采用能够发现员工行为能力的360度绩效反馈[科技企业常用OKR(objective and key result,目标与关键成果法)],考核工具将员工按照能力分为A、B、C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占比例通常是20%、70%、10%,公司根据员工的能力等级、岗位市场价格、责任大小和公司的业绩表现等因素决定员工的奖金数额。
过程主张理念不一定能让企业摆脱中等规模陷阱,但它一定是让企业从中等规模进入行业头部行列的必备条件之一。优秀企业通过过程检验结果,普通企业倾向于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结果导向让企业活着,过程导向让企业活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