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距离孔子两千五百多年,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有一位名叫汤有祥的老师,秉持孔子教书育人理念,于1984年自费创办了安吉县上墅私立高级中学,开启了新中国民办中等教育的先河。该校于1996年被原文化部文化信息管理中心和国家教委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录入《中国当代教育成果概览》,认定为“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级中学”。
我国民办教育历史悠久,私学传统源远流长。从春秋“孔子讲学”到战国“稷下学宫”再到宋代书院,千百年来,民间办学为培育人才、普及知识、弘扬道德、传承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现代,还涌现出震旦公学、南开中学、厦门大学等一批享誉中外的私立学校,造就了马相伯、张伯苓、陈嘉庚等一批彪炳史册的教育家,谱写了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绚丽篇章。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进行,我国民办(私立)教育也被收编为国有或公办,一度从制度层面退出历史舞台,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才得以逐步复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我国民办教育宏观制度环境不断完善。1982年《宪法》规定,社会力量可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强调,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明确,国家对于社会力量办学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上述一系列法规政策的演进和变革,有力推动了我国民办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相关行政规章的相继颁布实施,我国民办教育发展进入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回望改革开放的历程,我国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已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从“国家办学的补充”到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并不断巩固和壮大。
在中国民办教育浩荡队伍的前列,有一面旗帜显得夺目、耀眼,这就是被誉为“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级中学”的浙江省安吉上墅高级中学、浙江省湖州上墅教育集团。
浙江省安吉上墅高级中学校长、浙江省湖州上墅教育集团的掌门人、董事长汤有祥先生。38年来,坚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的办学之路,为国家培养了八万多名有用之才。几十年的创业和奋斗为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案例和成功经验,成为引领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享誉国内外教坛的一个先进典型。作为民进中央联络委员、浙江省政协委员、全国民办教育家协会副会长的汤有祥先生,以其艰苦办学、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的办学精神和杰出贡献,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中国民进中央、浙江省政府、湖州市政府、安吉县政府等中央和地方领导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先后获得“新世纪中国改革人物”“首届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第四届黄炎培杰出校长”,被誉为“中国民办教育的领跑者”、“孔子式的当代传人”。
《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一书,是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院和无锡吴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组织上海、南京、无锡、苏州、常州、湖州、江阴等地专家学者,从2018年开始,通过3年的实地调查和理论研讨而撰写的一部理论成果集。该书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教育大政方针政策为指导,从多侧面开展了孔子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与近现代江南民办教育家,特别是与汤有祥先生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比较研究,一方面,深入地研究阐述了作为我国民办教育的鼻祖、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传统教育的经典思想;另一方面系统总结了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先进典型汤有祥先生的一系列创新的、具有现实指导性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路径等。但愿该书的研究出版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贯彻和落实,繁荣和发展我国民办教育事业,有一定的价值。
编者
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