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诛杀功臣 ①
满朝文武拜冕旒,
如今天下都属刘。
功臣八王皆异姓,
非我族类必成仇。 ②
忧虑于心形于色,
芒刺在背鲠在喉。 ③
诬以“谋反”诛殆尽,
昔日战友今敌酋! ④
① 中国历史上诛杀功臣者,刘邦堪称“承前启后”。前者如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各杀伍子胥和文种。而像刘邦这样有计划、有预谋、有步骤地诛杀功臣,史无前例。后者唯朱元璋可与之“媲美”,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所兴党案动辄株连上万人!
② 汉朝建立后,刘邦大封功臣为王侯,其中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燕王臧荼、继任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等八王均为异姓。论功行赏,实为不得已之举,因为天下是靠他们打下来的。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刘邦亦深以为然。
③ 为此,刘邦虽贵为皇帝,却终日食不欢寝不安,犹如芒刺在背鱼鲠在喉,必欲除之而后快。
④ 于是,刘邦或诬以“谋反”,或逼其谋反,将臧荼、韩信、英布、彭越、张敖等先后诛杀或贬谪,将韩王信、卢绾逼降于匈奴,除却了心头之大患,仅吴芮一人得其善终。接着他便大封刘姓子弟为王,且与群臣杀白马为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