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春秋战国
天子威权近于空,
诸侯征伐日渐凶。 ①
春秋继起曰“五霸”, ②
战国并争号“七雄”。 ③
夺地攻城皆不义,
恃强凌弱意未穷。
乱世最是百姓苦,
命悬一线何去从? ④
① 平王东迁至洛阳,是为东周。自此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周王室衰落,周天子号令天下的威权日渐式微,诸侯开始相互侵伐兼并,列国内部卿大夫也专权擅政,“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一个礼崩乐坏、犯上作乱、天下大乱的时代到来了。
②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诸侯中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等“五霸”(也有一说把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列入其中,取代秦穆公、宋襄公),他们有的“尊王攘夷”(尊崇周王,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号召共同抵御戎狄蛮夷),有的则凌驾于天子之上,自行盟会。故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③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天下更加混乱不堪,“战国七雄(秦、楚、齐、燕、韩、魏、赵)”及其他小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惨烈。“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各国为了争雄,陆续开始变法,以求富国强兵,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图存。
④ “天下恶乎定?定于一。”攻伐争斗的结果是,小国弱国被大国强国逐一消灭吞并,国家数量逐步减少,最终天下归一。在这样一个极其惨烈悲壮的过程中,最苦的还是黎民百姓。他们命如草芥蝼蚁,悬于一线。他们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成为当时不可能实现的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