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家汤有祥的办学理念观察
一、引论
1984年,在共和国改革开放的一片春风之中,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的公职教师汤有祥以孔子为榜样,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曾任公办学校校长的汤有祥面对中考落榜生要求上学的呼声,毅然辞去职务,在自留地上盖起了校舍,走上了私人办学的道路,开始了漫长的办学生涯。从此,新中国出了一位“孔子”式的民办教育家汤有祥。
38年时间,汤有祥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而培养了8万多名学生,遍布海内外。汤有祥的民办教育承载了中国民办教育的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和使命,对中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产生了深刻影响,为开创民办教育事业的新局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汤有祥创办浙江湖州安吉上墅私立高中,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在民办领域是举足轻重,独步千秋的。
二、民办教育家汤有祥办学思想的形成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在鲁国从政与当权者季氏不合,从35岁开始招收门徒,培养自己的追随者。随后又带着弟子遍访各诸侯国,历尽艰辛地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被执政者所用,最后,他只得痛苦地回到鲁国。返鲁后,他广招门徒,开门设教,欲培养人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汤有祥对孔子教育思想颇有研究,志在治穷先治愚。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吉刚刚经济条件好起来的农民,体会到知识能改变命运。一个家庭能否兴旺,关键是这个家庭有没有小孩在上学。但是,那时学校少,都是公办的。当时“文革”结束才几年,国家经济从崩溃的边缘艰难地恢复,百废待兴,教育投资连年不足,公办高中发展缓慢,一个县只有四所高中,1983年,安吉县初中升高中的录取率仅37%,竟有2000多名初中生毕业后即失学,再加上此前几年初中毕业后就无学可上的,约2万人左右。
当时,私人办厂已屡见报端。汤有祥想:私人能办厂,为什么不能办学?治穷必先治愚,富民必先兴教。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为给更多孩子提供继续读书的机会,用教育改变山区农家子弟的人生,汤有祥决定为那些上不了学的农家孩子办一所高中。
在乡亲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汤有祥于1984年拿出所有积蓄7000多元和准备建房的材料,在自留地上建造了一座690平方米的教学楼。学生都是被公办学校淘汰下来的农家孩子。老师是他从杭州请来的退休教师中的优秀者,用最好的老师教最差的学生,学校很快名声远扬。“没想到,我一不小心竟创造了一个全国第一。”1996年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等单位编纂的《中国当代教育教研成果大典》中,安吉上墅私立高中被认定为“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全国各地媒体纷纷报道此件办学的事迹。
办学的阻力之大,完全超出人们的想象。1985年5月,首届农职班学生突然接到不能参加高中段学校升学考试的通知,为争取学生们有升学考试的资格,汤有祥四处求助,终于在考试前两天得到学生们能参加考试的批复。一波刚平,一波又起。1987年3月,汤有祥私人办学在浙江省又引发了一场大风波,根据浙江省教委的意见,县教育局发文不许汤有祥留职停薪私人办学,规定“从今年起不得再继续招生”。1991年全省普通高中证书会考,学校学生因为是非计划内指标,已在校的1989、1990、1991届高中学生一律不能参加高中证书会考,办学陷入绝境。汤有祥不得不求爷爷,拜奶奶,弯着腰,赔着笑,为穷孩子陈情,为穷乡亲说理。他跑师资、跑政策、跑生源,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是靠汤有祥一双铁脚板跑出来的!
面对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汤有祥牢记孔子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他的勇于承担的精神,其源盖出于孔子。
上墅私立高中的诞生打破了原有的教育体制和格局,促使了整个教育在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经费统筹、管理模式、人员聘任、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后勤管理、招生就业变革,改变了过去体制单一、机制僵化,教学内容滞后,人员不能流动,经费来源单靠政府拨款,学生就业靠分配的状况。在计划经济体制后期,教育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深刻变革,汤有祥是个破冰者、起航人。
汤有祥说:民办教育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与市场经济一脉相承。办学初期,上墅私立高中的教师绝大多数是离退休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投身于民办教育事业除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之外,实质上也是对教育资源的再组合,再利用,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
三、民办教育家汤有祥的办学新境界
1.民办教育家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
汤有祥在家乡办学38年来,坚持为国家分忧,弘扬孔圣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忘我办学精神,在学校经费来源、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充分展示了中国民办教育生命力,为中国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办学体制的改革以及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加大注入了活力,帮助成千上万个农民家庭解决了上高中的愿望和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政府的教育负担,弥补了国家教育投入的不足,进一步挖掘了现有的各种社会教育资源的潜力,有效地增加了教育投入,为教育建立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开始满足当地不同层次的人对教育的需求。
2.民办教育家有着浓厚的时代意识
继承孔子教育思想要与时俱进,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践行创新。民办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知识。知识不全,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道德不全,无法用知识去弥补。汤有祥强调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小事做起,做一个先行者和引导者。增强为人师表的角色意识。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汤有祥和上墅私立高中的全体教职员工都在不断地学习,做一名顺应潮流,合乎人民需要的教育工作者。
3.民办教育家有着炽热的敬业精神
中考落榜生有各不相同的家庭、社会背景,知识、能力的落差较大,教育提升的难度也较大。汤有祥和全体老师秉持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怀着炽热的敬业精神为差生创造小气候,另开小灶,个别辅导,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一些原先的落榜考生不仅重拾欢颜,有不少人还走进了国家重点大学的殿堂;几万名原本很普通的孩子,成了拥有多种技能的社会紧缺人才而被各类用人单位争抢;学校为容纳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竞相求学而不得不多次扩大规模。汤有祥与上墅私立高中的老师们取得如此成就,全靠民办教育家“常以天下为己任”炽热的敬业精神!
