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英使使华
英王遣使寿乾隆, ①
马戛尔尼斯当东。 ②
不畏艰辛旅途险,
惟求开放商路通。 ③
波涛万里未嫌远,
皇帝咫尺却扑空。 ④
化外之夷应朝贡,
天朝上国我为宗。 ⑤
① 公元1500年前后,以葡萄牙、西班牙为首的欧洲国家开始向东方和美洲的海上探险,史称“地理大发现”。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和财富掠夺,使得他们一夜暴富。荷兰、法国、英国等也紧随其后,加入了这一行列。英国后来居上,在科学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成为世界工厂和头号强国。
② 英国的工业制成品需要广大的市场,人口最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首选。因此,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以为乾隆祝寿之名,派遣马戛尔尼、斯当东为正副使,带着两大船代表最新科技工业水平的贺礼来到中国,最终却一无所获。
③ 使团历时数月,行程万里,目的就在于恳请中国皇帝恩准开放若干沿海口岸,便于双方开展“平等贸易”。
④ 英国人没有想到,这一要求对长期闭关锁国的清朝而言简直不可理喻,遭到了断然回绝。乾隆回应道:我天朝上国,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无须与尔互通有无。史家将之形象化地称为“一场聋子与哑巴的对话”。
⑤ 在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中,中国为“中央之国”、宗主之国,雄视天下,万方来朝,四周皆为藩属国和蛮夷小国,理应向我称臣纳贡,何来“平等贸易”之说?乾隆在给英王的回信中傲慢地写道:“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乂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