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贞观之治
隋末百姓实堪怜, ①
晋阳起兵解倒悬。 ②
太宗虚心纳忠谏,
臣子尽力进良言。
国强民富人丁旺,
海晏河清举家圆。 ③
大唐帝国开盛世,
万方来朝“天可汗”。 ④
① 公元604年,隋太子杨广弑父(文帝杨坚)自立,是为隋炀帝。炀帝在位十四年中,穷奢极欲,滥用民力,筑东都(洛阳),修运河,下江南,征发劳役不下一千万人次,役死者过半,史载“天下死于役”。他还频繁发动战争,以致民不聊生。611年,隋末农民起义爆发,起义之火从山东、河北燃遍全国。
② 617年,隋将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攻入长安。次年,炀帝在江都(扬州)为宇文化及所弑。李渊遂于长安称帝,国号大唐。
③ 626年,李渊次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其兄太子建成、其弟元吉。李渊被迫禅位,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从隋末民变中深刻汲取教训,总结出“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历史经验。因此他选贤用能,从谏如流,重用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诤臣能臣,唐初开始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良好局面。
④ 在对内安定发展的同时,太宗对外注重加强与边疆民族和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开展对外交往,促进民族融合,受到突厥、吐蕃等各族的共同尊重,被尊为“天可汗”(意为各民族共同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