四、民办教育家汤有祥的教育新治理
1.民办教育新追求
针对上墅私立高中众多中考落榜生选择不同类型的教育需求,汤有祥提出“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办学宗旨,提出取消评选“三好学生”学生评价机制,提出“教育要使人人成功,不能培养失败者”办学方针,提出“立足市场办学,瞄准未来育人”的教育方向,提出“实行订单招生,保障学生就业”培养模式,提出“宽进、严管、优出”育人方式,提出“普职构通,大学接轨,中外合作,校企联营”办学思路,提出开设六种语言之语种教学方案,提出立足安吉,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追求,皆独树一帜。
2.民办教育新目标
汤有祥提出“学会做人,学会读书,学会办事,学会健身”的“四会”目标。后来又提出了五个“坚持”: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坚持德育为先不动摇、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坚持质量第一不动摇、坚持发展第一不动摇。办学38年来,研究学生出路,实施培养技能,以市场检验作为育人标准,创新中国民办教育之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创优中国民办教育之因材施教的成功教育,创办中国民办教育之为民致富的平民教育,创立中国民办教育之学做真人的人格教育,创建中国民办教育之丰富多彩的生活教育。这些特色创新,体现了中国民办教育的改革方向,走出了一条民办教育的成功之路,谱写了中国民办教育辉煌一页。汤有祥校长是一位心系三农,为民致富的“人民公仆”,他对中国民办教育的突出贡献,受到海内外的广大关注和高度赞誉。
3.教育扶贫新作为
汤有祥较早认为科技是致富之本;人才是致富之根;治穷必先先治愚;富民必先先兴教。20世纪90年代,在汤校长的资助下,许多原本失学的孩子成为社会的栋梁。2013年12月1日,他在“首届中国(浙江)全面小康论坛暨颁奖典礼”上获奖感言说“我一生就做一件事:把学校办好。教育是国计、是民生,教育可以救国、兴国、强国,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经济增长。”近年来,安吉上墅私立高中又对132名贫困生有不同程度的减免和资助,合计每一学期152.48万元。三年6个学期为贫困生减免和资助共计914.68万元。汤有祥还积极参与民进中央的西部扶贫助学活动。由贵州当地学校和统战部每年推荐2名贫困生,共有6名贵州地区贫困学生来浙江宇翔外国语专修学院学习3年。学费全免,每年还补助一趟回家路费,6人共资助20多万元。汤有祥还为甘肃白银市的30余位贫困地区的幼儿教师安排来安吉吃、住等免费培训。
全国人大原常委、浙江大学教授、安吉上墅私立高中名誉校长毛昭晰说:“这所学校挂的牌子是私立的,但是办学的思想是无私的,为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兴旺发达贡献了力量。”
4.提出教育市场新融合
国家鼓励民办教育,因为民办教育为国家增进社会的稳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家庭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多元化,学生求学、升学、就业等方面带来的竞争压力的扩大化,迫使家长和学生都希望能连续地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更优质的教育,以便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民办教育的兴起,大大强化了家长的教育投资消费意识,使全社会更加重视投资办学。民办教育为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满足家长交钱求学、交钱能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心理需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汤有祥认为教育要贴近市场,面向未来,服务社会。以市场检验作为育人标准,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市场需求,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招生和就业是民办学校的两个“关口”,一个进口,一个出口,都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订单招生”顺应了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也是解决学生就业的“出口环节”,是在市场激发下的民办学校所进行的探索。
五、民办教育家汤有祥办学思想新取向
1.以学生成才为教育主旋律
现代教育应当是有利于影响学生一生的新型教育,因此,现代教育应以为学生立身、处世、发展,奠定学会做人的基础;为学生学习、立业、进取,奠定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为学生成长、成功、成才,奠定身心健康、善于合作、勇于创造的综合素质基础。现代教育应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处,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做人。抛弃一名后进生,对一所学校而言,只是千分之一或几千分之一的损失;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因此安吉上墅私立高中要求全校学生确立“学会做人、学会读书、学会办事、学会健身”的“四会”目标,努力做到“道德自尊、学习自强、纪律自管、生活自理”的“四自”要求,积极参与“校风监督员、宣传报道员、学习咨询员、志愿服务员”的“四员”活动,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评价模式,促进了学生的成功发展。班级、学校平时记载和表扬好人好事,把学生的点滴进步、细微提高都看作是成功的萌芽而给予浇灌。
2.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主方略
