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张咏评寇准“不学无术”
寇准任相,评价很高。宋太宗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将寇准比作唐太宗时敢于犯颜直谏的千古名相魏徵,说明他正直敢言。范仲淹评价寇准领导“澶州之战”的表现时说:“能左右天子,不动如山,天下谓之大忠。”说明他忠勇,有胆魄,有担当。这样一个正直、忠勇的名相,却还曾被人评价称“不学无术”,为什么呢?
《宋史·寇准传》载:“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寇准成才早,成名亦早,他七岁“三步成诗”的故事使他很早就闻名朝野间。他升官也快,三十出头就被宋太宗重用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四十多岁又被宋真宗拜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出任宰相。读书人理想再高,也莫过于此。张咏与寇准一样,都是太宗、真宗朝的名臣,他的性格亦刚直,一身正气。张咏比寇准年长十余岁,是前辈兼学长,二人同朝为官,性情相近,交流颇密,遂成忘年交。张咏任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知州时,听说寇准出任宰相,对僚属呵呵一笑,说:“寇准是个奇才,然而他‘不学无术’。”
后来,寇准在同僚的攻击下被罢相,贬为陕州知州(治今河南三门峡),恰恰张咏从成都调回京城汴梁(治今河南开封),路过陕州,顺道看望寇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寇准此时有些郁闷,但张咏的到来为他带来了开心。“四美俱,二难并”,于是设宴款待,奉为上宾。张咏盘桓数日,作辞回京。临别,寇准真诚地向张咏请教为官之道。张咏略一沉吟,也真诚地回答说:“《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送走张咏,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翻开《霍光传》,当读到:“然(霍)光不学无术”一句时,他恍然大悟,会心一笑,自语道:“张公是说我‘不学无术’啊!”
按现今的意思,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成语大词典》中,将“不学无术”解释为“既没有学问,又没有能力”,后人据此认为张咏在嘲笑寇准没学问、没能力,断定寇准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张咏真的是讥笑寇准没学问、没能力吗?显然不是,否则当寇准领悟到张咏所指后,不会既无愠色,又无惭色,反而是开心一笑。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霍光传》所谓的霍光“不学无术”,并非说霍光没学问、没能力,而是说霍光不通官场权术。张咏评价寇准“不学无术”,亦指寇准因为不通权术、不懂折中,而被那些阳奉阴违、耍弄权术于股掌间的奸佞排挤、陷害,最终被罢掉宰相,贬至这偏远之地。所以,张咏说寇准的所谓“不学无术”,不过是挚友间善意的提醒,而非讥笑。
事实也的确如此。寇准为人清介,处事公正,从不阿谀奉承,对待同僚如此,对待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是如此,太宗那句“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就是他敢于犯颜直谏的写照。他不但敢于直谏,而且勇于任事。他拜相时,真宗颁布的制词就评价他说:“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其性格和能力,由此可见一斑。尤其在“澶州之战”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国二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兵临澶州(治今河南濮阳),直逼宋都,朝廷上下,慌作一团,许多大臣建议迁都逃跑,如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治今江苏南京),独寇准坚持抵抗,并强烈要求真宗率军亲征。后来真宗亲征,果然挡住了辽兵的入侵,战斗中宋军还射杀了辽军大将,迫使辽国与宋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澶州又名澶渊,故称)。此后,边境和平,百年友好,寇准功不可没。
然而,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的性格,在那些阳奉阴违的同僚眼里,则成了“自我标榜,好出风头”,因此为他们所算计。与辽国签约停战后,王钦若便在真宗面前给寇准使绊子说:“赌徒快输光的时候,往往会倾囊而出,称为孤注。陛下就是寇准手里的孤注,亲征即孤注一掷。而‘澶渊之盟’,亦不过是‘城下之盟’(屈辱性盟约),世上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耻辱的事情吗?寇准为这样一个盟约而置陛下于最危险的境地,其忠与否,可想而知。”
于是,谗言下真宗免去了寇准的宰相职务,调任陕州知州,降职外放了。张咏说寇准“不学无术”,就是针对寇准被人给排挤出朝一事而言,提醒寇准在官场行走,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能直言谠论,任性而为,否则随时会有遭人暗算的危险。
其实,这也是张咏的夫子自道,张咏平日直言谠论、敢说敢做,并不亚于寇准。所以,此语既可以说是张咏对好友的善意提醒,同时也是知交之间的揶揄,惺惺相惜的打趣。正因为如此,才有寇准看完《霍光传》后的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