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澶渊之盟
宋辽对峙不共天,
相互战伐结仇冤。 ①
太宗北征攻幽蓟, ②
辽军南侵困澶渊。 ③
罢兵议和称兄弟,
息战交好助银绢。 ④
缔盟百年无战事,
民族和睦著新篇。 ⑤
①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趁唐末中原大乱建国,930年统一契丹各部,947年定国号为“辽”。
②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江南后亲征北汉,其去世后,由宋太宗赵炅(匡义)亲自统兵。辽国派兵援汉,败于宋军。979年,北汉降宋,宋辽由此直接对峙。太宗乘胜进攻幽州,欲借机夺回被后晋皇帝石敬瑭出卖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却遭惨败。
③ 1004年,辽圣宗与萧太后率师南侵,一路打到澶州(即澶渊郡,今河南濮阳),宋廷震动,有人甚至提议迁都。宰相寇准力主真宗御驾亲征。真宗登澶州城楼,宋军为之振奋,“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城下聚集军民数十万。而辽军主帅萧挞凛遭宋军伏弩射杀,士气遭挫,且孤军深入,进退两难。故双方皆同意议和。
④ 1005年1月,宋辽签订盟约:双方约为兄弟之国,真宗年长为兄;以白沟河为界,各自撤军;宋每年助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互市贸易,互通有无。
⑤ “澶渊之盟”缔结后,宋辽维持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局面,礼尚往来,通使殷勤,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