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以往教育的最基本特征。现代教育之所以称为现代教育,首要之点就在于它能提出培养现代人即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的并将它付诸实施。以往一切教育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换言之,如果不能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幸福人,就不能认为是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所强调的人自由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提高与协调发展,体力、智力、创造力以及人格的全面提高与协调发展,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程度的全面提高与协调发展。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质。安吉上墅私立高中在全国第一个提出“不评三好学生,改革评价模式”,过去只评5%的三好学生太少,至少要把80%以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学校才有活力。安吉上墅私立高中运用各种激励机制,从不同角度充分展示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评出一批好学生。学期结束前,在自我鉴定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80%的学生被评为不同层级、不同方面的积极分子,学校向家长寄发喜报,促进了家长同向激励。
3.以满足市场需要为教育主渠道
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大机器生产,要求广大劳动者懂得科学技术,通晓生产原理,掌握现代生产知识、技能。这样的劳动者,文化素质是基础,生产技术素质是条件,仅仅靠脱离生产的教育或是没有教育的生产过程是很难培养成的,只有通过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学校教育和实践培训,才能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因此,现代社会客观上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现代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反映现代大生产的要求。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的学校教育未能满足劳动市场的需要。仅提高教育投资是不够的,因为,可能会造就越来越多的拥有毕业证书的失业者。为此,迫切需要将教育同劳动市场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亟待培养顺应社会和劳动市场需要的学生。
汤有祥说:浙江90%的人从业于民营经济中,民办教育市场潜力巨大,未来的教育势必要求与经济建设接轨、与社会需求接轨、与国际教育接轨。当今多元化的经济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来适应,“就像培养外语人才。毫无疑问,世界各国的外语人才都非常紧缺。但外语其实只是一个载体,民办教育家汤有祥现在强调专业技能,在培养学生掌握外语知识的同时,也要求他们学习一门国际贸易或者计算机专业,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市场需求。”
1997年,汤有祥在推销“产品”时找到北京的三替公司。该公司在为用户服务时发现许多宾馆抱怨招不到合格的服务员,这一信息马上催生了一个计划:该校与三替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每年提供100名星级宾馆服务员,由三替公司推销到各大宾馆。“订单招生”顺应了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也是解决学生就业的“出口环节”,如今,这种模式也正趋于国际化:“比如今年与韩国方面商洽,由民办教育家汤有祥学校进行语言培训,然后把学生输送到韩国劳动部门接受技能培训,再和韩国的工厂、研究所实现对接。”
4.以建立国际化发展的教育新格局
现代教育并不否定和排斥具有国家民族特色的本土化教育,而是将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有机结合,在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中极大丰富和发展本土教育。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有机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整体化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也变得越来越密切,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商务洽谈到文化交流,无不流露出“国际化”的痕迹。与其他领域一样,教育同样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开始展露出“国际化”的面貌。中外双方希望在教育上有更多的交流,或者共享教育资源,合作的项目开始变得丰富,主动多元的阶段也在这个时候呈现出来。上墅教育集团从开设“英语”“韩语”“德语”“日语”特色班以来,已经向“国际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尤其是与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西兰的企业、学校合作,其“国际化”特征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国际化教育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六、余论
38年来,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创始人、民办教育家汤有祥的教育思想,既承袭着儒家学说的智慧基础,又融入了新中国的时代需求,是一种涵古纳今、承前启后的价值导向,也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教育在今天的一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他把弘扬优秀传统教育和发展现代教育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参考文献】
[1]黄如才.当代孔子汤有祥——记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级中学创始人浙江安吉上墅私立高级中学校长[J].华人时刊·亚太财富,2014-11(特刊).
[2]刘春.汤有祥:第一所私立高中的“掌门人”[EB/OL].新浪教育,http://edu.sina.com.cn/1/2004-09-09/ba84011.shtml.2004-9-9.
[3]黄胜平,王凤良.追踪孔子的平民教育家——汤有祥创办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的故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江南论坛》杂志社、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